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64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上述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能够在按照场景模型进行场景的连续展示时,实现场景画面的连续切换,增强了场景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场景的实现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通过对超市进行全景拍摄,获取全景图片后对超市进行建模,实现对该超市的场景建模,从而用户无需亲自前往该超市,就能如身临其境一般,及时并且毫无限制地观察该超市空间内的事物。目前的场景建模方案中,采用深度相机进行景深定位,结合全景拍摄的场景图片进行建模,进而对在拍摄点采集的图片进行显示,实现场景的展示。但各拍摄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场景展示时只能选择从一个拍摄点跳跃到另一个拍摄点,而各拍摄点采集到的图片之间并非完全连续,从而造成按照场景建模生成的场景模型进行场景的连续展示时,场景画面的切换并不连续,大大影响了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按照场景模型进行场景展示时画面切换不连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一种场景建模方法,包括: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一种场景建模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场景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进行场景建模时,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进而在按照场景模型进行场景的连续展示时,能够实现场景画面的连续切换,增强了场景交互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场景建模方法流程图。图2是图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建模方法中步骤S110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图3是图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建模方法中步骤S130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图4是图3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建模方法中步骤S132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场景建模装置的框图。图6是图5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模型生成模块110的一种结构框图。图7是图5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模型生成模块130的一种结构框图。图8是图7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模型生成单元132的一种结构框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场景建模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建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110中,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场景进行展示之前,需预先对场景进行采集信息的采集,例如拍摄场景图片、视频等。采集路线是对场景进行信息采集时的移动路线。在用户层面,其可预先对场景进行合理规划,在场景中进行采集路线的布局。通过预先设置场景对应的场景坐标系,将布局好的采集路线在场景中的位置输入至采集设备而获得采集路线。另外,还可通过在场景中选择采集路线中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并进行障碍物的探测,通过避开障碍物而选择采集路线。在一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按照室内空间的布局,沿直线或折线方式作为采集路线,从而提高采集效率。在另一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场景中的障碍物,围绕该障碍物以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采集信息是对场景进行采集后生成的场景信息,包括全景图片、全景视频等。对场景进行采集信息的采集时,按照采集路线平滑移动采集点位置,进而实现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在一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人眼的视觉残留特性,进行全景图片或全景视频等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通过将全景图片的采集速度设置为24张/秒以上、全景视频的图像帧率设置为24帧/秒以上,使人眼无法辨别全景图片或全景视频的切换,实现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在步骤S130中,根据采集路线在场景中的位置及采集信息,生成场景的场景模型。如前所述的,采集设备中预设有场景坐标系,采集路线在场景坐标系中对应有坐标位置。因此,通过采集路线在场景中的位置,将采集信息是与采集路线一一对应,生成场景对应的场景模型。通过选取采集路线中的任一个采集点位置,对该采集点位置对应的采集信息进行展示。在一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采集信息包括全景视频,采集路线与全景视频相对应,采集路线中的起点对应全景视频的播放起点,采集路线中的终点对应全景视频的播放终点,即采集路线中的任一个采集点位置对应全景视频中的一个时间点。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按照场景中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并将采集路线在场景中的位置与采集信息关联对应,生成场景对应的场景模型,进而在按照场景模型进行场景展示时,提高了画面切换的连续性,增强了场景交互体验。可选的,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场景建模方法中对步骤S110的细节描述。图2中,图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1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111中,获取预先设定的采集路线。在进行采集信息的采集前,预先对场景进行合理规划,在场景中进行采集路线的布局。通过预先设置场景对应的场景坐标系,将布局好的采集路线在场景中的位置输入至采集设备中存储,进而在采集设备中获取采集路线。在步骤S112中,按照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在采集之前,预先设定采集路线,由于预先设定的采集路线是根据场景的具体布局而确定的,因而大大提高了采集信息的采集效率,并且根据预先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而生成场景对应的场景模型后,按照场景模型进行场景展示时能够提高画面切换的连续性,增强场景交互体验。可选的,采集信息包括全景视频,图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场景建模方法中,步骤S110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113中,按照预设的采集速度在设定的采集路线上进行全景视频的连续采集。采集速度是对场景进行全景视频采集时采集点位置的移动速度。通过预设采集速度,进而在采集路线上按照采集速度移动采集点位置,实现全景视频的连续采集。如前所述的,采集路线上的采集点位置是与全景视频中的时间点一一对应的。因此,采集路线上的任两个采集点位置之间距离是与全景视频中的时间段一一对应的。从而,在生成的场景模型中,对全景视频进行播放时,其播放速度是与采集时的采集速度相对应的,即,采集速度越快,全景视频播放时对应场景中的位置移动速度也越快。通过预定大小的采集速度进行全景视频的采集,使按照生成的场景模型进行全景视频时,画面切换更加平滑,不会出现时快时慢的现象,大大增强了场景交互体验。例如,对场景进行全景视频的采集时,在采集路线上,以1米/秒的采集速度移动采集点位置,A、B两个采集点之间的距离为10米。当按照生成的场景模型进行全景视频播放时,显示的画面从A采集点采集的全景视频平滑连续切换到B采集点采集的全景视频,并且播放时间为10秒。通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场景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信息包括全景视频,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信息包括全景视频,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的步骤包括:获取预先设定的采集路线;按照所述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设定的采集路线进行采集信息的连续采集的步骤还包括:按照预设的采集速度在设定的采集路线上进行全景视频的连续采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信息还包括各采集点采集到的物体点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采集路线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及所述采集信息,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所述全景视频的采集时间与所述位置信息的采集时间的关联对应,获取所述采集路线上的各采集点在所述全景视频中对应的图像帧;根据所述采集路线上的各采集点在所述全景视频中对应的图像帧,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采集路线上的各采集点在所述全景视频中对应的图像帧,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的步骤包括:针对所述采集路线上的每一个采集点,获取在所述采集点采集到的物体点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物体点在所述场景中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场景中的模型数据;将所述模型数据在预置的物体库中进行深度学习,识别对应的物体名称;按照所述物体名称在所述全景视频的图像帧中对应的位置添加名称标记;根据添加名称标记后的所述图像帧及对应的采集点,生成所述场景的场景模型。6.一种场景建模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扬帆陈增鑫刘成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能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