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和旋转床热解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659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和旋转床热解系统。该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包括气体导出部、气体冷却部与集气装置,其中:气体导出部包括上升管、第一阀体与上升管盖,所述上升管设置有侧孔,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上升管中,所述上升管盖设置于所述上升管上部;气体冷却部包括桥管、喷头与第二阀体,所述桥管的进气口与上升管的侧孔相连,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桥管中,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桥管的出气口处;集气装置用于收集气体,所述集气装置与桥管的出气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有旋转床荒煤气导出系统冷却效果不好,清扫困难的弊端,使荒煤气导出顺畅,冷却效果良好,清扫便捷。

Thermal gas cool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and rotating bed pyrolysis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gas cool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of a rotating bed and a pyrolysis system of a rotating bed. The hot gas cooling device comprises a gas export and export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gas cooling and gas coll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gas derived ascending pipe, the first valve body and rising pipe cover, the ascend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hole, the first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riser, the tub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rise the upper part of the pipe rises; gas cooling part comprises a bridge pipe and a nozzle and valve body second, the inlet pipe and the side hole bridge riser connected to the nozzle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bridge, the second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bridge pipe outlet of the gas collecting device for collecting gas; and the the gas collection device and the bridge tube outlet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poor cooling effect and difficult cleaning in the prior rotary bed crude gas export system, and enables the raw gas to be exported smoothly,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cleaning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和旋转床热解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和旋转床热解系统。
技术介绍
旋转床热解工艺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劣质煤热解新工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旋转床热解不仅可得到较高的产油率,同时可得到产率很高的热解气,热解气即为荒煤气。热解气可以作为化工合成的原料,如:热解气甲烷化制天然气(LNG)。在对热解气制备其他产品之前,通常需要冷却分离,而现有技术中,常设置有喷淋冷却器。图1是现有技术喷淋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荒煤气从喷淋冷却器的下部侧面进入喷淋冷却器,在喷淋冷却器中用冷却水喷淋冷却,冷却后的冷荒煤气从喷淋冷却器上部侧面引出,油水混合物从喷淋冷却器底部引出,去油水分离系统。此种荒煤气冷却方式的缺点是:整个气体冷却过程在一个大的容器中,容易造成喷淋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堵塞,同时堵塞不易被发现,清扫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旋转床荒煤气导出系统冷却效果不好,清扫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气体导出部、气体冷却部与集气装置,其中:所述气体导出部包括上升管、第一阀体与上升管盖,所述上升管设置有侧孔与入气口,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上升管中,所述上升管盖设置于所述上升管上部;所述气体冷却部包括桥管、喷头与第二阀体,所述桥管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桥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上升部的侧孔相连,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桥管中,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桥管的出气口处;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气体,所述集气装置与所述桥管的出气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上升管盖的周围设置有水封槽,防止上升管中荒煤气泄露。进一步地,所述热解气为荒煤气,所述喷头用于冷却该荒煤气,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为可拆卸设计。多个喷嘴有助于荒煤气的冷却,使冷却更充分。而喷嘴的可拆卸设计可使装置更易清洗。进一步地,所述桥管设置有清扫口,用于对所述气体冷却部进行清扫。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为马蹄形阀体。进一步地,所述集气装置为环形集气管,用于收集冷却后的气体并导出。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旋转床热解系统,所述旋转床热解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及旋转床热解装置,该旋转床热解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所述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的上升管的入气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含多个排气口与多个所述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本技术克服了原有旋转床荒煤气导出系统冷却效果不好,清扫困难,导出系统即使堵塞也难以发现的弊端,使荒煤气导出顺畅,冷却效果良好,清扫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喷淋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旋转床热解系统导气装置的布置示意图。