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56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波导微带过渡装置拆装不方便、密封性较差、电磁波损耗大的技术问题。该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包括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可组合在一起,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中均设置有输入波导口、微带线腔和输出波导口,所述微带线腔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波导口和输出波导口连通,所述微带线腔中设置有微带探针过渡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插入损耗低,回波损耗高,频带宽,结构紧凑,密封性好,成本低,尺寸小,易于加工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MMIC(毫米波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器件水平和MMCM(微波多芯片组件)组装技术的发展,电路系统逐渐向全平面集成发展,但在毫米波频段由于某些重要的毫米波无源元件如天线等仍采用波导传输方式,因此平面电路到波导的过渡技术便成为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并受到了比较广泛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一种低成本、低损耗、易于加工的宽带的过渡结构。目前矩形波导与微带、悬置微带间的过渡转换结构主要有阶梯脊波导过渡、对脊鳍线过渡、耦合探针过渡。这些过渡结构都可以在10%~20%的带宽内获得良好的过渡效果。其中脊波导过渡加工复杂,且装配公差要求严格,脊与微带电路之间的接触点对整个过渡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大,过松会影响电路性能,过紧则损坏微带电路,可重复性差,且拆装不方便。对脊鳍线过渡中由于鳍线存在各种模式,很难抑制所有不需要的反馈,并且在截止频率下输入输出鳍线提供一个纯电抗源阻抗或负载阻抗,这会使有源器件处于不稳定区域,容易出现自激振荡。常见的波导微带探针与整个微带电路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可组合在一起,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中均设置有输入波导口、微带线腔和输出波导口,所述微带线腔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波导口和输出波导口连通,所述微带线腔中设置有微带探针过渡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可组合在一起,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中均设置有输入波导口、微带线腔和输出波导口,所述微带线腔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波导口和输出波导口连通,所述微带线腔中设置有微带探针过渡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探针过渡电路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上设置有微带线,所述微带线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探针,所述探针和所述微带线之间连接有高阻线,所述介质基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接地端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探针过渡电路粘接或焊接固定在所述下过渡单元中,所述微带线左端的探针悬置于所述输入波导口中,所述微带线右端的探针悬置于所述输出波导口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波导口和输出波导口的开口方向相反,开口分别位于所述上过渡单元和下过渡单元前后侧面;所述输入波导口和输出波导口平行,均垂直于所述微带线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K波段波导微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渡单元中设置有上输入波导口、上微带线腔和上输出波导口,所述下过渡单元中设置有下输入波导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