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32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和液压供给系统,所述发动机连接有变角度风扇,所述液压供给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和与液压泵连接的多路阀,所述液压供给系统还包括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路阀和所述变角度风扇连接。该车辆通过设置变角度风扇以及与变角度风扇相连接的液压供给系统,以通过液压供给系统可以给变角度风扇供油,实现对风扇的叶片扭转角的调整,从而使风扇排风量与发动机散热量良好匹配。

A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discloses a vehicle, including the engine and hydraulic supply system, the engine is connected with a variable angle fan, the hydraulic supply system comprises a hydraulic oil tank, hydraulic pump and hydraulic pump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the hydraulic supply system also includes a variable angle fan oil branch ends the variable angle fan supply branch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and the variable angle fan. The hydraulic supply system of the vehicle by setting the variable angle and variable angle fan and the fan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hydraulic supply system to variable angle fan supply, realize the twist angle of the vane of the fan adjustment, so that the exhaust fan and the engine heat dissipation,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辆的风扇一般为发动机驱动旋转或电机驱动,风扇叶片扭转角不可调,然而,由于风扇叶片扭转角不可调,这就使得风扇排风量与发动机散热量不能很好匹配。由于风扇叶片扭转角不可调,因而内部无液压执行机构,因此也不需要相应的供油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风扇的叶片扭转角能够进行调整,以使得风扇排风量与发动机散热量良好匹配。(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发动机和液压供给系统,所述发动机连接有变角度风扇,所述液压供给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和与液压泵连接的多路阀,所述液压供给系统还包括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路阀和所述变角度风扇连接。其中,所述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所述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与叶片连接的扇叶转轴,在所述扇叶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所述转轴浮动块与所述扇叶转轴的轴线不共线;所述扇叶转轴枢接于所述风扇主体;所述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的上盖、下盖以及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活塞,所述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所述上盖设置有与压力源凹槽和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连通的介质通道,所述活塞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所述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下盖上;在所述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其中,所述活塞为顶部封闭的圆筒形,在所述圆筒形活塞的顶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压力源腔位于所述凹部内,在所述圆筒形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的圆心位于所述圆筒形活塞的轴线上,所述转轴浮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轨道中。其中,所述活塞为顶部封闭的圆筒形,在所述圆筒形活塞的顶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压力源腔位于所述凹部内,在所述圆筒形活塞的外壁设置有与各转轴浮动块相对应的环形轨道,每个所述转轴浮动块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环形轨道中。其中,所述变角度风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介质通道的入口处的比例阀。其中,在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上设置有换向阀。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为ECU。其中,所述控制器为定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为开关,且在所述开关与所述换向阀之间串联有继电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变角度风扇以及与变角度风扇连接的液压供给系统,以通过液压供给系统可以给变角度风扇供油,实现对风扇的叶片扭转角的调整,从而使风扇排风量与发动机散热量良好匹配。该车辆通过在多路阀阀块的配置提供符合变角度风扇进油压力要求的油路,变角度风扇供油单独一路,功能实现与整车其他液压执行机构互不影响,换向阀串联在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来控制变角度风扇液压油通断,实现变角度风扇扇叶扭转角度变化;换向阀的动作则通过开关或ECU信号、定时器来控制,该车辆是在原整车配置基础上以最小的改动及最精简的配置实现变角度风扇的液压油供给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车辆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变角度风扇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变角度风扇的局部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活塞与转轴浮动块的连接关系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3中的活塞与转轴浮动块的连接关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风扇主体;2:发动机;3:多级转换开关;4:压力源;5:比例阀;6:液压泵;7:多路阀;8:液压油箱;9:换向阀;10:其它液压执行机构;11:控制手柄/按钮;12:控制装置;13:继电器;14:电源;101:介质通道;102:介质流入接头;103:活塞;104:弹簧;105:转轴浮动块;106:扇叶转轴;107:叶片;108:上盖;109:压力源腔;110:下盖;111:偏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车辆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该车辆包括发动机2和液压供给系统。该液压供给系统包括液压油箱8、液压泵6以及与液压泵6连接的多路阀7,其中该整车液压供给系统还包括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多路阀7设置有与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对应的阀块,该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的两端分别与多路阀7和变角度风扇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通过与多路阀连接的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来实现变角度风扇的供油,且该变角度风扇供油单独一路,功能实现与整车其他液压执行机构10互不影响。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1、设于风扇主体1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叶片组件包括叶片107以及与叶片107连接的扇叶转轴106,在扇叶转轴106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105,该转轴浮动块105与扇叶转轴106的轴线不共线。该扇叶转轴106枢接于风扇主体1。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1的上盖108、下盖110以及设置在上盖108和下盖110之间的活塞103,上盖108朝向下盖110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108设置有分别与压力源凹槽和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连通的介质通道101,活塞103可滑动套设于该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109;具体地,在上盖108上设置有接头102,在该接头102上设置有介质通道101,该介质通道101的一端与压力源腔109连通,该介质通道101的另一端用于与压力源4连通。在活塞103和下盖110之间设有弹簧104,该弹簧104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活塞13和下盖110上,使得弹簧104的作用力方向与活塞103受压力源腔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并且,在活塞10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转轴浮动块105配合的拨动部。优选风扇主体1与上盖108为一体结构。具体地,如图4所示,活塞103采用顶部封闭的圆筒形,在该圆筒形活塞的顶部设置有凹部,压力源腔109位于凹部内,在圆筒形活塞103的外壁上设置有形成拨动部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圆心位于圆筒形活塞103的轴线上,转轴浮动块105滑动连接在该环形轨道中。转轴浮动块105通过偏心轴111与扇叶转轴106连接,在该实施例中,转轴浮动块105套设在偏心轴111上。优选转轴浮动块105采用尼龙等非金属材质,以避免与环形轨道直接刚性摩擦。此外,该变角度风扇还包括比例阀5,该比例阀5设置在介质通道101的入口处。优选该比例阀5优选采用电液比例阀或其他能控制液体压力、流量可调的装置。进一步地,该变角度风扇还包括与比例阀5连接的多级转换开关3,用于调节比例阀5的开度。多级转换开关3每个档位状态对应一个比例阀5的开度大小,通过调整比例阀5的开度来调整压力源腔109的压力,进而调整叶片107的扭转角。需要说明的是,该比例阀5也可以与车辆的ECU连接,通过ECU来控制比例阀5的开度。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在活塞103和下盖110之间布置有多根弹簧104,这些弹簧104绕下盖110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以使得活塞103受力均匀,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弹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和液压供给系统,所述发动机连接有变角度风扇,所述液压供给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和与液压泵连接的多路阀,所述液压供给系统还包括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路阀和所述变角度风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和液压供给系统,所述发动机连接有变角度风扇,所述液压供给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和与液压泵连接的多路阀,所述液压供给系统还包括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路阀和所述变角度风扇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所述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与叶片连接的扇叶转轴,在所述扇叶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所述转轴浮动块与所述扇叶转轴的轴线不共线;所述扇叶转轴枢接于所述风扇主体;所述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的上盖、下盖以及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活塞,所述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所述上盖设置有与压力源凹槽和所述变角度风扇供油支路连通的介质通道,所述活塞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所述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下盖上;在所述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张喜龙刘健殷怀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