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吐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15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2:42
提供压力调节的响应性快、能够缩小液体吐出时的压力的变动值的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吐出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循环装置具备液体箱、气体补给部以及液体补给部。液体箱内存有供给至吐出液体的液体吐出部的液体,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吐出部之间以能够使液体循环的方式连接。在液体循环装置中,通过所述气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通过所述液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从而对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进行加压。液体循环装置满足ΔP1·d1

Liquid circulation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on device

Liquid circulating device and liquid spitting device providing quick response of pressure regulation and reducing fluctuation value of pressure when liquid spits out. The liquid circulation device involved in the embodiment has a liquid tank, a gas supply unit, and a liquid supply unit. The liquid tank has a liquid supplied to the liquid spitting portion of the liquid to be discharged, and the liquid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ejection part in a way that enables liquid circulation. The liquid circulation device, through the gas supply to the liquid tank through the gas supply and liquid supply part to the liquid tank to supply liquid pressure to the liquid tank pressure. The liquid circulation device meets P1 D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吐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吐出装置。
技术介绍
提供有一种从液体罐向具有喷嘴的液体吐出头供给液体并从喷嘴吐出液体的液体吐出装置。在该液体吐出装置中,当检测到液体罐内的液体减少了时,在不停止印字动作的情况下补给液体并利用上述液体来调节压力的技术已为人知。
技术实现思路
如果仅通过补给液体来进行压力调节的话,压力调节的响应性慢,因此液体吐出时的压力的变动值大。因而,吐出体积出现不均,导致图像失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循环装置具备液体箱、气体补给部以及液体补给部。液体箱内存有供给至吐出液体的液体吐出部的液体,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吐出部之间以能够使液体循环的方式连接。气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所述液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通过所述气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通过所述液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从而对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进行加压。在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气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直径设为d1、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气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长度设为L1、将所述气体补给部输送气体的压力设为ΔP1、将所述气体的粘度设为μ1、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直径设为d2、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长度设为L2、将所述液体补给部输送液体的压力设为ΔP2、将所述液体的粘度设为μ2的情况下,液体循环装置满足ΔP1·d12/L1÷ΔP2·d22/L2>μ1/μ2的关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循环装置具备:液体箱,存有供给至吐出液体的液体吐出部的液体,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吐出部之间以能够使液体循环的方式连接;气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液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通过所述气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通过所述液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从而对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进行加压,所述液体箱回收来自所述液体吐出部的液体并向所述液体吐出部供给液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吐出装置具备:上述的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液体吐出部,具有吐出液体的喷嘴;以及输送部,向液体从所述喷嘴吐出的位置输送记录介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墨头的构成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在该喷墨头的喷嘴内积存有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从该喷墨头的喷嘴吐出墨滴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简要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循环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该墨循环装置的墨循环动作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9是该喷墨记录装置的压力调节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该喷墨记录装置的压力调节处理的时间图。图11是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的压力调节处理中的压力变动的图表。图12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压力调节处理中的压力变动的图表。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循环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液体吐出装置)进行说明。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放大、缩小或省略构成加以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对相同结构或类似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1的主视图,图2是喷墨记录装置1的平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液体吐出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图像形成部6、作为输送部的记录介质移动部7及维护单元310。