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520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19
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包括电缆、集电滑环、卷筒体和卷筒轴,所述电缆包括集电侧电缆和缠绕侧电缆,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的集电滑环连接,第二端通过卷筒轴内部的孔延伸至电缆卷筒上并固定于卷筒体;所述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筒体,第二端沿卷筒体的卷筒槽缠绕布设;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二端和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之间通过一航空插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换时只需更换缠绕侧电缆,使得更换方便快捷;通过航空插头实现电缆间的电连接,使用安全可靠。

Cable reel convenient for replacing cable

Easy to replace cable drum cable, including cable, collector slip ring, reel and spool, the cable comprises a collector side cable and cable winding side, the end of the collector side cable and the collector slipring connection, second end through hole extending to the cable reel inside the drum shaft. And fixed on the reel body; the first end of the cable winding side is fixed on the reel body, second end roll groove along the reel winding arrangement; between the collector side cable second end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cable through a winding side air plug electrical connection.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replaced, only the winding side cable is replaced, so that the replacement is convenient and fast;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ables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air plug; the use is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
本技术属于桥门式起重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
技术介绍
电缆卷筒是在桥门机上经常使用,在需要前后运行或是上下运行时,直线供电会产生很大的浪费,并且具有不安全性,采用电缆卷筒,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将多余的电缆按设定的位置进行缠绕,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因为电缆经常进行缠绕,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磨损,或者因为被其它不确定的物件卡住而拉断,就需要进行更换。如图1-3所示为现有起重机电缆卷筒的结构示意图,电缆3'一端与集电滑环4'连接,通过卷筒轴5'内部的孔,一直穿到电缆卷筒1'上,再让压板2'压住固定,再沿着电缆卷筒1'上的电缆槽进行缠绕。平常更换时,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而且,在更换时,因为电缆要来回穿过好几个孔,还要折弯后才能穿进去,更增加了穿电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换效率高、安装可靠的起重机上电缆卷筒快速更换电缆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包括电缆、集电滑环、卷筒体和卷筒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集电侧电缆和缠绕侧电缆,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的集电滑环连接,第二端通过卷筒轴内部的孔延伸至电缆卷筒上并固定于卷筒体;所述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筒体,第二端沿卷筒体的卷筒槽缠绕布设;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二端和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之间通过一航空插头电连接。本技术将电缆分成两段,一段始终安装在集电滑环侧,这样需要折弯的部分电缆就不再需要更换;另外一段安装在缠绕侧,这里的电缆折弯次数少,以缠绕为主,将来需要更换时,仅需更换此侧电缆即可,更换方便快捷;同时两段电缆通过航空插头电连接,保证了安装的可靠性,也能保证这种结能在高粉尘、湿度大的环境中正常使用,不易脱落。进一步,所述集电侧电缆、缠绕侧电缆与卷筒体之间均通过可拆式固定安装,安装更换方便。进一步,所述集电侧电缆、缠绕侧电缆均通过压板固定安装在卷筒体上,确保每根电缆都不会滑落。进一步,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卷筒体连接固定。进一步,所述集电滑环安装在卷筒轴的一端头上,使得集电侧电缆外露少,直接在卷筒轴端头处折弯穿入卷筒轴内部即可。进一步,所述卷筒轴穿设安装在卷筒体的中部。进一步,所述卷筒轴和卷筒体上均开设有集电侧电缆第二端穿出的通孔。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更换时只需更换缠绕侧电缆,使得更换方便快捷;通过航空插头实现电缆间的电连接,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缆卷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向结构视图。图3是电缆卷筒内的卷筒轴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B向结构视图。图6是图5中卷筒体内的卷筒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技术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参照图4-6,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包括卷筒体1和电缆,所述电缆包括集电侧电缆3和缠绕侧电缆6,集电侧电缆3第一端与集电滑环4连接,集电侧电缆3第二端通过卷筒轴5内部的孔,一直穿到卷筒体1上,再让第一块压板2压住固定,与航空插头7联接;缠绕侧电缆6第一端与航空插头7联接,让第二块压板8压住固定,沿着卷筒槽绕一圈,再由第二压板8再一次压住固定,确保每根电缆都不会滑落,再沿着卷筒体1上的卷筒槽进行缠绕。本实施例的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8均通过螺钉与卷筒体1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集电滑环4安装在卷筒轴5的一端头上,使得集电侧电缆3外露少,直接在卷筒轴5端头处折弯穿入卷筒轴5内部即可。所述卷筒轴5穿设安装在卷筒体1的中部,内部是一中空结构供集电侧电缆3穿设,并且设有集电侧电缆3第二端穿出的通孔51。所述卷筒体1上也开设有集电侧电缆3第二端穿出的通孔11。本技术在电缆上增加一个航空插头7,将电缆分成两段,一段始终安装在电缆滑环侧,需要折弯的部分电缆就不再更换;另外一段安装在缠绕侧,这里的电缆折弯次数少,以缠绕为主,将来需要更换时,仅需更换此侧电缆,更换方便快捷。两段电缆之间采用能快速安装的航空插头7,即可保证安装的可靠性,也能保证这种结能在高粉尘、湿度大的环境中正常使用,不易脱落。当缠绕侧电缆6损坏,需要更换时,仅需将第二压板8松动,拆下缠绕侧电缆6更换该侧电缆即可,集电侧电缆3无需进行更换,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更换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

【技术保护点】
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包括电缆、集电滑环、卷筒体和卷筒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集电侧电缆和缠绕侧电缆,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的集电滑环连接,第二端通过卷筒轴内部的孔延伸至电缆卷筒上并固定于卷筒体;所述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筒体,第二端沿卷筒体的卷筒槽缠绕布设;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二端和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之间通过一航空插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包括电缆、集电滑环、卷筒体和卷筒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集电侧电缆和缠绕侧电缆,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的集电滑环连接,第二端通过卷筒轴内部的孔延伸至电缆卷筒上并固定于卷筒体;所述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筒体,第二端沿卷筒体的卷筒槽缠绕布设;所述集电侧电缆的第二端和缠绕侧电缆的第一端之间通过一航空插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电缆的电缆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侧电缆、缠绕侧电缆与卷筒体之间均通过可拆式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广陈桂萍范婷婷余凌陈平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诺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