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310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合闸按钮与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分闸按钮与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for F cabinet of inf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for an F cabinet of an air charging cabinet, wherein the first end of the closing and tripping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output end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an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 of the first field effect tube. The source of the first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The first end of the gate tripping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output end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an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 of the second field effect tube. The source of the secon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The input terminal of the variable pressure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rectifier bridge. The control signal in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ltage change module through the closing button, and the control signal output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te of the first field effect tube through the first resistor. The control signal input end of the second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ltage change module through the switching button,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 sig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te of the second field effect tube through the third resis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充气柜电操装置中的分断器件都是采用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来进行分断。该充气柜电操装置体积大、成本高、分断能力差,且电路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分断能力,以确保开关准确合闸和分闸的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该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包括:整流桥、变压模块、合闸按钮、分闸按钮、合闸脱扣线圈、分闸脱扣线圈、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其中,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合闸按钮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分闸按钮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优选地,所述变压模块输出的电压值为+12V。优选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优选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优选地,所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的电路板设置为四层,其中,顶层和底层为空板。优选地,所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的电路板的表面灌注电子密封胶。本技术提供的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利用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分别驱动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来控制开关合闸和分闸,安全性能高,且能够提高开关合闸和分闸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的电路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的电路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该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包括:整流桥1、变压模块2、合闸按钮QA、分闸按钮TA、合闸脱扣线圈3、分闸脱扣线圈4、第一控制模块5、第二控制模块6、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其中,整流桥1的输入端与市电(+220V)连接。合闸脱扣线圈3的第一端与整流桥1的正输出端连接,合闸脱扣线圈3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整流桥1的负输出端连接。分闸脱扣线圈4的第一端与整流桥1的正输出端连接,分闸脱扣线圈4的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整流桥1的负输出端连接。变压模块2的输入端与整流桥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合闸按钮QA与变压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1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第二控制模块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分闸按钮TA与变压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工作原理:整流桥1的输入端与220V市电进行电连接,并对市电进行整流。变压模块2对整流后的电源进行降压处理。为了确保控制电路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变压模块2输出的电压值为+12V。当按下合闸按钮QA,第一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为高电平。第一控制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场效应管Q1,使得第一场效应管Q1饱和导通。第一场效应管Q1饱和导通,使得合闸脱扣线圈3得电,以推动开关合闸。开关合闸后开关辅助接点断开,使合闸回路断电。这样合闸动作完成。当按下分闸按钮TA,第二控制模块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为高电平。第二控制模块6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控制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场效应管Q2,使得第二场效应管Q2饱和导通。第二场效应管Q2饱和导通,使得分闸脱扣线圈4得电,以推动开关分闸,开关分闸后开关辅助接点接通驱动继电器,使分闸回路断电,这样分闸动作完成。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优选为47N60C3场效应管。本技术提供的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利用第一控制模块5、第二控制模块6、分别驱动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来控制开关合闸和分闸,安全性能高,且能够提高开关合闸和分闸的精度。进一步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进一步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进一步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的电路板设置为四层,其中,顶层和底层为空板。应当说明的是,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集成在PCB电路板上。将电路板的覆铜层夹在电路板的中间两层,即覆铜层设计在第二和第三层上,而第一和第四层设置为空板,以有效避免环境腐蚀所造成的开裂、脱落。更进一步地,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的电路板的表面灌注电子密封胶。通过向集成模块里灌注电子密封胶,使所有的元器件导电部分都密封在盒子里。就算盒子里面结冰也不会影响到里面元器件的功能,以提高电路板低温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变压模块、合闸按钮、分闸按钮、合闸脱扣线圈、分闸脱扣线圈、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其中,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合闸按钮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分闸按钮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柜F柜电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变压模块、合闸按钮、分闸按钮、合闸脱扣线圈、分闸脱扣线圈、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其中,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合闸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闸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合闸按钮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分闸按钮与所述变压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时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