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546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箱;浮箱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无框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浮箱凸起上;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并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通过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浮箱凸起上,同时利用限位件对光伏组件的四周进行限位,实现了无框光伏组件的固定,避免了金属件接触光伏组件,抑制了光伏组件在高湿环境下发生PID和TCO腐蚀的风险。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光伏组件受力更均衡,降低了应力集中导致的非钢化玻璃破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框光伏组件的水上安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各类光伏组件实际运行中会受到PID(电势诱导功率衰减)的影响,部分薄膜光伏组件同时会受到TCO(透明导电极)腐蚀的影响。组件发生PID或TCO腐蚀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潮湿和高温环境下会加速故障的出现。对于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紧邻水面,湿度大,容易产生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有的带有金属边框有的则没有边框,对于带有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使用金属或塑料夹具,对各种受力带来的应力有较好的吸收作用。但是,现有的塑料夹具精度很难达到安装要求,使用金属夹具则会在组件TCO层一侧构成潜在的漏电流通道。对于无框光伏组件,使用夹具安装,则会产生受力集中,复杂环境下容易导致组件的非钢化玻璃破裂,继而造成绝缘失效,加速组件PID或TCO腐蚀发生。现有技术中,解决光伏组件PID或TCO腐蚀的方式之一是在直流侧进行负极接地,直接的负极接地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多年运行中导致对地绝缘失效,引发触电、电弧、火灾等安全事故,而且光伏组件长期处于正偏压状态对于组件发电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方式在逆变器侧增加防PID模块,夜间加反向电压恢复,但无法解决薄膜组件TCO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ID或TCO腐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箱;浮箱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无框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浮箱凸起上;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并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分布。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浮箱的顶面为斜面。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浮箱凸起与所述浮箱为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伏组件粘接在所述浮箱凸起上。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伏组件通过胶带或结构胶粘接在所述浮箱凸起上。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光伏组件为矩形块状,所述限位件包括左限位件、右限位件、顶部限位件和底部限位件,所述左限位件、右限位件、顶部限位件和底部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四周。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件为板筋状,各所述限位件的顶部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光伏组件伸出的限位凸起。如上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本技术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通过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浮箱凸起上,同时利用限位件对光伏组件的四周进行限位,实现了无框光伏组件的固定,避免了金属件接触光伏组件,抑制了光伏组件在高湿环境下发生PID和TCO腐蚀的风险。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光伏组件受力更均衡,降低了应力集中导致的非钢化玻璃破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C处放大图;图5为图2中的D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浮箱2-浮箱凸起3-光伏组件4-左限位件5-右限位件6-顶部限位件7-底部限位件8-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C处放大图,图5为图2中的D处放大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包括浮箱1、浮箱凸起2、光伏组件3和限位件,光伏组件3为无框光伏组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可以适用于无框光伏组件,也可以适用于利用太阳光发电的电池组件封装装置。浮箱1包括所有可以稳定漂浮在水面并可连接成整体的浮台及其连接装置,浮箱1可以采用各类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浮箱1也可以未在水中漂浮,通过配重置于地面的支撑平台上。浮箱凸起2固定设置在浮箱1的顶面上,其可以与浮箱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牢固的连接装置与浮箱1连接为整体。光伏组件3固定在浮箱凸起2上,优选的是,光伏组件3粘接在所述浮箱凸起2上,具体可以通过胶带8或结构胶或耐候性胶体粘接在浮箱凸起2上。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浮箱1的顶面上,其固定方式具体可以是焊接固定,也可以是机械连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并沿光伏组件3的周向分布。为了更好地吸收太阳能,可设置浮箱1的顶面为斜面,从而使无框光伏组件3在固定安装后,呈倾斜状态,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上述限位件可以是通长的结构,也可以是分割成段的形式。安装时,将胶带8或结构胶涂覆在光伏组件3的背面相应位置,再将光伏组件3牢固粘贴在浮箱凸起2上,限位件则在光伏组件3的四周安装到位。胶带8或结构胶在光伏组件3上的粘贴位置均匀分布,不同的光伏组件3可以通过计算合理选取胶带8的分布位置和数量。为了方便加工,可以设置光伏组件3为矩形块状,所述限位件包括左限位件4、右限位件5、顶部限位件6和底部限位件7,所述左限位件4、右限位件5、顶部限位件6和底部限位件7分别位于所述光伏组件3的四周。限位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板筋状,顶部具有朝向光伏组件3伸出的限位凸起,从而对光伏组件3起到限位的作用。当然,限位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或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地,限位件朝向光伏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未示出)。如果光伏组件3与浮箱凸起2之间的胶带8或结构胶失效,光伏组件3会脱离原来的位置,此时,限位件会阻止光伏组件3继续移动,为光伏组件3提供临时的支撑。缓冲垫的设置可以对光伏组件3提供保护作用,避免将光伏组件3磕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通过将光伏组件固定在浮箱凸起上,同时利用限位件对光伏组件的四周进行限位,实现了无框光伏组件的固定,避免了金属件接触光伏组件,抑制了光伏组件在高湿环境下发生PID和TCO腐蚀的风险。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光伏组件受力更均衡,降低了应力集中导致的非钢化玻璃破裂率。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箱;浮箱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无框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浮箱凸起上;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并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箱;浮箱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无框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浮箱凸起上;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箱的顶面上,并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向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的顶面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凸起与所述浮箱为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粘接在所述浮箱凸起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漂浮的光伏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英邓合群郭成龙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