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036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抱箍、沉降观测杆和隔离套管,所述沉降观测杆刚性连接在所述抱箍的上方,所述隔离套管套装在所述沉降观测杆的外围,所述抱箍的形状、大小与地下管线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所述抱箍至少卡抱所述地下管线一半的外轮廓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获取监测信息准确可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回收重复使用。

Underground pipeline subsidence monito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ttlement monitoring, especially monitoring device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settlemen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a hoop, settlement observation rod and the isolation sleev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hoop rigidity of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rod, the sleeve in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rod set the periphery of the tube, the size of the hoop shape and size and shape of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kiss and matched, the outer contour region of the hoop holding the card at least half of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cost is low, the manufacture is simple,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recycled and re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降监测
,尤其是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管线是城市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工程施工,基坑开挖和建筑物建造过程中一旦因变形受到破坏,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和生命安全。为确保地下管线的运行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区附近的埋设管线进行变形监测,以有效指导施工、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施工及管线的正常运转,避免事故发生。目前常用的地下管线沉降监测方法,一种为间接法,将道钉布设在距离地下管线约2-5m的范围内的土体中,通过监测土体的侧向位移及沉降或隆起而达到对管线监测的目的,该方法的缺点是监测点与管线分离,两者沉降不可能完全同步,获取的信息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通过将沉降观测杆与地下管线紧密连接,从而使沉降观测杆的沉降与地下管线保持一致,同时避免沉降杆受到四周土体作用力的影响,保证获取的管线沉降信息准确。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抱箍、沉降观测杆和隔离套管,所述沉降观测杆刚性连接在所述抱箍的上方,所述隔离套管套装在所述沉降观测杆的外围,所述抱箍的形状、大小与地下管线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所述抱箍至少卡抱所述地下管线一半的外轮廓区域。在所述抱箍的末端设置有橡胶垫层。在所述沉降观测杆顶端周围设置有保护窨井,所述保护窨井的井底预留有孔洞,所述沉降观测杆穿过所述孔洞。所述保护窨井为预制窨井,所述预制窨井装配在所述沉降观测杆周围。在所述保护窨井的顶部安装有窨井盖,所述窨井盖与地面平齐。本技术的优点是:沉降观测杆的沉降与管线沉降一致,可获得准确的管线沉降信息;沉降观测杆优选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成,可减小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沉降观测杆自身变形产生的影响,同时采用隔离套管设计,可有效减小回填土对沉降观测杆的影响,使获得的管线沉降信息更加可靠;在装置安装时,不必挖出整个管线断面,可通过外力轻松完成抱箍与管线的卡箍,同时可在抱箍端部设置橡胶垫片,使卡箍与管线固定更加牢固;可以对沉降观测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不影响原地面功能,可以行车,临时堆料;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回收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向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7分别表示为:抱箍1、沉降观测杆2、隔离套管3、橡胶垫层4、地下管线5、保护窨井6、窨井盖7。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地下管线5埋设在地面以下,本实施例中的沉降监测装置的作用在于对地下管线5的沉降进行监测。如图1和图2所示,沉降监测装置起到监测作用的部分包括抱箍1、沉降观测杆2和隔离套管3,其中沉降观测杆2刚性连接在抱箍1的上部,抱箍1的开口向下且该开口的大小、形状与地下管线5的外轮廓大小、形状相吻合适配,抱箍1至少卡抱地下管线5一半的外轮廓区域。如图1所示,当地下管线5为圆形管线时,抱箍1呈圆弧状,其圆弧半径略大于地下管线5的半径,且圆弧大于半圆,从而使得抱箍1至少卡抱地下管线5一般的外轮廓区域。这样一来,沉降观测杆2通过抱箍1与地下管线5紧密连接,地下管线5的沉降可通过抱箍1传递到沉降观测杆2上,通过对沉降观测杆2的顶端进行测量便可获得准确的地下管线5的沉降信息。如图1所示,隔离套管3套装在沉降观测杆2的外部,以将沉降观测杆2与其四周的土体隔离,从而避免四周土体的侧向作用力或沉降对沉降观测杆2产生作用使其发生偏斜或额外的沉降,导致地下管线5的沉降信息获取不准确。如图1和图2所示,在抱箍1的两侧末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橡胶垫层4,当抱箍1卡抱在地下管线5上时,橡胶垫层4位于抱箍1与地下管线5之间,以缓冲抱箍1的卡紧力,避免卡紧力对地下管线5产生破坏。如图2和图3所示,在沉降观测杆2的顶部四周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保护窨井6,保护窨井6的底部预留有孔洞,沉降观测杆2及其外围的隔离套管3穿过保护窨井6的预留孔洞且沉降观测杆2的顶部置于保护窨井6之中。在保护窨井6的顶部设置有窨井盖7,窨井盖7与保护窨井之间构成可拆卸式的或可打开式的连接固定;当拆除或打开窨井盖7时,技术方案可通过对位于保护窨井6内的沉降观测杆2的顶端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地下管线5的沉降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窨井盖7的表面与地面相平齐,以不影响原地面本功能。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抱箍1优选刚性较大的钢材或不锈钢制成,沉降观测杆2优选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成,隔离套管3优选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在安装时:首先开挖填土至露出地下管线5的一部分,将抱箍1通过外力插入的方式卡抱于地下管线5之上;调整沉降观测杆2的位置至其竖直;回填开挖土并安装预制的保护窨井6,保护窨井6的安装深度满足于使窨井盖7与地面平齐的要求;之后,在保护窨井6上安装窨井盖7。本实施例在监测时:打开窨井盖7,使沉降观测杆2的顶端暴露出来,而后通过对沉降观测杆2的顶端进行测量,获得其沉降信息;由于沉降观测杆2通过抱箍1与地下管线5紧密连接,因此沉降观测杆2的沉降信息即为地下管线5的沉降信息。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如抱箍1的形状、大小;保护窨井6的结构等,故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抱箍、沉降观测杆和隔离套管,所述沉降观测杆刚性连接在所述抱箍的上方,所述隔离套管套装在所述沉降观测杆的外围,所述抱箍的形状、大小与地下管线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所述抱箍至少卡抱所述地下管线一半的外轮廓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抱箍、沉降观测杆和隔离套管,所述沉降观测杆刚性连接在所述抱箍的上方,所述隔离套管套装在所述沉降观测杆的外围,所述抱箍的形状、大小与地下管线的形状、大小相吻合适配,所述抱箍至少卡抱所述地下管线一半的外轮廓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抱箍的末端设置有橡胶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明洪昌地赵亮李伟杨刘柱徐君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