图像形成部6具备喷墨记录部4、支撑喷墨记录部4的滑架100、使滑架100沿箭头A方向往复移动的输送带101以及驱动输送带101的滑架电动机102。喷墨记录部4具备作为液体吐出部、即墨吐出部的喷墨头2和作为循环部的墨循环装置3。墨循环装置3在喷墨头2的上方与喷墨头2一体形成。喷墨记录部4向记录介质S吐出墨而形成期望的图像。喷墨记录部4具备分别吐出例如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黑色墨、白色墨的喷墨记录部4a、4b、4c、4d、4e。喷墨记录部4a、4b、4c、4d、4e各自所使用的墨的颜色或特性并无限定。例如,喷墨记录部4e可以吐出透明光泽墨、照射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色的特殊墨等来代替白色墨。喷墨记录部4a、4b、4c、4d、4e虽然分别所使用的墨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有时也使用共同的符号“4”进行说明。通过将墨循环装置3装载于喷墨头2的上方,从而使喷墨记录部4的宽度变窄。因此,能够缩小并列支撑多个喷墨记录部4a~4e的滑架100的宽度。在图像形成部6中,通过缩小滑架100的宽度,能够缩短滑架100的输送距离,能够实现喷墨记录装置1的小型化且能够提高印字速度。图像形成部6具备用于向墨循环装置3补给新的墨的墨盒81。墨盒81的81a、81b、81c、81d、81e分别存有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黑色墨、白色墨。墨盒81a、81b、81c、81d、81e虽然分别存有不同的墨,但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有时也使用共同的符号“81”进行说明。墨盒81经由管82连通至喷墨记录部4的墨循环装置3。墨盒81在重力方向上相对地配置于墨循环装置3的上方。记录介质移动部7具备吸附固定记录介质S的工作台103。工作台103安装于滑轨装置105上并沿箭头B方向往复移动。工作台103在泵104的作用下内部成为负压,从上表面的小直径的孔110吸附记录介质S而将其固定。在喷墨记录部4沿输送带101向箭头A方向往复移动的期间,喷墨头2的喷嘴板52与记录介质S之间的距离h维持一定。喷墨头2在喷嘴板52的长边方向上具备300个作为液体吐出部的喷嘴51。喷嘴板52的长边方向与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相同。图像形成部6边使喷墨头2沿相对于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边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图像。喷墨头2根据图像形成信号从设于喷嘴板52上的喷嘴51吐出墨I,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图像。喷墨记录部4在记录介质S上以例如300喷嘴的宽度形成图像。维护单元310在喷墨记录部4的箭头A方向的扫描范围内配置于工作台103的移动范围外侧的位置。喷墨头2在待机位置Q与维护单元310对置。维护单元310是上方开放的箱体,以能够上下(图1的箭头C、D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当为了打印图像而使滑架100沿箭头A方向移动时,维护单元310向下方(箭头C方向)移动而与喷嘴板52分开。若打印动作结束而喷墨头2返回至待机位置Q,则维护单元310向上方移动,覆盖喷墨头2的喷嘴板52。维护单元310防止墨从喷嘴板52蒸发,并防止灰尘、纸粉附着于喷嘴板52。维护单元310起到喷嘴板52的盖的作用。维护单元310具备橡胶制的刀片120和废墨接收部130。橡胶制的刀片120除去附着于喷墨头2的喷嘴板52上的墨、灰尘、纸粉等。废墨接收部130接收在进行维护动作的期间产生的废墨、灰尘、纸粉等。维护单元310具备使刀片120向箭头B方向移动的机构,用刀片120拂拭喷嘴板52的表面。为了除去喷嘴附近劣化的墨,在喷墨头2中进行从喷嘴51强制性吐出墨的维护(喷吐功能)。在喷墨头2中进行从喷嘴51流出少量墨而将附着于喷墨头2的表面的纸粉、灰尘裹进流出的墨膜内,并用刀片120将其抹去的维护(清除功能)。废墨接收部130回收通过喷吐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吐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循环装置,具备:液体箱,存有供给至吐出液体的液体吐出部的液体,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吐出部之间以能够使液体循环的方式连接;气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液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通过所述气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通过所述液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从而对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进行加压,在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气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直径设为d1、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气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长度设为L1、将所述气体补给部输送气体的压力设为ΔP1、将气体的粘度设为μ1、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直径设为d2、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长度设为L2、将所述液体补给部输送液体的压力设为ΔP2、将液体的粘度设为μ2的情况下,所述液体循环装置满足ΔP1·d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29 JP 2016-0378191.一种液体循环装置,具备:液体箱,存有供给至吐出液体的液体吐出部的液体,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吐出部之间以能够使液体循环的方式连接;气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液体补给部,用于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通过所述气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气体以及通过所述液体补给部向所述液体箱补给液体,从而对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进行加压,在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气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直径设为d1、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气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长度设为L1、将所述气体补给部输送气体的压力设为ΔP1、将气体的粘度设为μ1、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直径设为d2、将所述液体箱与所述液体补给部之间的流道的长度设为L2、将所述液体补给部输送液体的压力设为ΔP2、将液体的粘度设为μ2的情况下,所述液体循环装置满足ΔP1·d12/L1÷ΔP2·d22/L2>μ1/μ2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气体补给部能够排出所述液体箱内的气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通过液体的补给、气体的补给和气体的排出来调节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还具备:压力检测部,检测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以及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液体箱内的压力,控制所述气体补给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还具备:压力检测部,检测所述液体箱内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浩由大津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