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位塔及其换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577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位塔及其换位方法,属于输电线路领域。该换位塔包括:塔身;曲臂,固定在塔身的上端;两个导线横担,对称地固定在曲臂的顶端,两个导线横担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均悬挂有前绝缘子和后绝缘子;两个地线支架,对称地固定在导线横担上;两个导线横担的连接处悬挂有前绝缘子和后绝缘子;两个地线支架的顶端之间通过左绝缘子和右绝缘子设置有横向拉线。通过在两个地线支架的顶端之间设置横向拉线,以及在两个导线横担的连接处悬挂前绝缘子和后绝缘子,避免了在地线支架上设置其他换位线支架,在满足三相导线换位的前提下,降低了换位塔的高度、减轻塔重及其受风面积。并且,该换位塔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位塔及其换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位塔及其换位方法。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输电过程中,带电的三相导线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电磁场效应,并且随着输电线路的延长,这种电磁场效应累积,导致输送的电流和电压不平衡,增大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的损耗,还会对发电机的运行和无线电通信产生不良的影响。通过换位塔对超过100km的输电线路中的三相导线进行换位,可以消除上述电磁场效应,因此提供一种换位塔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换位塔,该换位塔包括:塔身、曲臂、两个导线横担、两个地线支架、两个换位跳线支架、跳线架、前绝缘子、后绝缘子。其中,导线横担、地线支架、换位跳线支架、跳线架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曲臂固定在塔身的上端,两个导线横担对称固定在曲臂的顶端,且两个导线横担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位于曲臂的两侧,且均悬挂有前绝缘子和后绝缘子。两个地线支架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导线横担上,地线支架的下端与导线横担连接。两个换位跳线支架对称设置,且换位跳线支架的下端与地线支架的上端连接。跳线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换位跳线支架的上端连接,跳线架的下端悬挂有前绝缘子和后绝缘子。在对导线进行换位时,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位塔及其换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位塔,包括:塔身(1);曲臂(2),固定在所述塔身(1)的上端;两个导线横担(3),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曲臂(2)的顶端,两个所述导线横担(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均悬挂有前绝缘子(41)和后绝缘子(42);两个地线支架(5),对称地固定在所述导线横担(3)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线横担(3)的连接处悬挂有前绝缘子(41)和后绝缘子(42);两个所述地线支架(5)的顶端之间通过左绝缘子(43)和右绝缘子(44)设置有横向拉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位塔,包括:塔身(1);曲臂(2),固定在所述塔身(1)的上端;两个导线横担(3),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曲臂(2)的顶端,两个所述导线横担(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均悬挂有前绝缘子(41)和后绝缘子(42);两个地线支架(5),对称地固定在所述导线横担(3)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线横担(3)的连接处悬挂有前绝缘子(41)和后绝缘子(42);两个所述地线支架(5)的顶端之间通过左绝缘子(43)和右绝缘子(44)设置有横向拉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塔还包括:悬挂在两个所述导线横担(3)端部下方的下绝缘子(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绝缘子(41)和所述后绝缘子(42)为耐张绝缘子,所述左绝缘子(43)和所述右绝缘子(44)为支柱绝缘子,所述下绝缘子(45)为悬挂式绝缘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2)呈酒杯型框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位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地线支架(5)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位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线横担(3)、以及两个所述地线支架(5)的材料均为玻璃钢管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线(6)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导体芯、纤维层、绝缘层。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京伟默增禄郝鑫张遨宇王稳李保中张卓群田国平曹岳刘佼薛园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