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1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上模和与机架相连接的下模,上模与下模配合;上模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上卡槽,上卡槽与端子的上端头相配合,第一个上卡槽的左端和最后一个上卡槽的右端均设有备用槽,上模的上表面上设有流道,流道与上卡槽相对应,上模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定位板和螺纹孔;下模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下卡槽,下卡槽与端子的下端头相配合且与上卡槽相对应,下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下卡槽相对应,下模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快速且同时焊接多个端子,工作效率高,焊接均匀牢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

A new type of terminal weld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erminal welding mold,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die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nd matched with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the front face of the moul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lot, on the card slot and the terminal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on the card slot slot left and the last one on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pare slot, the upper di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hannel, and the channel on the card slot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die, left and right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seat, a positioning plate and screw holes on the fixed seat;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card slot, the lower the head to match under the card slot and the terminals an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lot, lateral movable lower moul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ffle, the baffle and the lower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left and right lower di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ast and simultaneous welding of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high work efficiency, uniform and firm welding, high practicability and market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
本技术涉及端子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便于端子的焊接。
技术介绍
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它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在焊端子工序中,需要将端子与铜铝复合板焊接在一起,目前采用钎焊的方法进行焊接,但现有模具只允许对端子进行逐个焊接,焊接效率低;此外在现有模具焊接,会出现,焊接波动大,焊接不牢固,焊接面积不均匀及焊接面的不规则,进而导致端子存在质量问题,影响端子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背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子焊接不牢固、焊接不均匀、焊接效率低及焊接质量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上模和与机架相连接的下模,上模与下模配合;上模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上卡槽,上卡槽与端子的上端头相配合,第一个上卡槽的左端和最后一个上卡槽的右端均设有备用槽,上模的上表面上设有流道,流道与上卡槽相对应,上模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定位板和螺纹孔,定位板与固定座活动连接且与流道相对应;下模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下卡槽,下卡槽与端子的下端头相配合且与上卡槽相对应,下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下卡槽相对应,下模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上模上相邻两个上卡槽之间设有自锁槽,自锁槽内设有自锁块,自锁块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有楔片,楔片与上端头相配合。所述上模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上滑槽,定位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与上滑槽相配合。所述下模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下滑槽,挡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滑柱,滑柱与下滑槽相配合。所述上卡槽横截面形状为U形,下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本技术采用上模与下模相配合的形式,多个端子可同时与铜铝复合板焊接,提高焊接效率,挡板与定位板的采用,保证端子与铜铝复合板接触良好,便于焊接;上模上流道的采用,让流体状的钎料在端子上部焊接的同时流入端子下部,使其充分与端子接触,保证焊接牢固和焊接质量;自锁块的采用,保证存在差异的端子也可以与铜铝复合板良好接触,进而保证焊接质量。本技术为端子与铜铝复合板的焊接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模具,可快速且同时焊接多个端子,工作效率高,焊接均匀牢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模与下模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上模1和与机架相连接的下模2,上模1与下模2配合;上模1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上卡槽3,上卡槽3与端子4的上端头5相配合,第一个上卡槽的左端和最后一个上卡槽的右端均设有备用槽7,备用槽7用于放置备用块,让第一个端子和最后一个端子实现良好焊接;上模1的上表面上设有流道8,流道8位于上卡槽3内侧且与上卡槽相邻,端子的上端头与铜铝复合板的接触处位于流道正上方,流体状的钎料从上部流入流道,端子底部对端子和铜铝复合板进行双面焊合,焊合牢固;上模1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座9,固定座9上设有定位板10和螺纹孔11,定位板10与固定座9滑动连接且与流道8相对应,定位板用于定位铜铝复合板;下模2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下卡槽12,下卡槽12与端子4的下端头6相配合且与上卡槽3相对应,下模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与下卡槽12相对应,用于推挡端子,使端子与铜铝复合板充分接触,下模2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长条形的固定孔14,下模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螺栓与机架相连接。进一步优选,上模1上相邻两个上卡槽3之间设有自锁槽15,自锁槽15内滑动设有自锁块16,自锁块16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有楔片17,楔片17与上端头5相配合,当存在差异的上端头放入上卡槽中时,楔片根据上端头形状调节,使上端头稳定处在上卡槽中,保证焊接质量。进一步优选,上模1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上滑槽,定位板10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与上滑槽相配合,通过定位板的左右滑动,定位铜铝复合板,使铜铝复合板与上端头稳定接触,保证焊接面积均匀确保焊接质量。进一步优选,下模2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下滑槽,挡板13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滑柱18,滑柱18与下滑槽相配合,通过挡板的前后移动,推动端子靠近铜铝复合板移动,使端子的上端头与铜铝复合板接触良好,保证焊接质量。进一步优选,上卡槽3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下卡槽1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上模(1)和与机架相连接的下模(2),上模(1)与下模(2)配合;上模(1)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上卡槽(3),上卡槽(3)与端子(4)的上端头(5)相配合,第一个上卡槽的左端和最后一个上卡槽的右端均设有备用槽(7),上模(1)的上表面上设有流道(8),流道(8)与上卡槽(3)相对应,上模(1)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座(9),固定座(9)上设有定位板(10)和螺纹孔(11),定位板(10)与固定座(9)活动连接且与流道(8)相对应;下模(2)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下卡槽(12),下卡槽(12)与端子(4)的下端头(6)相配合且与上卡槽(3)相对应,下模(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与下卡槽(12)相对应,下模(2)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端子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上模(1)和与机架相连接的下模(2),上模(1)与下模(2)配合;上模(1)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上卡槽(3),上卡槽(3)与端子(4)的上端头(5)相配合,第一个上卡槽的左端和最后一个上卡槽的右端均设有备用槽(7),上模(1)的上表面上设有流道(8),流道(8)与上卡槽(3)相对应,上模(1)的左端与右端均设有固定座(9),固定座(9)上设有定位板(10)和螺纹孔(11),定位板(10)与固定座(9)活动连接且与流道(8)相对应;下模(2)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下卡槽(12),下卡槽(12)与端子(4)的下端头(6)相配合且与上卡槽(3)相对应,下模(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与下卡槽(12)相对应,下模(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三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森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