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404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基础(2)设置在地面(4)上,钢管杆(5)垂直固定在基础(2)的上方,预埋管(3)为L形弯管,设置在基础(2)内,预埋管(3)的上端伸出基础(2)上端面后穿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钢管杆(5)的侧壁上设有预留孔(8),电缆支架(6)固定在钢管杆上,位于预留孔(8)的上方;电缆(1)一端埋设在地面(4)下,另一端从预埋管(3)中穿出,进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再从钢管杆(5)侧壁上的预留孔(8)中穿出,穿出端安装电缆头(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起来省工省力,便于固定,安全美观,不用加装保护管。具有安全、美观、经济、高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属于电力施工

技术介绍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钢管杆由于基础尺寸宽,电缆上杆时电缆及保护管不能与钢管壁平行,只能斜歪上杆,既不好固定,又不美观,施工起来还费工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在基础内预埋弯管,钢管杆上预留孔洞及固定件,电缆上杆时可直接从基础预埋管穿入到钢管杆管筒内,再从预留孔穿出,通过固定件固定电缆。这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施工起来省工省力,便于固定,安全美观,不用加装保护管,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包含电缆、基础、预埋管、地面、钢管杆、电缆支架、电缆抱箍、预留孔、封堵板、防磨胶套和电缆头,所述基础设置在地面上,钢管杆垂直固定在基础的上方,预埋管为L形弯管,设置在基础内,预埋管的上端伸出基础上端面后穿入到钢管杆的内部,钢管杆的侧壁上设有预留孔,电缆支架固定在钢管杆上,位于预留孔的上方;电缆一端埋设在地面下,另一端从预埋管中穿出,进入到钢管杆的内部,再从钢管杆侧壁上的预留孔中穿出,穿出端安装电缆头,设有电缆头的电缆穿过电缆支架,通过电缆抱箍固定在电缆支架上;预留孔上套设有防磨胶套,预留孔的外侧设有封堵板。所述预留孔的宽度为15cm,长度为20cm。所述预埋管弯角弧度为120度。所述预埋管为pvc管。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施工起来省工省力,便于固定,安全美观,不用加装保护管。具有安全、美观、经济、高效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电缆1、基础2、预埋管3、地面4、钢管杆5、电缆支架6、电缆抱箍7、预留孔8、封堵板9、防磨胶套10、电缆头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包含电缆1、基础2、预埋管3、地面4、钢管杆5、电缆支架6、电缆抱箍7、预留孔8、封堵板9、防磨胶套10和电缆头11,所述基础2设置在地面4上,钢管杆5垂直固定在基础2的上方,预埋管3为L形弯管,设置在基础2内,预埋管3的上端伸出基础2上端面后穿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钢管杆5的侧壁上设有预留孔8,电缆支架6固定在钢管杆5上,位于预留孔8的上方;电缆1一端埋设在地面4下,另一端从预埋管3中穿出,进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再从钢管杆5侧壁上的预留孔8中穿出,穿出端安装电缆头11,设有电缆头11的电缆1穿过电缆支架,通过电缆抱箍7固定在电缆支架6上;预留孔8上套设有防磨胶套10,预留孔8的外侧设有封堵板9。所述预留孔8为在钢管杆5根部以上2米处预留的宽15cm长20cm的孔洞。所述预埋管为120度大弧度弯pvc管。实施过程:1、浇注基础2时在基础上面埋设预埋管3,预埋管3的上端伸出基础2顶端中心,预埋管3的下端伸出地面80cm处;2、钢管杆5加工过程中在距底边2米处预留预留孔8;3、电缆1通过预埋管3穿过基础2;4、电缆1穿出钢管杆预留孔8时先在预留孔8套上防磨胶套10;5、做好电缆头11后再用电缆抱箍7将电缆1固定在电缆支架6上。固定好电缆1后将封堵板用螺栓固定在预留孔8外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电缆(1)、基础(2)、预埋管(3)、地面(4)、钢管杆(5)、电缆支架(6)、电缆抱箍(7)、预留孔(8)、封堵板(9)、防磨胶套(10)和电缆头(11),所述基础(2)设置在地面(4)上,钢管杆(5)垂直固定在基础(2)的上方,预埋管(3)为L形弯管,设置在基础(2)内,预埋管(3)的上端伸出基础(2)上端面后穿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钢管杆(5)的侧壁上设有预留孔(8),电缆支架(6)固定在钢管杆(5)上,位于预留孔(8)的上方;电缆(1)一端埋设在地面(4)下,另一端从预埋管(3)中穿出,进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再从钢管杆(5)侧壁上的预留孔(8)中穿出,穿出端安装电缆头(11),设有电缆头(11)的电缆(1)穿过电缆支架(6),通过电缆抱箍(7)固定在电缆支架(6)上;预留孔(8)上套设有防磨胶套(10),预留孔(8)的外侧设有封堵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电缆(1)、基础(2)、预埋管(3)、地面(4)、钢管杆(5)、电缆支架(6)、电缆抱箍(7)、预留孔(8)、封堵板(9)、防磨胶套(10)和电缆头(11),所述基础(2)设置在地面(4)上,钢管杆(5)垂直固定在基础(2)的上方,预埋管(3)为L形弯管,设置在基础(2)内,预埋管(3)的上端伸出基础(2)上端面后穿入到钢管杆(5)的内部,钢管杆(5)的侧壁上设有预留孔(8),电缆支架(6)固定在钢管杆(5)上,位于预留孔(8)的上方;电缆(1)一端埋设在地面(4)下,另一端从预埋管(3)中穿出,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双孙楠刘小飞路红星李志恩高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