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55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31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包括机架,加压油缸,滤筒,进泥口,滤芯,压力板;滤筒固定在机架上,进泥口设于滤筒的上端;滤芯的根数大于一根,滤芯竖直地固定在滤筒内,滤芯为金属制件,滤芯上设有污泥过滤孔隙;压力板设有和滤芯适配的滤芯通孔,滤芯通孔的个数和滤芯的根数相同;压力板设于滤筒内,进泥口的上缘距离滤筒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的厚度;各滤芯穿过压力板相应的滤芯通孔;加压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加压油缸的活塞杆密封穿过滤筒的顶板后和压力板相连。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和运行维护成本低。

Sludge depth dewatering machine

A sludge dewater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pressurized cylinder, filter cartridge, mud inlet, filter, pressure plate; the filter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e upper end of a mud inlet filter cartridge; root number is greater than a filter, the filter are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cartridge filter, metal parts, filter th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sludge filtration pore pressure; filt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and match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the root number and the number of filter hole filter; pressure plat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rtridge,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edg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mouth of the mud filter cartridge is great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pressure plate; the filter in overpressure force the corresponding filter plate through hole; a pressurized cylinder fixed on the frame and connected roof sealing pressurized cylinder piston rod through the filter cylinder and the pressur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are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环保、化工等行业,经常要用固液分离的装置进行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现有的用以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有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板框式压滤机等。这些装置都采用了滤网结构,污泥容易在滤网的网孔中滞留而堵塞滤网,进而降低了固液分离效率,而且使用周期短,给装置的维护工作也带来许多麻烦。其中离心脱水机转速高达5000rpm以上,机械要求高、投资成本和能耗大;板框式压滤机则存在滤布易破损等问题。带式压滤机虽具有处理能力大的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能耗高、冲洗水量多、脱出的污泥含水率高,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均高于前面两种技术。申请号201110331816.9,申请公布号CN102432150A,名称为“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专利申请:“包括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所述上平台板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上油缸,上油缸的油缸压杆底端连接有压盘,压盘的底部设有滤筒,滤筒的底端设有滤筒底板,滤筒底板的两侧通过轨道固定在立柱上,滤筒底板下方的下平台板上设有污泥输送装置,滤筒底板的后端连接下油缸,下油缸的油缸压杆的末端连接在所述滤筒底板的底部,下油缸通过固定架固定在下平台板上,下油缸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液压泵的两端,液压泵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上油缸上。”其中,作为优选“所述滤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的内壁上设有滤布,内筒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孔,外筒的外壁上靠近底端处设有出水口。”该专利技术申请试图采用的液压方式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同时期待设备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使用维护方便,该专利技术以适用于各中小污水处理厂为运用目标。存在的问题是:所述滤布易破损,又是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上,因此存在使用维护困难,使用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和运行维护成本低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本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包括机架,加压油缸,滤筒,进泥口,滤芯,压力板;滤筒固定在机架上,进泥口设于滤筒的上端;滤芯的根数大于一根,滤芯竖直地固定在滤筒内,滤芯为金属制件,滤芯上设有污泥过滤孔隙;压力板设有和滤芯适配的滤芯通孔,滤芯通孔的个数和滤芯的根数相同;压力板设于滤筒内,进泥口的上缘距离滤筒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的厚度;各滤芯穿过压力板相应的滤芯通孔;加压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加压油缸的活塞杆密封穿过滤筒的顶板后和压力板相连。本技术,单单利用金属滤芯上所设有污泥过滤孔隙来过滤污泥,省略了现有污泥脱水机普遍采用的利用易于破损的滤布等结构来过滤污泥的方法,既降低了污泥深度脱水机使用维护频率和成本,又大大提高率使用寿命。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若干滤筒油缸,滤筒油缸缸体的上端和机架相连,滤筒油缸的活塞的下端顶压在滤筒的上端,从而把滤筒固定在机架上。进一步地,机架的下端设有和滤筒下端适配的定位凹坑,使用时滤筒下端放置在定位凹坑内。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容易。作为优选,进泥口的上缘距离滤筒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的厚度加上五毫米。本优选方案,使用效果佳。作为优选,滤芯为梯形丝绕制的有超细间隙的金属圆管结构。本优选方案,滤芯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效果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和运行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加压油缸2,滤筒油缸3,滤筒4,进泥口5,滤芯6,压力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加压油缸2,滤筒油缸3,滤筒4,进泥口5,滤芯6,压力板7,以及图中未示出的出水口和泥饼排出口;滤筒4固定在机架1上,进泥口5设于滤筒4的上端;滤芯6的根数大于一根,滤芯6竖直地固定在滤筒4内,滤芯6为金属制件,滤芯6上设有污泥过滤孔隙;压力板7设有和滤芯6适配的滤芯通孔,滤芯通孔的个数和滤芯6的根数相同;压力板7设于滤筒4内,进泥口5的上缘距离滤筒4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7的厚度;各滤芯6穿过压力板7相应的滤芯通孔;加压油缸2固定在机架1上,加压油缸2的活塞杆密封穿过滤筒4的顶板后和压力板7相连。本实施例,滤芯6为梯形丝绕制的有超细间隙的金属圆管结构,滤芯6的根数为六根,六根滤芯6均布在滤筒4内的一个圆周上;滤筒油缸3的个数为三个,滤筒油缸3和机架1相连,下端压在滤筒4的上筒壁上。此外,本实施例,进泥口5的上缘距离滤筒4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7的厚度加上五毫米,机架1的下端设有和滤筒4下端适配的图中未详细示出的定位凹坑,滤筒4下端放置在定位凹坑内。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技术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技术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包括机架(1),加压油缸(2),滤筒(4),进泥口(5),滤芯(6),压力板(7);滤筒(4)固定在机架(1)上,进泥口(5)设于滤筒(4)的上端;其特征是:滤芯(6)的根数大于一根,滤芯(6)竖直地固定在滤筒(4)内,滤芯(6)为金属制件,滤芯(6)上设有污泥过滤孔隙;压力板(7)设有和滤芯(6)适配的滤芯通孔,滤芯通孔的个数和滤芯(6)的根数相同;压力板(7)设于滤筒(4)内,进泥口(5)的上缘距离滤筒(4)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7)的厚度;各滤芯(6)穿过压力板(7)相应的滤芯通孔;加压油缸(2)固定在机架(1)上,加压油缸(2)的活塞杆密封穿过滤筒(4)的顶板后和压力板(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机,包括机架(1),加压油缸(2),滤筒(4),进泥口(5),滤芯(6),压力板(7);滤筒(4)固定在机架(1)上,进泥口(5)设于滤筒(4)的上端;其特征是:滤芯(6)的根数大于一根,滤芯(6)竖直地固定在滤筒(4)内,滤芯(6)为金属制件,滤芯(6)上设有污泥过滤孔隙;压力板(7)设有和滤芯(6)适配的滤芯通孔,滤芯通孔的个数和滤芯(6)的根数相同;压力板(7)设于滤筒(4)内,进泥口(5)的上缘距离滤筒(4)上端下表面的距离大于压力板(7)的厚度;各滤芯(6)穿过压力板(7)相应的滤芯通孔;加压油缸(2)固定在机架(1)上,加压油缸(2)的活塞杆密封穿过滤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