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02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智能一体化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混合效果差、热量的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两个反应仓,两个反应仓通过连通仓连通,反应仓和连通仓形成“8”字形,每个反应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叶片,搅拌轴与动力组连接,动力组设在釜体上部,连通仓内设有仓板轴,仓板轴上设有仓板,仓板与连通仓配合,仓板轴与动力组连接,反应仓的上部与进料口连通,反应仓的下部与出料口连通,动力组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釜分为两个仓,可单独计量后预热,搅拌叶片同向旋转,仓板为反应物导流,提高反应效果;热盘管为底部反应提供热量,冷盘管吸收上部反应放出热量,提高热能利用率。

Intelligent integrated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integrated reaction kett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mixing effect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heat in the reactor in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kettle,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reaction chamber, two chamber communicated through a reaction chamber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rehouse connected barn to form a \8\ shape, each reaction bin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shaft, a stirr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blades,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group, power group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connected bin is provided with a boar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storehouse storehouse board shaft, and connecting positions with the board, board positions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group, the upper reaction chamber communicated with the feed inlet, the lower chamber and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group and control system. The reaction ke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ivided into two positions, can be measured separately after preheating, mixing blades rotate in the same direction, board the reaction of diversion, improving the reaction effect; heat coil provides heat to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tube, cold upper absorption reaction hea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heat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特别是指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为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现有的反应釜将多种反应物混进一个反应仓内,反应物的质量控制粗略,混合反应效果差,需设置单独的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造成热量的利用率不高,能源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智能一体化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混合效果差、热量的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两个反应仓,两个反应仓通过连通仓连通,反应仓和连通仓形成“8”字形,每个反应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叶片,搅拌轴与动力组连接,动力组设在釜体上部,连通仓内设有仓板轴,仓板轴上设有仓板,仓板与连通仓配合,仓板轴与动力组连接,反应仓的上部与进料口连通,反应仓的下部与出料口连通,动力组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釜体的上部设有冷盘管,釜体的下部设有热盘管,热盘管与节流阀连通,节流阀与冷盘管连通,冷盘管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与热盘管连通,压缩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进料口上设有电动阀和流量计,出料口上设有电动阀,电动阀和流量计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反应釜分为两个仓,可单独计量后预热,提高反应效果;热盘管为底部反应提供热量,冷盘管吸收上部反应放出热量,结合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更好的控制反应,提高热能利用率;搅拌叶片同向旋转,仓板为反应物导流,提高反应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盘管图。图4为图1的A-A向视图。其中:1.釜体,2.反应仓,3.连通仓,4.动力组,5.电动阀,6.流量计,7.搅拌轴,8.叶片,9.仓板轴,10.仓板,11.压缩机,12.冷盘管,13.节流阀,14.热盘管,15.进料口,16.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两个反应仓2,两个反应仓2通过连通仓3连通,反应仓2和连通仓3形成“8”字形,每个反应仓2内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有叶片8,搅拌轴7与动力组4连接,动力组4设在釜体1上部,连通仓3内设有仓板轴9,仓板轴9上设有仓板10,仓板10与连通仓3配合,仓板轴9与动力组4连接,反应仓2的上部与进料口15连通,反应仓2的下部与出料口16连通,动力组4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釜体1的上部设有冷盘管12,釜体1的下部设有热盘管14,热盘管14与节流阀13连通,节流阀13与冷盘管12连通,冷盘管12与压缩机11连通,压缩机11与热盘管14连通,压缩机11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进料口15上设有电动阀5和流量计6,出料口16上设有电动阀5,电动阀5和流量计6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使用说明:反应物通过进料口15进入反应仓2,两个反应仓2通过仓板10隔开,各自进行进料,进料后对反应物进行预热,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组4,电机组4带动仓板轴9转动,仓板10打开,同时电机组4带动搅拌轴7转动,搅拌轴7带动叶片8对反应物进行搅拌,反应仓2和连通仓3形成“8”字形,两个搅拌轴7同向旋转,仓板10对反应物进行导流,仓板10为“S”形,反应物能够很好的进行混合,提高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反应物反应完全后,通过出料口16排出。釜体1内设有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反应时,加热装置在反应釜底部为反应物提供反应温度,制冷装置在反应釜上部控制反应程度,制冷剂经过热盘管14,在反应釜底部放出热量,再经过节流阀13和冷盘管12,在反应釜上部吸收热量,经过压缩机11,控制系统控制压缩机11对制冷剂压缩,最后制冷剂回流至热盘管14,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热能的损失。电动阀5和流量计6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电动阀5的启闭,通过流量计6精准控制反应物的质量,实现反应的智能一体化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两个反应仓(2),两个反应仓(2)通过连通仓(3)连通,反应仓(2)和连通仓(3)形成“8”字形,每个反应仓(2)内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有叶片(8),搅拌轴(7)与动力组(4)连接,动力组(4)设在釜体(1)上部,连通仓(3)内设有仓板轴(9),仓板轴(9)上设有仓板(10),仓板(10)与连通仓(3)配合,仓板轴(9)与动力组(4)连接,反应仓(2)的上部与进料口(15)连通,反应仓(2)的下部与出料口(16)连通,动力组(4)与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一体化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内设有两个反应仓(2),两个反应仓(2)通过连通仓(3)连通,反应仓(2)和连通仓(3)形成“8”字形,每个反应仓(2)内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有叶片(8),搅拌轴(7)与动力组(4)连接,动力组(4)设在釜体(1)上部,连通仓(3)内设有仓板轴(9),仓板轴(9)上设有仓板(10),仓板(10)与连通仓(3)配合,仓板轴(9)与动力组(4)连接,反应仓(2)的上部与进料口(15)连通,反应仓(2)的下部与出料口(16)连通,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刘澜涛张付力胡春华许凯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