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689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包括耐火盖板,盖板上部连接于防火墙,盖板与防火墙紧密连接,盖板的下方为排水沟,盖板与排水沟紧密接合并围成一段四周密闭的空腔;电动执行机构固定于盖板的上方;阀门在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作用下,开启或封闭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应用于穿越防火墙段的排水沟,可有效阻隔烟气通过排水沟扩散,且由于不改变原排水沟断面尺寸及走向,能有效保证其排水的通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地下管廊着火后,具有火势快速蔓延的特点,一般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式,以防止火势蔓延,并在管道穿过防火墙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具体规范要求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第7.1.6条“天然气管道舱及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应每隔20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然性墙体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处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管线穿越防火隔断部位应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进行严密封堵”。同时,根据地下管廊线性排水的特点,通常采用排水明沟进行排水。具体规范要求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第7.6.1条“综合管廊内应设置自动排水系统”;第7.6.2条“综合管廊的排水区间长度不宜大于200m”;第7.6.4条“综合管廊的底板宜设置排水明沟,并应通过排水明沟将综合管廊内积水汇入集水沟,排水明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2%”。现有地下管廊项目中,地下廊道内一般通过排水沟将积水汇入集水坑后由泵排出,排水沟一般直接穿越防火墙。但是由于排水明沟属于敞开式的排水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即使对防火墙处的孔洞做好全面封堵,烟气甚至可燃物仍将通过排水明沟扩散至防火墙另一侧,从而降低了防火墙的防火性能,造成安全隐患。而且采用盾构形式的地下管廊,其工作井与工作井的间距往往在600m以上,这也就会造成两个工作井间的排水明沟需穿越多道防火墙的问题,这也是地下廊道项目中的特有情况。此外,电缆隧道发生火灾的一大特点是消防排水量较小。一般电力电缆隧道或综合管廊中应用超细干粉灭火装置、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以及仅布置灭火器的消防灭火方案。这些消防措施,均有消防排水量较小甚至没有排水的特点。综上所述,当地下管廊发生火灾时,对于防止烟气通过排水沟扩散至邻近防火分区的要求高于排水沟排水的要求。目前,现有工程中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有效的措施去改善或是解决地下管廊着火后烟气通过排水明沟扩散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使得一旦发生火情时,该装置迅速切断防火墙两侧的排水沟,从而效防止烟气通过排水明沟扩散至防火墙另一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该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应用于穿越防火墙段的排水沟,可有效阻隔烟气通过排水沟扩散,且由于不改变原排水沟断面尺寸及走向,能有效保证其排水的通畅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为耐火盖板,所述盖板上部连接于防火墙,所述盖板与所述防火墙紧密连接,所述盖板的下方为排水沟,所述盖板与所述排水沟紧密接合并围成一段四周密闭的空腔;电动执行机构,所述电动执行机构固定于所述盖板的上方;阀门,所述阀门在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作用下,开启或封闭所述空腔。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阀门数量同为两个,且一个所述电动执行机构驱动一个所述阀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动执行机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启或闭合的机械传动装置。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阀门为翻门形式。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电动执行机构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信号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铺设有用于防止排水沟堵塞的透水盖板,所述透水盖板上设有用于排水的孔。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透水盖板上设有开口。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阀门的内侧表面上设有橡胶圈A。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设有密封框。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防火墙和所述盖板的接触处设有防火封堵件。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例中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例中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A-A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例中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B-B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例中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动作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例中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动作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例中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动作后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各标示如下:1-排水沟;2-透水盖板;3-电动执行机构;4-盖板;5-防火墙;6-防火封堵;7-孔;8-连杆;9-橡胶圈A;10-阀门;11-橡胶圈B;12-连接段;13-封闭段。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筛选,首次开发了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该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具有特定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设置于穿越防火墙的排水明沟段,该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可预埋在防火墙下,连接防火墙两侧的排水沟,一旦发生火灾,该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可通过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连锁,自动关闭该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两侧的封闭门,以有效阻隔烟气通过排水沟扩散,且由于不改变原排水沟断面尺寸及走向,能有效保证其排水的通畅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技术。术语如本文所用,术语“防火墙”是指由不燃烧体构成,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防止火灾蔓延,所设置的竖向分隔体,其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不低于3h。如本文所用,术语“排水沟”和“排水明沟”为同一概念,可互换使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它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典型地,本技术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主要应用于穿越防火墙段的排水沟段,设有盖板、电动执行机构以及阀门等部件。盖板为不可燃、不透水的盖板,且与防火墙相连接,电动执行机构位于盖板上方,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阀门开启或封闭排水沟,阀门采用翻门形式。阀门在非工作状态下,位于排水沟的上方,不影响排水沟的排水顺畅性,当发生火灾时,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阀门闭合,避免火灾产生的烟气通过排水沟进入另一个防火分区。在另一优选例中,盖板的透水率小于0.1mm/h。在另一优选例中,盖板为不透水的盖板。在另一优选例中,盖板与防火墙相互垂直。在另一优选例中,盖板伸出防火墙的一侧。在另一优选例中,盖板伸出防火墙的两侧。在另一优选例中,防火墙与所属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且盖板关于防火墙对称。在另一优选例中,盖板的下表面与排水沟的底面相平行。在另一优选例中,电动执行机构位于盖板的左边缘和/或右边缘。在另一优选例中,机械传动装置为以下任一组件或其组合:连杆、齿轮以及带。在另一优选例中,透水盖板与盖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衔接。在另一优选例中,阀门在非工作状态下位于排水明沟的上方,靠近透水盖板,且与排水沟的底面平行;阀门在工作状态下受电动执行机构的驱动绕邻近盖板的一侧所在轴线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为耐火盖板,所述盖板上部连接于防火墙,所述盖板与所述防火墙紧密连接,所述盖板的下方为排水沟,所述盖板与所述排水沟紧密接合并围成一段四周密闭的空腔;电动执行机构,所述电动执行机构固定于所述盖板的上方;阀门,所述阀门在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作用下,开启或封闭所述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为耐火盖板,所述盖板上部连接于防火墙,所述盖板与所述防火墙紧密连接,所述盖板的下方为排水沟,所述盖板与所述排水沟紧密接合并围成一段四周密闭的空腔;电动执行机构,所述电动执行机构固定于所述盖板的上方;阀门,所述阀门在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作用下,开启或封闭所述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阀门数量同为两个,且一个所述电动执行机构驱动一个所述阀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执行机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启或闭合的机械传动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烟气隔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韩文星黄莹杜成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