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6625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包括轿厢装置、曳引绳、转向轮、和支撑结构,所述轿厢装置包括框架和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支撑部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转向轮设有四个,所述四个转向轮的直径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时在支撑板的两端侧壁上上设置对称的支撑部件,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转向轮,不仅可以增加支撑结构对轿厢支撑的稳定性,增加支撑板的平衡度,而且可以增加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能。

Suspension device for elevator ca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device, including car device, traction rope, steering wheel, and a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car includes a frame and inner space,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member and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member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member of the steer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four, the four is equal to the diameter of the steering wheel;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support member is disposed on the side wall of symmetry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 plate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steering wheels, not only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support structure for car support, increase the degree of balanc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can increas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elevato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均占地面积越来越小,建筑物向高层发展形成了一种趋势,相应的电梯逐渐成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的必备工具。在现有技术的电梯中,其中电梯轿厢以2:1悬挂比悬挂在提升绕绳上,如果所述曳引绳被引导从彼此距离一水平距离且与电梯轿厢连接的转向滑轮之下穿过,经由该转向滑轮,所述电梯轿厢通过提升绕绳被支撑在竖直方向上,则提升绕绳可被引导以距离电梯轿厢的中心点为希望的距离地来行进到轿厢和从轿厢向上行进回来。电梯的布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悬挂装置、导向轮、导轨、以及电梯的门开口的布置,但是随着楼层或轿厢深度增加,悬挂装置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另外曳引绳跨距也随着楼层或轿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绳轮直径不足又会因曳引绳包角小而导致摩擦力不足,出现打滑或者断裂的现象,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例如申请号为:20118006472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该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该电梯轿厢包括框架(F)和内部空间(I);以及-第一和第二轿厢导轨(2,3),该第一和第二轿厢导轨在所述电梯轿厢(1)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上,以及所述电梯轿厢(1)被布置成通过由所述轿厢导轨控制而运动;以及-刚性悬挂装置(4,4’,4”,4”’),所述电梯轿厢(1)的框架(F)被安装在所述刚性悬挂装置上;以及-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该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以允许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悬挂装置(4,4’,4”,4”’)上;以及-提升绕绳(7),所述电梯轿厢(1)通过由所述提升绕绳支撑而被悬挂;以及在所述电梯中,所述提升绕绳(7)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之下通过;以及所述悬挂装置(4,4’,4”,4”’)与所述导轨(2,3)之间的连线(BG)交叉;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被安装在所述悬挂装置(4,4’,4”,4”’)上以使得它们被设置在所述导轨之间的连线(BG)的相反的第一侧(A)和第二侧(B)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框架(F)被安装在悬挂装置(4,4’,4”,4”’)上,由包括在所述悬挂装置中的第一悬挂点(8,8’,8”,8”’)和第二悬挂点(9,9’,9”,9”’)支撑,所述第一悬挂点(8,8’,8”,8”’)和第二悬挂点(9,9’,9”,9”’)彼此距离一水平距离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之间的连线(BP)的彼此相反的侧面上;以及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挂点(8,8’,8”,8”’,9,9’,9”,9”’)在所述导轨(2,3)之间的连线(BG)上或在与该连线(BG)平行的直线上;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在所述电梯的电梯轿厢的框架上的不希望的扭矩可被减小的电梯。再如申请号为:20142021812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的悬挂装置,包括通过绳轮架(8)连接于电梯轿厢上梁的绳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4)及绳轮架(8)分别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绳轮(4)的直径相等,且所述两个绳轮(4)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圆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两个绳轮架(8)下端分别连接于底座(9)两端,所述底座(9)连接于电梯轿厢上梁,所述两个绳轮架(8)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防护侧板(1),曳引绳采用单绕方式连接于两个绳轮(4),该申请通过两绳轮单饶的方式减少降低对绳轮直径的要求,降低安装工作的难度,以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安全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能较高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包括轿厢装置、曳引绳、转向轮、和支撑结构,所述轿厢装置包括框架和内部空间,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支撑部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转向轮设有四个,所述四个转向轮的直径相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第三支撑部件和第四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三支撑部件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均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端部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件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另一端部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三支撑部件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件位于所述支撑板同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平行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12下部均设有支撑座23,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下部设有第一支撑座19,所述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下部设有第二支撑座20,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下部设有第三支撑座21,所述第四支撑部件7下部设有所述第四支撑座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12上设有悬挂点11,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上设有第一悬挂点15,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上设有第二悬挂点16,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上设有第三悬挂点18,所述第四支撑部件7上设有所述第四悬挂点17,所述框架1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悬挂点15、所述第二悬挂点16、所述第三悬挂点18和所述第四悬挂点17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部均分别设置有两个转向轮,所述支撑板每一端的两个转向轮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圆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曳引绳分别单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端部的两个转向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向轮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转向轮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为“U”形板,所述支撑板端部的两转向轮位于所述固定板的“U”形框内,所述转向轮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两平行侧边绕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其优点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通过在支撑结构的支撑板靠近两端部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两个支撑部件,可以增加支撑板的平衡度。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通过在四个支撑部件上均设置悬挂点,可以同时对轿厢进行固定悬挂,四点同时支撑增加了支撑结构对轿厢支撑的稳定性。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通过设置四个转向轮,支撑板两端每端设置两个转向轮,用于导转曳引绳,不仅可以减小轿厢对单个转向轮的压力,而且两个转向轮可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通过同时在支撑板的两端侧壁上上设置对称的支撑部件,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转向轮,不仅可以增加支撑结构对轿厢支撑的稳定性,增加支撑板的平衡度,而且可以增加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能。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且安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安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梯轿厢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梯轿厢悬挂装置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装置;2、曳引绳;3、转向轮;4、支撑结构;5、第一支撑部件;6、第二支撑部件;7、第四支撑部件;8、第三支撑部件;9、固定板;10、支撑板;11、悬挂点;12、支撑部件;13、框架;14、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包括轿厢装置(1)、曳引绳(2)、转向轮(3)、和支撑结构(4),所述轿厢装置(1)包括框架(13)和内部空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上设有支撑部件(12)和支撑板(10),所述支撑部件(1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框架(1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12)上,所述转向轮(3)设有四个,所述四个转向轮(3)的直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包括轿厢装置(1)、曳引绳(2)、转向轮(3)、和支撑结构(4),所述轿厢装置(1)包括框架(13)和内部空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4)上设有支撑部件(12)和支撑板(10),所述支撑部件(1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框架(1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12)上,所述转向轮(3)设有四个,所述四个转向轮(3)的直径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2)包括第一支撑部件(5)、第二支撑部件(6)、第三支撑部件(8)和第四支撑部件(7),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7)均与所述支撑板(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一端部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的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7)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另一端部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7)的结构、形状、大小均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位于所述支撑板(10)同侧,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平行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件(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2)下部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毛亮魏昌林吴夕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