1:第一阀体2:上升管3:上升管盖4:喷头5:桥管6:清扫口7:第二阀体(马蹄形阀体)8:集气管9:旋转床顶部10: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首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气体导出部、气体冷却部与集气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气体导出部包括上升管2、第一阀体1与上升管盖3,所述上升管2设置有侧孔与入气口,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上升管2中,所述上升管盖3设置于所述上升管2上部。在该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正常工作时,即该装置正在进行荒煤气(热解气)的冷却及导出时,第一阀体1打开,上升管盖3关闭,确保荒煤气能顺利进入整个装置,且不会溢出。在清扫该装置时,第一阀体1关闭,上升管盖3打开,停止荒煤气的导出,此时可以对气体导出部进行清扫。第一阀体1的外径需要与上升管2的内径紧密配合,第一阀体1关闭时保持装置良好的密封性。值得注意的是,上升管2的侧孔不宜过大或者过小。侧孔过大,会降低上升管2的强度,影响整个上升管2的使用寿命;旋转床热解装置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装置,工作时,其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热解气,如果侧孔过小,而会导致荒煤气传导过程中的堵塞,不利于导出,降低效率。此外,所述上升管盖3的周围还设置有水封槽。上升管盖3是与上升管2相互配合的,已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此基础上,在上升管3的周围增设了水封槽,水封槽是一种常见的密封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防止上升管2中的荒煤气泄露。如图2所示,所述气体冷却部包括桥管5、喷头4与第二阀体7,第二阀体为马蹄形阀体。所述桥管5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桥管5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上升部的侧孔相连,所述喷头4设置于所述桥管5中,所述第二阀体7设置于所述桥管5的出气口处。所述喷头4用于冷却该荒煤气,所述喷头4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为可拆卸设计。如此设计有以下的优点:一方面,喷嘴数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喷嘴的可拆卸设计便于装置的清洁。如图2所示,所述桥管5可以为倒“L”形放置,水平一端主要进行荒煤气的冷却,竖直一端与集气管8相连。在水平一侧设置有喷头4,工作时,喷头4全部处于喷淋状态,从喷嘴中喷出冷却水,完成冷却;清扫时,喷头4全部关闭。另外,所述桥管5的水平一端的外径与所述上升管2的侧孔的内径配合连接,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桥管5的竖直一端可以设置马蹄形阀体7,冷却后的荒煤气会对桥管产生压力,选用马蹄形阀体7可以更好地分配对管壁的压力,延长寿命。此外,所述桥管5还设置有清扫口6,用于对所述气体冷却部进行清扫。在正常工作时,清扫口6关闭;在对装置进行清扫时,清扫口6打开。清扫口6的大小设置要适当,要确保既可以方便装置的清扫,又不会对桥管造成其他方面的损害,通常清扫口6可设置在桥管5的转折处。如图2所示,所述集气装置为环形集气管8,所述集气装置与所述桥管5的出气口相连,用于收集冷却后的气体并导出。所述环形集气管8可以与油气分离系统相连,得到所需产物。本技术完成热解气的冷却及导出阶段。其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的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第一阀体1打开,然后将所述上升管盖3关闭,之后将所述喷头4与所述马蹄形阀体7打开;2)使热解气从所述旋转床热解装置顶部9的排气口进入所述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然后经过所述第一阀体1,之后进入所述桥管5,在该桥管中该热解气经由所述喷头4进行喷淋冷却,使热解气的温度下降至理想温度;3)使冷却后的上述气体经过所述马蹄形阀体7,进入所述集气管,之后引入油气分离系统。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权利上述装置的方法。参见图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第一阀体1、喷头4关闭,并将所述上升管盖3打开,对所述气体导出部进行清扫;2)将马蹄形阀体7关闭,通过设置于所述桥管5上的清扫口6对所述气体冷却部进行清扫;3)清扫完毕后,首先关闭清扫口6,打开所述桥管的喷头4,然后打开所述第一阀体1,并关闭所述上升管盖3,之后再打开所述马蹄形阀体7。最后,如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床热解系统。该旋转床热解系统主要利用上述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进行热解气的冷却及导出。该旋转床热解系统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和旋转床热解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气体导出部、气体冷却部与集气装置,其中,所述气体导出部包括上升管、第一阀体与上升管盖,所述上升管设置有侧孔与入气口,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上升管中,所述上升管盖设置于所述上升管上部;所述气体冷却部包括桥管、喷头与第二阀体,所述桥管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桥管的进气口与所述上升管的侧孔相连,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桥管中,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桥管的出气口处;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气体,所述集气装置与所述桥管的出气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床热解气冷却及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气体导出部、气体冷却部与集气装置,其中,所述气体导出部包括上升管、第一阀体与上升管盖,所述上升管设置有侧孔与入气口,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上升管中,所述上升管盖设置于所述上升管上部;所述气体冷却部包括桥管、喷头与第二阀体,所述桥管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桥管的进气口与所述上升管的侧孔相连,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桥管中,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桥管的出气口处;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气体,所述集气装置与所述桥管的出气口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盖的周围设置有水封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气为荒煤气,所述喷头用于冷却该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春闫琛洋朱元宝许梅梅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