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99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设备,具体指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吸收塔,其中在吸收塔的管壁设有防雨帽,在吸收塔口烟道弯段设置导向叶片或导流板,在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入塔烟气流场均匀,增加辅助设施来防止入口堆积,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对于现有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具有改造简单,投资小等优点;提高吸收塔的脱硫除尘效率,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Device for optimizing flow field of flue gas inl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ir pollution, in particular to a device for optimizing the flow field of a flue gas inl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bsorption tower, wherein, the pipe wall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is provided with a rainproof cap, a guiding blade or a deflector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ent section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flue, and a flush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inlet flue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can be achieved in the tower of smoke flow evenly, adding auxiliary facilities to prevent entrance accumulation, increase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stability; the existing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has a simple transformation, the advantage of low investment; improve the absorption rate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dusting tower effect, achieve ultra-low emissions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设备,可用于火电厂及排放类似大气污染物的化工厂、水泥厂、炼钢厂等能源化工行业。
技术介绍
以往的吸收塔入口烟道的常用设计结构是矩形烟道设计,采用外部加强筋。烟道外部加强筋统一间隔排列,敷设在加强筋上的保温层易于安装,外层美观。这种结构在烟气入口90度弯段存在的缺点是烟气来不及均流就进入吸收塔,使得烟气大量冲向与弯段外弧相连的一侧烟道,而弯段内弧烟气量较小甚至无烟气经过。在此作用下,沿弯段内弧出现负压区,部分烟气形成回流卷吸,吸收塔喷淋下落的浆液被烟气卷吸至负压区,并逐步堆积形成结垢。塔入口发生积浆后,烟气发生紊流,烟气流速加大,烟气带浆严重,容易影响除雾器除雾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设计了入口烟道冲洗装置,但是这种设计只能缓解入口烟道结垢堆积。本技术通过优化入口烟道流场,增加辅助设施来协同实现烟气流场均匀,防止入口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通过优化吸收塔入口烟道流场,增加辅助设施来协同实现烟气流场均匀,防止入口堆积,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在吸收塔(1)的管壁设有防雨帽(2),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向叶片或导流板(3),在吸收塔(1)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4)。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中吸收塔(1)入口烟道设有向下放坡,并与吸收塔浆池连接。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中防雨帽(2)设置有一定的向下坡度。作为优选,上述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中导向叶片或导流板(3)采用与烟道壁厚相等的薄钢板制成,与烟道入口壁板连续焊接,并在叶片之间设置横向内撑杆。本技术解决的方案是:通过在烟气入口弯段设置导向叶片或导流板+冲洗装置+塔入口设置防雨帽”三种装置,使吸收塔入口的流场达到均匀状态,从而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协助提高吸收塔的脱硫除尘效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向叶片或导流板。根据《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在烟风道急转弯头装设导向叶片或导流板,增加弯段内弧烟气流速,使介质流过异形件时气流分布均匀。通过保证弯道内侧的烟气流速,使干湿界面处石膏无从堆积。冲洗装置设置在近塔入口位置。根据烟道弯段内外侧压差设置烟道冲洗频率,保证入口段烟道无石膏堆积。在吸收塔内侧烟气入口上方设置防雨帽,阻止喷淋层喷雾浆液到达入口烟道,从而降低湿烟气夹带的石膏浆液在入口的沉积。以上三种装置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入塔烟气流场均匀,防止入口堆积,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协助提高吸收塔的脱硫除尘效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有益效果是:1、可以实现入塔烟气流场均匀,增加辅助设施来防止入口堆积,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2、基于已建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具有改造简单,投资小等优点。3、本技术能协助提高吸收塔的脱硫除尘效率,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具体说明:实施例1根据附图1所示结构,制作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中在吸收塔1的管壁设有防雨帽2,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向叶片3,在吸收塔1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4。使吸收塔入口的流场达到均匀状态,从而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协助提高吸收塔的脱硫除尘效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防止入口堆积,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实施例2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中在吸收塔1的管壁设有防雨帽2,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流板3,在吸收塔1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4。在吸收塔1烟道弯段设置导流板3,导流板可采用与烟道壁厚相等的薄钢板制成,与烟道入口壁板连续焊接。为防止导流板变形,需在叶片之间设置横向内撑杆充分加固。根据入口烟气条件,如有必要需对导流板进行防腐耐磨处理。冲洗装置4设置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上。吸收塔1入口烟道设有向下放坡,冲洗水冲洗石膏积垢直接进入吸收塔浆池。冲洗水管道宜选用316L或其它材质避免腐蚀。管道设置加固支撑,满足在各种烟气温度和压力下能提供稳定的运行。管道阀门布置应便于施工和维护。在吸收塔1内侧烟气入口上方设置防雨帽2。防雨帽2设置有一定的向下坡度,为阻止喷淋层喷雾浆液到达入口烟道,投影面宽度留足500mm以上。防雨帽2上表面气流稳定,坡度设计时,保证沉积于上表面的石膏利用重力影响能够自动滑落到吸收塔浆池。防雨帽2排板焊接时应注意板缝依次错开,表面处理合格后,随塔一起进行内部防腐。实施例3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中在吸收塔1的管壁设有防雨帽2,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流板3,在吸收塔1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4。其中吸收塔1入口烟道设有向下放坡,并与吸收塔浆池连接;防雨帽2设置有一定的向下坡度;导流板3采用与烟道壁厚相等的薄钢板制成,与烟道入口壁板连续焊接,并在叶片之间设置横向内撑杆。通过优化吸收塔入口烟道流场,增加辅助设施来协同实现烟气流场均匀,防止入口堆积,增加脱硫系统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在吸收塔(1)的管壁设有防雨帽(2),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向叶片或导流板(3),在吸收塔(1)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在吸收塔(1)的管壁设有防雨帽(2),在吸收塔(1)入口烟道弯段设置导向叶片或导流板(3),在吸收塔(1)的入口烟道上还设置有冲洗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入口流场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塔(1)入口烟道设有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霞徐晴韦国平刘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贝思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