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清红专利>正文

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983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包括底部导通的插管和底部封闭的套管,所述插管插装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插管外壁上设置有与套管顶口对应抵触的台阶圈,所述插管内部底端设置有与插管内部管腔对应且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插管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所述安装塞上插装有导尿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方便采集尿液,上清液倾倒方便,有利于密封存放、转移。

Urine conventional centrifuga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rine centrifuge tube, including the bottom of conduction cannula and closed bottom casing, the cannula is inserted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cannula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tep ring and casing top opening corresponding conflict, the cannula inner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cavity inserting tube the inner lumen corresponds to and from top to bottom diameter becomes smaller, the opening of the cannula inserted at the top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plug, the plug is installed on the inserted catheter fun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for collecting urine supernatant, dumping convenient, conducive to seal storage,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尿常规离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尿常规离心管。
技术介绍
目前,病人在做胆结石、肿瘤、前列腺以及泌尿系统等手术前,都要对病人进行尿常规检查。在尿常规检验时,需要将尿液离心沉淀后,再化验尿中的有型成份,通常的方法是将尿液离心处理后,倒去上层的清液,剩下的沉渣再经混匀后,再化验有型成份,这样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在倒去上清液时,往往会将沉渣也倒出,沉渣倒出过多而无法进行检测时,需要重新采集尿液,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且尿液离心用的离心管口较小,在加入尿液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泄漏、收集难度大的情况,不利于获取有效地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采集尿液,上清液倾倒方便,有利于密封存放、转移的尿常规离心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包括底部导通的插管和底部封闭的套管,所述插管插装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插管外壁上设置有与套管顶口对应抵触的台阶圈,所述插管内部底端设置有与插管内部管腔对应且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插管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所述安装塞上插装有导尿斗。优选地,所述导尿斗包括锥形尿罩和插筒,所述安装塞上开设有与导尿斗配合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与插筒配合的柱孔以及与锥形尿罩底部外壁配合的锥形孔。优选地,所述插管上端外壁上套装有插管带,所述插管带端部设置有用于盖封插管顶部开口的插管密封塞。优选地,所述套管上端外壁上套装有套管带,所述套管带端部设置有用于盖封套管顶部开口的套管密封塞。优选地,所述套管顶部内壁上设置有与插管外壁配合套装的弹性包裹套。优选地,所述插管底部外壁呈锥台状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插管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安装塞上插装有导尿斗,采用导尿斗结构大大方便了尿液样品的取样、收集,有效避免了尿液收集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泄漏、收集难度大的情况出现;安装塞的安装孔包括与插筒配合的柱孔以及与锥形尿罩底部外壁配合的锥形孔,使得安装塞与导尿斗的插装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方便操作;尿液离心完成后,沉渣位于套管内部底端,而上清液位于插管的锥形腔内,由于锥形腔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设置,在倾倒上清液时,底部沉渣会被阻隔在套管底端,不用担心沉渣也被一同倒出,上清液倾倒完成后,将插管与套管分离,即可采用吸管采集沉渣,进行检测,操作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尿液检测效率。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方便采集尿液,上清液倾倒方便,有利于密封存放、转移。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尿常规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管,2-套管,3-导尿斗,4-安装塞,5-锥形孔,6-柱孔,7-插管带,8-插管密封塞,9-套管带,10-套管密封塞,11-台阶圈,12-弹性包裹套,13-锥形腔,14-锥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包括底部导通的插管1和底部封闭的套管2,所述插管1插装设置在套管2内,所述插管1外壁上设置有与套管2顶口对应抵触的台阶圈11,所述插管1内部底端设置有与插管1内部管腔对应且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腔13,所述插管1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4,所述安装塞4上插装有导尿斗3。其中,所述导尿斗3包括锥形尿罩和插筒,所述安装塞4上开设有与导尿斗3配合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与插筒配合的柱孔6以及与锥形尿罩底部外壁配合的锥形孔5。所述插管1上端外壁上套装有插管带7,所述插管带7端部设置有用于盖封插管1顶部开口的插管密封塞8,通过导尿斗3采集完尿液后,用插管密封塞8将插管1顶部开口封住,有利于管体的转移和离心操作。所述套管2上端外壁上套装有套管带9,所述套管带9端部设置有用于盖封套管2顶部开口的套管密封塞10,尿液离心后,倾倒掉上清液,拔去插管1,用套管密封塞10将套管2顶部开口密封,有利于沉渣样品的安全放置和后续的检测。所述套管2顶部内壁上设置有与插管1外壁配合套装的弹性包裹套12,确保了套管2与插管1套装结构的稳定和密封效果。所述插管1底部外壁呈锥台14状设置,方便将插管1插入套管2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插管1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4,安装塞4上插装有导尿斗3,采用导尿斗3结构大大方便了尿液样品的取样、收集,有效避免了尿液收集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泄漏、收集难度大的情况出现;安装塞4的安装孔包括与插筒配合的柱孔6以及与锥形尿罩底部外壁配合的锥形孔5,使得安装塞4与导尿斗3的插装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方便操作;尿液离心完成后,沉渣位于套管2内部底端,而上清液位于插管1的锥形腔13内,由于锥形腔13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设置,在倾倒上清液时,底部沉渣会被阻隔在套管2底端,不用担心沉渣也被一同倒出,上清液倾倒完成后,将插管1与套管2分离,即可采用吸管采集沉渣,进行检测,操作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尿液检测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尿常规离心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包括底部导通的插管和底部封闭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插装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插管外壁上设置有与套管顶口对应抵触的台阶圈,所述插管内部底端设置有与插管内部管腔对应且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插管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所述安装塞上插装有导尿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包括底部导通的插管和底部封闭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插装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插管外壁上设置有与套管顶口对应抵触的台阶圈,所述插管内部底端设置有与插管内部管腔对应且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插管顶部开口配合插装有安装塞,所述安装塞上插装有导尿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常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斗包括锥形尿罩和插筒,所述安装塞上开设有与导尿斗配合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与插筒配合的柱孔以及与锥形尿罩底部外壁配合的锥形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红胡耀飞宋娟付红霞康敏
申请(专利权)人:朱清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