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907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壁炉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包括外壳、料箱、送料机构、燃烧室、进风机、风道、燃烧室供风道、排烟风机、烟道;送料机构设于料箱内,送料机构与燃烧室接通,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底部,风道的出风口设于外壳的顶部,且风道经过燃烧室与料箱之间;烟道包括左烟道与右烟道,进烟口的排烟口设于燃烧室顶部,出烟口设于外壳的底部侧面,左烟道和右烟道在进烟口处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流,左烟道和右烟道内分别设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分别在左烟道和右烟道中分隔为若干的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烟道的行程进行的特殊的设计,使得燃烧后的烟气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充分利用热能,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壁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壁炉是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对空气进行加热用于室内取暖。在提倡环保的今天,生物质颗粒燃料相比煤炭等高污染燃料,因其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引用。本申请人申请号为201320358181.6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壁炉,包括炉体以及置于炉体内的燃烧室,炉体内前侧设有燃烧室,其后侧设有送料机构,所述炉体前侧下部设有暖气出风口,炉体内送料机构下方设有鼓风机,燃烧室与送料机构之间设有风道,鼓风机的出风口及暖气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能经济、方便和高效地加热室内温度,有效的缩小了炉内顶部与底部的温度差,从而有利于提高壁炉产生热量的利用率;增加了循环空气里程,增加循环空气加热时间,在相同功率与时间内,得到了更多的热率,充分的提高了出风的温度。上述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空气的换热效率。但是该壁炉采用的原理是增加循环空气的在壁炉内的里程,对于烟道并无特殊设计,其换热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本专利技术对生物质壁炉中烟道的行程进行的特殊的设计,使得燃烧后的烟气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充分利用热能,环保节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料箱、送料机构、燃烧室、进风机、风道、燃烧室供风道、排烟风机、烟道.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料箱内,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燃烧室接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底部左侧面或右侧面,风道的出风口设于外壳的顶部正面,且风道经过所述燃烧室与料箱之间,所述进风机设于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烟道包括共用同一进烟口、出烟口且左右镜像设置的左烟道与右烟道,所述进烟口的排烟口设于燃烧室的顶部,所述出烟口设于外壳的底部背面,所述排烟风机设于排烟口处,所述左烟道和右烟道在进烟口处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流,左烟道和右烟道内分别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分别在左烟道和右烟道中分隔为若干在竖直方向上迂回的流道,使烟气在从两侧分别向中间汇流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经过多次迂回;所述风道与部分烟道相邻。在现有的壁炉中,烟气的烟道只是简单从燃烧室直接往下被排烟风机抽走,排出外部,这样烟气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壁炉中,对烟道进行的特殊设计,烟道分为左风道和右风道。通过竖直设置的隔板,将烟道设计成在竖直方向上迂回状,并且由左右两侧向中间汇流。好处是:1.迂回设置增加了烟气在烟道中的停留时间,风道中的空气得以与烟气进行充分换热;2、分流设置充分利用了壁炉内的有效空间,能够增加烟道与风道的换热面积,换热更为均匀,高效。3、多层的导流隔板起到了缓流的作用,降低了烟气的流速,能够起到降噪作用。综上,烟气的热量能够被最大程度的利用,节能环保。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室供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的底部背面,燃烧室供风道的出风口与燃烧室的底部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空气缓冲室,所述燃烧室供风道的出风口通过所述空气缓冲室与燃烧室连通,空气缓冲室与燃烧室的连接处设有风门。空气缓冲室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螺旋送料器和导料筒;所述螺旋送料器倾斜固定于料箱内且出料口在上,所述导料筒的两端分别连接螺旋送料器的出料口和燃烧室,导料筒倾斜设置且与燃烧室连接的一端在下。上述结构的送料结构,送料效率高,且导料筒与螺旋送料器分别为倾斜设置,能够防止燃烧室中的火与送料机构以及料箱中的燃料发生回火情况。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层。空气过滤层能够有效阻挡、吸附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起到净化室内空气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过滤层为聚氨酯过滤海绵,厚度为5-10mm,孔隙率为60-80%。一般用于空气净化层的材料都是无纺布或是纸材料。虽然其也能起到一定的空气过滤作用,但是其缺点是由于无纺布或纸材料的透气性较低,因此过滤层的厚度只能设置得很薄,过厚会严重影响出风效率。而正是由于厚度较薄,造成了过滤层本身的容尘量较小的问题,过滤层的孔隙很快被吸附的杂质堵塞,因此无纺布或纸质的空气过滤层的而更换周期较短,一般不超过10天。本专利技术选用聚氨酯海绵作为过滤介质,优点是其孔隙率高,透气性好,即使在较厚的情况下也不会严重影响出风效率,由于其厚度可以设置得较厚,因此其容尘量就大,更换周期就长,一般能够长达1-2月之久。