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720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包括地面、楼板和下水口,所述地面表面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凹槽外侧设置有防护墙,所述下水口上方安装有下水过滤网,所述下水口下方与水管相连接,所述水管通过固定器安装在墙体上,所述楼板内安装有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之间填充有防水混凝土。该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将楼顶整体结构设置为中部高四周低的结构,而且还在防护墙与地面之间设有凹槽,凹槽设置为中部高两侧低的结构,凹槽的两侧还设置有下水口,在重力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雨水向四周流去,最后流入下水口,可以起到减少积水的作用,而且,10‑15cm的高度在保证不会积水的前提下,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防水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的防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进行建筑物的防水可以减少雨水对建筑物的侵蚀。加强建筑工程的结构防水,对增强房屋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的防水结构种类数量已经有了不少,但是现有的防水结构主要包括混凝土级配的改善以及设置一些必要的变形缝、分裂缝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情况,大多数住宅渗水主要是因为楼顶长时间积水,积水一点点渗入楼板,长期下去使得楼顶严重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防水结构主要包括混凝土级配的改善以及设置一些必要的变形缝、分裂缝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情况,大多数住宅渗水主要是因为楼顶长时间积水,积水一点点渗入楼板,长期下去使得楼顶严重腐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包括地面(2)、楼板(3)和下水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2)表面设置有填充层(15),且地面(2)四周外侧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外侧设置有防护墙(1),且防护墙(1)与凹槽(14)之间和地面(2)与凹槽(14)之间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16),所述下水口(5)上方安装有下水过滤网(17),且下水口(5)设置在凹槽(14)的转角处,所述下水口(5)下方与水管(7)相连接,且下水口(5)与水管(7)连接处设置有止水带(6),所述水管(7)通过固定器(8)安装在墙体(9)上,所述楼板(3)内安装有第一钢筋网片(11)和第二钢筋网片(13),且楼板(3)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包括地面(2)、楼板(3)和下水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2)表面设置有填充层(15),且地面(2)四周外侧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外侧设置有防护墙(1),且防护墙(1)与凹槽(14)之间和地面(2)与凹槽(14)之间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16),所述下水口(5)上方安装有下水过滤网(17),且下水口(5)设置在凹槽(14)的转角处,所述下水口(5)下方与水管(7)相连接,且下水口(5)与水管(7)连接处设置有止水带(6),所述水管(7)通过固定器(8)安装在墙体(9)上,所述楼板(3)内安装有第一钢筋网片(11)和第二钢筋网片(13),且楼板(3)安置在地面(2)下方,所述第一钢筋网片(11)和第二钢筋网片(13)之间填充有防水混凝土(12),且第一钢筋网片(11)和第二钢筋网片(13)通过马凳筋(10)固定在楼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兆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煤炭工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