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12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包括用于检测负载是否正常连接充电线路,并在检测到负载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控制所述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的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输入接口的两端并串联接入所述充电线路中,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电流的恒流电子负载模块,和用于采集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的电势差的模数变换模块;在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下,通过在充电线路中串联恒流电子负载模块向充电线路注入电流,检测获取此时终端的输入电压,可以据此有效的计算充电线路的阻抗,方便终端根据该阻抗进行充电策略的选择,提高充电效率和效果。

Impedance detecting circuit for charging charging line, charging chip and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impedance detection circuit, a charging circuit load charging chip and terminal, including for detecting a load is connected properly charging circuit, and the detection to control the load of the first charging control module in the charging state of normal lo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circuit, for both ends of the input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load the charging circuit and the serial access, through the charging circuit from the constant current electronic load module charging equipment suction current, an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normal ADC module connected charging circuit when the voltage constant current electronic load module at both ends; when the load is not charging state, through a series of constant current the electronic load module to the injection current charging circuit in the charging circuit, the input voltage detection terminal access, can be effective. The utility model calculates the impedance of the charging circuit, so that the charging strategy of the terminal can be conveniently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impedance, and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的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变大,充电方式变得多样,主要有低压快充,高压快充等。然而由于用户使用的充电线缆多种多样,加之设备充电普遍使用MICROUSB或者typeC接口作为充电输入端口,随着插接次数的增加,容易造成线缆连接器端口插针的磨损,接触阻抗变大,使得充电线路上的阻抗不可预测,影响优良充电策略的实施。比如设置合适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达到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充电器工作在安全负载的目的。另外充电端口由于接插磨损,连接器阻抗变大,如果检测不到这个阻抗的变化不对充电加以控制,该位置的发热量将呈电流的平方倍数增加,热量累积会导致线缆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产生过热变形,发出异味,丧失自身功能,后果严重的可能会由于热量传递造成用户烫伤,财物烧坏等,给用户带来人身或财产损失。现有的移动终端中暂没有阻抗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可以据此有效的计算充电线路的阻抗,方便终端根据该阻抗进行充电策略的选择,提高充电效率和效果。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负载是否正常连接充电线路,并在检测到负载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控制所述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恒流电子负载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输入接口的两端并串联接入所述充电线路中,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电流;模数变换模块,用于采集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的电势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幅值不同的电流I1和电流I2;所述模数变换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分别对应获取的电势差U1和电势差U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寄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电流I1、电流I2、电势差U1、电势差U2,所述寄存器连接所述模数变换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将根据所述电流I1、电流I2、电势差U1、电势差U2计算得到的所述充电线路的等效串联阻抗值发送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的一端和所述寄存器双向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双向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为移动终端。另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设置在负载中并连接所述负载的输入接口的两端,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负载是否正常连接充电线路,并在检测到负载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控制所述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恒流电子负载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输入接口的两端并串联接入所述充电线路中,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电流;模数变换模块,用于采集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的电势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幅值不同的电流I1和电流I2;所述模数变换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分别对应获取的电势差U1和电势差U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寄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电流I1、电流I2、电势差U1、电势差U2,所述寄存器连接所述模数变换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将根据所述电流I1、电流I2、电势差U1、电势差U2计算得到的所述充电线路的等效串联阻抗值发送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的一端和所述寄存器双向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双向连接。再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上述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在负载处于未充电的状态下,通过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拉取电流,检测获取此时负载的输入电压,可以据此有效的计算充电线路的阻抗,方便负载根据该阻抗进行充电策略的选择,提高充电效率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30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该充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30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201,用于检测负载是否正常连接充电线路,并在检测到负载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控制所述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在进行充电线路的等效串联阻抗检测时,不对负载进行充电,该等效串联阻抗为RS=R1+R2。该第一充电控制模块201可以为集成电路或者芯片。上述负载为移动终端20,如手机、PAD等,在对其进行充电时,充电线路正常连接后,先计算充电线路的阻抗,在计算充电线路的阻抗时先不对该移动终端20充电。该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方法也可以应用在移动终端20的充电过程中,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阻抗检测,及时调整移动终端20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达到更好的充电效果,提高充电效率。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输入接口的两端并串联接入所述充电线路中,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10吸入电流。该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串联在充电线路中,充电设备10的输出电压U0为该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和充电线路构成的串联负载提供电压源,使得充电设备10、充电线路和该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构成串联回路,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从该充电设备10拉出的电流即为该串联回路的电流。该充电设备10可以为电源适配器或移动电源等。移动终端20电流从电源适配器或移动电源的电压输出端,即VBUS端,经充电线缆的电源线到达移动终端20充电接口的电压输入端,即VBUS端,经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流出至移动终端20的充电接口的接地端,即END端,再经过充电线缆的地线到达充电设备10的接地端,即END端。模数变换模块203,用于采集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两端从所述充电线路获取的电势差。由于该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连接在负载输入接口的两端,因此该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两端从所述充电线路获取的电势差即为负载输入接口的电势差。由于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拉取电流的作用和充电线路自身具有的阻抗,在充电设备10的电压输出端和移动终端20的充电接口端形成压差,恒流电子负载模块202多次通过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10拉取幅值不同的电流,根据欧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充电芯片和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负载是否正常连接充电线路,并在检测到负载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控制所述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恒流电子负载模块,连接所述负载的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电流;模数变换模块,用于采集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的电势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的充电线路的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负载是否正常连接充电线路,并在检测到负载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控制所述负载处于不充电的状态;恒流电子负载模块,连接所述负载的电源输入端和接地端,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电流;模数变换模块,用于采集正常连接充电线路时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的电势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线路从充电设备吸入幅值不同的电流I1和电流I2;所述模数变换模块具体用于采集所述恒流电子负载模块两端分别对应获取的电势差U1和电势差U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寄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电流I1、电流I2、电势差U1、电势差U2,所述寄存器连接所述模数变换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将根据所述电流I1、电流I2、电势差U1、电势差U2计算得到的所述充电线路的等效串联阻抗值发送到第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的一端和所述寄存器双向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充电控制模块双向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为移动终端。6.一种充电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设置在负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鹏程黄昌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