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过滤海绵的制备方法为:(a)将珊瑚礁粉在250-350℃下焙烧3-5h,然后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处理,得到疏水珊瑚礁粉。(b)按重量份将2-4份预胶化淀粉、1-3份疏水气相二氧化硅粉、4-6份疏水珊瑚礁粉添加到90-110份聚醚多元醇中搅拌均匀,然后再依次添加35-40份异氰酸酯,0.5-1.5份催化剂,3-5份发泡剂,在60-65℃下搅拌发泡1-3h,然后将产物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在45-55℃下熟化、干燥,取出经切割得到特定尺寸的聚氨酯海绵。(c)将聚氨酯海绵在植物精油中浸渍处理30-90min,取出沥去多余植物油精油。(d)将浸渍植物精油后的聚氨酯海绵在30-40wt%的聚四氟乙烯乳液中浸渍处理20-40min,取出后在80-90℃下预烘干10-20min,然后在吹风、70-80℃条件下干燥2-4h,制得聚氨酯过滤海绵。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生物质壁炉中烟道的行程进行的特殊的设计,使得燃烧后的烟气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充分利用热能,环保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烟道的正面剖视图。附图标记为:外壳1、料箱2、燃烧室3、进风机4、风道5、燃烧室供风道6、排烟风机7、烟道8、左烟道9、右烟道10、导流隔板11、空气缓冲室12、风门13、螺旋送料器14、导料筒15、空气过滤层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包括外壳1、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料箱2、送料机构、燃烧室3、进风机4、风道5、燃烧室供风道6、排烟风机7、烟道8。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料箱内,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燃烧室接通。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空气缓冲室12,所述燃烧室供风道的出风口通过空气缓冲室与燃烧室连通,空气缓冲室与燃烧室的连接处设有风门13。燃烧室供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的底部背面。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底部左侧面或右侧面,风道的出风口设于外壳的顶部正面,风道的出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层16。且风道经过所述燃烧室与料箱之间,所述进风机设于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烟道包括共用同一进烟口、出烟口且左右镜像设置的左烟道9与右烟道10,所述进烟口的排烟口设于燃烧室的顶部,所述出烟口设于外壳的底部背面,所述排烟风机设于排烟口处,所述左烟道和右烟道在进烟口处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流,左烟道和右烟道内分别设有两块竖直设置的导流隔板11,所述导流隔板分别在左烟道和右烟道中分隔为三段在竖直方向上迂回的流道,使烟气在从两侧分别向中间汇流的过程中在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包括外壳(1)、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料箱(2)、送料机构、燃烧室(3)、进风机(4)、风道(5)、燃烧室供风道(6)、排烟风机(7)、烟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料箱内,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燃烧室接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底部左侧面或右侧面,风道的出风口设于外壳的顶部正面,且风道经过所述燃烧室与料箱之间,所述进风机设于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烟道包括共用同一进烟口、出烟口且左右镜像设置的左烟道(9)与右烟道(10),所述进烟口的排烟口设于燃烧室的顶部,所述出烟口设于外壳的底部背面,所述排烟风机设于排烟口处,所述左烟道和右烟道在进烟口处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流,左烟道和右烟道内分别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导流隔板(11),所述导流隔板分别在左烟道和右烟道中分隔为若干在竖直方向上迂回的流道,使烟气在从两侧分别向中间汇流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经过多次迂回;所述风道与部分烟道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特殊烟道的生物质壁炉,包括外壳(1)、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料箱(2)、送料机构、燃烧室(3)、进风机(4)、风道(5)、燃烧室供风道(6)、排烟风机(7)、烟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料箱内,所述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燃烧室接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于外壳底部左侧面或右侧面,风道的出风口设于外壳的顶部正面,且风道经过所述燃烧室与料箱之间,所述进风机设于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烟道包括共用同一进烟口、出烟口且左右镜像设置的左烟道(9)与右烟道(10),所述进烟口的排烟口设于燃烧室的顶部,所述出烟口设于外壳的底部背面,所述排烟风机设于排烟口处,所述左烟道和右烟道在进烟口处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流,左烟道和右烟道内分别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导流隔板(11),所述导流隔板分别在左烟道和右烟道中分隔为若干在竖直方向上迂回的流道,使烟气在从两侧分别向中间汇流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经过多次迂回;所述风道与部分烟道相邻。2.如权利要求1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忠徐建锋胡炉林项志垚王利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力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