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55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的(A)包括聚合物组分(Ⅰ)和(Ⅱ)的丙烯基嵌段共聚物,其中聚合物组分(Ⅰ)是特性粘度[η]↓[Ⅰ]为0.1-5dl/g的丙烯聚合物,聚合物组分(Ⅱ)是含有丙烯单元和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的丙烯聚合物,其特性粘度[η]↓[Ⅱ]为1-20dl/g,且聚合物组分(Ⅱ)的含量为1-70重量%;和0.001-5重量份的(B)成核剂,该成核剂由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01-3μm的颗粒组成,其中颗粒直径不小于10μm的颗粒占所有成核剂颗粒的5重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组合物的成形制品。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刚性和抗冲击性方面优越并且在落锤冲击强度方面也特别优越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还涉及由该组合物制得的成形制品。
技术介绍
包括聚丙烯树脂和其中所含成核剂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是一种具有优越机械性能的材料。因此,该组合物广泛地在各种领域中应用,作为成形模制品如汽车内部或外部组件、家用电器材料、容器和杂件(sundries)的材料。例如,JP2-49047 A中公开一种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包括丙烯均聚物和作为成核剂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磷化合物,该丙烯均聚物具有满足特定关系的特性粘度和丙烯均聚物的全同五元组分数(isotactic pentad fraction);其中组合物单位重量中含有的特定尺寸的有机磷化合物颗粒的数目在特定范围内。JP 5-194685 A公开一种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包括结晶聚丙烯部分和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其中结晶聚丙烯部分具有特性粘度,Q因子和20℃二甲苯-可溶组分的含量各自在特定范围内,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具有特定范围内的特性粘度,并且嵌段共聚物中共聚物部分的含量在特定范围内。该参考文献还公开了可根据需要加入成核剂。即使存在上述引用参考文献中公开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刚性和抗冲击性,尤其是改进落锤冲击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刚性和抗冲击性方面优越,尤其在落锤冲击强度方面优越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以及提供由该组合物制得的模制品。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A)满足以下定义的条件(a)、(b)、(c)和(d)的丙烯基嵌段共聚物,(B)以100重量份(A)计0.001-5重量份的成核剂,该成核剂由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01-3μm的颗粒组成,其中颗粒直径不小于10μm的颗粒占所有成核剂颗粒的5重量%以下;条件(a)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是包括聚合物组分(I)和聚合物组分(II)的丙烯基嵌段共聚物,其中聚合物组分(I)是在135℃四氢萘中测量的特性粘度I为0.1-5dl/g的丙烯聚合物;聚合物组分(II)是含有丙烯单元和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的丙烯聚合物,并且在四氢萘中135℃测量的特性粘度II为1-20dl/g,条件(b)由13C-NMR测量的聚合物组分(I)的全同五元组分数(mmmm分数)为0.98或更大,条件(c)包含在聚合物组分(II)中的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的含量为1-80重量%,前提是聚合物组分(II)的总量为100重量%,条件(d)聚合物组分(II)的含量为1-70重量%,前提是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的重量为100重量%。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中,聚合物组分(II)的特性粘度II与聚合物组分(I)的特性粘度I之比为1-20,并且聚合物组分(II)的含量为10-50重量%,其中230℃测量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400g/10min,或成核剂(B)是有机成核剂,由平均颗粒直径为0.01-3μm的颗粒组成,颗粒直径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其中颗粒直径不小于10μm的颗粒占所有成核剂颗粒的1重量%或更少。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由上述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制得的成形制品。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刚性和抗冲击性优越且尤其是落锤冲击强度也优越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并可以获得由该组合物制得的成形制品。附图说明图1是在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用于落锤冲击强度试验的重物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丙烯基嵌段共聚(A)是满足以下定义的条件(a)、(b)、(c)和(d)的丙烯嵌段共聚物。条件(a)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是包括聚合物组分(I)和聚合物组分(II)的丙烯基嵌段共聚物,其中聚合物组分(I)是在135℃四氢萘中测量的特性粘度I为0.1-5dl/g的丙烯聚合物;聚合物组分(II)是含有丙烯单元和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单元的丙烯聚合物,并且在四氢萘中135℃测量的特性粘度II为1-20dl/g,条件(b)由13C-NMR测量的聚合物组分(I)的全同五元组分数为0.98或更大,条件(c)包含在聚合物组分(II)中的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单元的含量为1-80重量%,前提是聚合物组分(II)的总量为100重量%,条件(d)聚合物组分(II)的含量为1-70重量%,前提是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的重量为100重量%。聚合物组分(I)是丙烯均聚物组分或主要由衍生自丙烯的单元组成的丙烯基共聚物组分。当聚合物组分(I)是主要由衍生自丙烯的单元组成的丙烯基共聚物组分时,它是由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和大量衍生自丙烯的单元组成的丙烯基共聚物部分。当聚合物组分(I)是主要由衍生自丙烯的单元组成的丙烯基共聚物组分时,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含量为0.01-30重量%,前提是聚合物组分(I)的总量为100重量%。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实例包括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和1-癸烯。优选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主要由衍生自丙烯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组分的实例包括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与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聚合物组分(II)是由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和衍生自丙烯的单元组成的丙烯基共聚物。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包括在聚合物组分(II)中的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含量为1-80重量%,优选20-70重量%,更优选30-60重量%,前提是聚合物组分(II)的总量为100重量%。所用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可以例如与用于聚合物组分(I)的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相同。聚合物组分(II)的实例包括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与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丙烯基共聚物(A)的实例包括(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与(丙烯-1-丁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包括在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中的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A)满足以下定义的条件(a)、(b)、(c)和(d)的丙烯基嵌段共聚物,(B)以100重量份(A)计0.001-5重量份的成核剂,该成核剂由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01-3μm的颗粒组成,其中颗粒直径不小于10μm的颗粒占所有成核剂颗粒的5重量%以下;    条件(a):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是包括聚合物组分(Ⅰ)和聚合物组分(Ⅱ)的丙烯基嵌段共聚物,其中聚合物组分(Ⅰ)是在135℃四氢萘中测量的特性粘度[η]↓[Ⅰ]为0.1-5dl/g的丙烯聚合物,聚合物组分(Ⅱ)是含有丙烯单元和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的丙烯聚合物,并且在135℃的四氢萘中测量的特性粘度[η]↓[Ⅱ]为1-20dl/g,    条件(b):由[13]↑C-NMR测量的聚合物组分(Ⅰ)的全同五元组分数为0.98或更大,    条件(c):包含在聚合物组分(Ⅱ)中的衍生自至少一种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单体的单元的含量为1-80重量%,前提是聚合物组分(Ⅱ)的总量为100重量%,    条件(d):聚合物组分(Ⅱ)的含量为1-70重量%,前提是丙烯基嵌段共聚物(A)的重量为100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林义明渡边毅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