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石军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35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卷管器因结构的限制不能适用高压流体传输的问题;该高压传输机构包括固定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传输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并以固定部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置于壳体外部;第一高压连接孔,设置在传输部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与管线连通;高压连接头,与传输部另一端连接,且高压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第二高压连接孔通过第二锁紧组与管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高压气体通过传输部和高压连接头是不会与管线分离,提高了连接的强度,进而避免部件的损坏和人身损伤等问题的发生。

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high-pressure hose ree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high-pressure hose reels, solve the rolling machine in prior art for the limits of the structure is not suitable for high pressure fluid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part arranged in the casing, and the casing is fixed; the transmiss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part, and the fixed the Ministry as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other end is positioned in the housing through the housing external; first high-pressure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rough the first locking group and the pipeline connected; the high-pressure connecting hea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high pressure connec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igh-pressure connecting holes, second high-pressure connecting hole connected by second locking group and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pressure gas pipe rolling device through a transmission part and a high voltage connector is not isolated and pipeline Thus, the strength of the connection is improved, thereby avoiding the damage of components and the occurrence of personal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
本技术涉及卷管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
技术介绍
流体(液体或气体等)进行传输,是将流体通过传送装置从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卷管器又称绕线器、卷线器、卷盘或卷鼓等;是把管或者线绕在一个轴上,简单实用,常应用于生产装配车间、维修车间、汽车美容店、汽车4S店等工作场所;而卷管器是进行流体传输的最为常见的设备;现有技术中,通过卷管器进行流体的传输;而根据使用的需要,在一些领域中需要使用压力较大的流体;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卷管器结构简单,一方面不能适用高压状态下,另一方面,如果强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卷管器,则会造成卷管器内响应的部件出现损坏,甚至造成人身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卷管器因结构的限制不能适用高压流体传输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包括:固定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传输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并以固定部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置于壳体外部;第一高压连接孔,设置在传输部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与管线连通;高压连接头,与传输部另一端连接,且高压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第二高压连接孔通过第二锁紧组与管线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固定部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槽与连接凸起相适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部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固定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凸起相适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降低固定部与传输部之间摩擦力的第一旋转体,设置在连接槽内,且连接凸起穿设在第一旋转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部包括:固定段,与壳体固定;用于与传输部连接的连接段,与固定段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部包括:传输体,一端与固定部连接;且在连接体内设置有导流腔,导流腔一端与第一高压连接孔连通;导流头,设置在传输体另一端,并穿过壳体与高压连接头连接;用于支撑连接体的连接架,设置在壳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减小传输体与连接架之间摩擦力的第二旋转体,设置在连接架上,且导流头穿设在第二旋转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高压连接头包括:连接壳,设置在壳体上;储物腔,设置在连接壳内,且传输部的一端至于储物腔内,并与储物腔连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分流孔,设置在传输部上,并与传输部连通,且通过第三锁紧组与管线连通。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压卷管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线机构、限位机构和管线;还包括高压传输机构;固定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传输部另一端穿过壳体,置于壳体外部;管线分别与第一高压连接孔和第二高压连接孔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部与传输部配合,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管线的放开与缠绕,且在第一锁紧组与第二锁紧组的配合下,实现管线与第一高压连接孔和第二高压连孔的连接,这样在使用阶段一方面通过第一高压连接孔和第一锁紧组的配合,提高管线与传输体的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高压连接孔与第二锁紧组的配合,提高高压连接头与管线的连接,这样当高压气体通过传输部和高压连接头是不会与管线分离,提高了连接的强度,进而避免部件的损坏和人身损伤等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压传输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三锁紧组的机构示意图;图7为第三锁紧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锁紧台的剖视图;图9为高压卷管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部;101、固定段;102、连接段;2、传输部;201、传输体;202、导流头;203、连接架;3、第一高压连接孔;4、第一锁紧组;401、第一连接头;402、第二连接头;51、排出管线;52、进入管线;6、高压连接头;601、连接壳;602、储物腔;7、第二高压连接孔;8、第二锁紧组;801、第一卡件;802、第二卡件;9、连接凸起;10、连接槽;11、第一旋转体;12、分流孔;13、第三锁紧组;1301、锁紧台;1302、锁片;1303、卡片;14、壳体;15、绕线机构;16、限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包括:固定部1设置在壳体14内,并与壳体14固定;传输部2一端与固定部1连接,并以固定部1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14,置于壳体14外部;第一高压连接孔3设置在传输部2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4与管线连通;高压连接头6与传输部2另一端连接,且高压连接头6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7,第二高压连接孔7通过第二锁紧组8与管线连接;在使用前,管线通过第一高压连接孔3与传输部2连通,具体的第一高压连接孔3通过第一锁紧组4与管线连通,该管线为流体排出管线51;第二高压连接孔7通过第二锁紧组8与管线连通,该管线为流体进入管线52;这样高压的流体通过流体进入管线52经高压连接头6进入到传输部2,并经传输部2传输使高压的流体进入到排出管线51,这样通过排出管线51将高压液体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其中,固定部1包括固定段101和连接段102,该固定段101与壳体14固定;连接段102与固定段101连接;传输部2包括传输体201、导流头202和连接架203;该传输体201一端与固定部1连接;且在连接体内设置有导流腔,导流腔一端与第一高压连接孔3连通;导流头202设置在传输体201另一端,并穿过壳体14与高压连接头6连接;连接架203设置在壳体14上;这样流体通过高压连接头6进入到导流头202中,并进入到传输体201,穿过传输体201内的导流腔经第一高压连接孔3进入到排出管线51,经第一管线排出;当然,为减小传输体201与连接架203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设置有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设置在连接架203上,且导流头202穿设在第二旋转体上;这样导流头202在旋转的中降低了与连接头与连接架203之间的摩擦力;高压连接头6包括连接壳601和储物腔602,该连接壳601设置在壳体14上;储物腔602设置在连接壳601内,且传输部2的一端至于储物腔602内,并与储物腔602连通;流体通过进入管线52进入到高压连接头6,后实际是闯过连接壳601进入到储物腔602,而传输部2的一端置于储物腔602内,由于在连接头与储物腔602内设置有密封装置(具体为密封圈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设置在壳体(14)内,并与壳体(14)固定;传输部(2),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并以所述固定部(1)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14),置于壳体(14)外部;第一高压连孔(3),设置在所述传输部(2)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4)与管线连通;高压连接头(6),与所述传输部(2)另一端连接,且所述高压连接头(6)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7),所述第二高压连接孔(7)通过第二锁紧组(8)与管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设置在壳体(14)内,并与壳体(14)固定;传输部(2),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并以所述固定部(1)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14),置于壳体(14)外部;第一高压连孔(3),设置在所述传输部(2)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4)与管线连通;高压连接头(6),与所述传输部(2)另一端连接,且所述高压连接头(6)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7),所述第二高压连接孔(7)通过第二锁紧组(8)与管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2)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0),所述固定部(1)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9),所述连接槽(10)与所述连接凸起(9)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2)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9),所述固定部(1)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0),所述连接槽(10)与所述连接凸起(9)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降低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传输部(2)之间摩擦力的第一旋转体(11),设置在所述连接槽(10)内,且所述连接凸起(9)穿设在所述第一旋转体(11)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包括:固定段(101),与壳体(14)固定;用于与传输部(2)连接的连接段(102),与所述固定段(101)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军常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石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