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396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包括有收集槽、底座、出料管、第一电控阀、升降机构、放料槽等;底座的内底部上放置有收集槽,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混料槽,混料槽位于收集槽的正上方,混料槽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一电控阀,混料槽的内部左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右侧连接有连接块,混料槽的内部设有混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混料效率高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效果,装置能充分搅拌原料和助剂,提高混料的效率,装置方便投料,装置避免造成机械故障装置。

A new type of high speed intelligent mix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x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high-speed intelligent mixing system.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new high-speed intelligent mixing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high speed intelligent mixing system, including a collecting tank, a base, a discharge pipe, the first electric control valve, lifting mechanism, feeding groove; collecting trough plac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mixing trough, is above the mixing trough located in the collecting tank, mixing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tube, a first electric control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ipe, mixing tank with internal left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ieces are connected, the internal mix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s of high mixing efficiency and high intelligence, the device can fully stir up raw materials and auxiliary agen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xing materials, facilitate the feeding of materials, and avoid mechanical failure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
技术介绍
塑料工程管道作为一种轻质、抗腐蚀能力强、外形光洁美观、安装方便的管道已被广泛使用。现有的塑料管生产线,其原料加辅料后的混合是通过双层浆翼搅拌混合机来混合的。这种混合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混合速度慢。二是混合后的原料均匀度差,直接影响塑料管的加工质量。现有的混料系统存在效率低和智能化程度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效率高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混料系统效率低和智能化程度低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包括有收集槽、底座、出料管、第一电控阀、升降机构、放料槽、第二电控阀、落料管、混料装置、混料槽和连接块,底座的内底部上放置有收集槽,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混料槽,混料槽位于收集槽的正上方,混料槽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一电控阀,混料槽的内部左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右侧连接有连接块,混料槽的内部设有混料装置,混料装置的左侧与连接块的右侧相连接,混料槽的顶部设有落料管,落料管上设有第二电控阀,落料管的顶部连接有放料槽。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电机、竖直转轴、螺母、丝杆和第一轴承座,混料槽的顶部左侧设有电机,混料槽的顶部左侧开有通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混料槽的内底部左侧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有螺母,丝杆与螺母配合,丝杆的顶端与电机相连接。优选地,混料装置包括有齿轮、齿条、水平转轴、弹簧、钢珠、混料板、第二轴承座和齿形混块,混料槽的右内壁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弹簧和混料板,弹簧的顶部连接有钢珠,水平转轴的底部设有齿形混块,水平转轴的左侧连接有齿轮,连接块的右侧连接有齿条,齿轮设于齿条的前侧,齿轮与齿条啮合。优选地,还包括有拉绳、滑轮、支杆、搅拌叶杆和弹性件,混料槽的内右壁下部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左端连接有搅拌叶杆,搅拌叶杆上开有小孔,搅拌叶杆的右侧连接有拉绳,混料槽的内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部设有滑轮,拉绳绕过滑轮,拉绳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底部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器、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混料槽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落料管的内侧上部设有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正左侧,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设于第二电控阀的上侧,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电机、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均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护隔板,混料槽内顶部左侧连接有防护隔板,防护隔板的底端与混料槽内底部左侧相连接,防护隔板的上方开有第一孔,水平转轴穿过第一孔,防护隔板的下方开有第二孔,拉绳穿过第二孔。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混料处理时,首先工作人员将适量原料和助剂放入放料槽内,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电控阀,从而使原料和助剂落入混料槽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升降机构工作,升降机构带动混料装置工作,进而混料装置对原料和助剂进行搅拌,充分搅拌后,工作人员打开第一电控阀,从而使混合后的物料落入收集槽,当需要再次进行混料处理时,重复上面操作即可。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电机、竖直转轴、螺母、丝杆和第一轴承座,混料槽的顶部左侧设有电机,混料槽的顶部左侧开有通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混料槽的内底部左侧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有螺母,丝杆与螺母配合,丝杆的顶端与电机相连接,所以当原料和助剂落入混料槽内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工作,电机转动带动丝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螺母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混料装置转动,进而使混料装置对原料和助剂进行搅拌。因为混料装置包括有齿轮、齿条、水平转轴、弹簧、钢珠、混料板、第二轴承座和齿形混块,混料槽的右内壁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弹簧和混料板,弹簧的顶部连接有钢珠,水平转轴的底部设有齿形混块,水平转轴的左侧连接有齿轮,连接块的右侧连接有齿条,齿轮设于齿条的前侧,齿轮与齿条啮合,所以当螺母上下移动时,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齿条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齿轮正反转,齿轮正反转带动水平转轴正反转,从而使混料板、钢珠、弹簧和齿形混块对原料和助剂进行搅拌,如此即可充分搅拌原料和助剂,提高混料的效率。因为还包括有拉绳、滑轮、支杆、搅拌叶杆和弹性件,混料槽的内右壁下部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左端连接有搅拌叶杆,搅拌叶杆上开有小孔,搅拌叶杆的右侧连接有拉绳,混料槽的内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部设有滑轮,拉绳绕过滑轮,拉绳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底部相连接,所以当连接块上下移动时,连接块拉放拉绳,从而使搅拌叶杆左右移动,搅拌叶杆搅拌原料和助剂,如此即可进一步提高混料的效率。因为还包括有控制器、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混料槽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落料管的内侧上部设有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正左侧,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设于第二电控阀的上侧,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电机、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均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所以当放料槽内放有原料和助剂时,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被挡住,从而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工作,控制器第二电控阀打开,如此即可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打开第二电控阀,方便向混料槽内投放原料和助剂。因为还包括有防护隔板,混料槽内顶部左侧连接有防护隔板,防护隔板的底端与混料槽内底部左侧相连接,防护隔板的上方开有第一孔,水平转轴穿过第一孔,防护隔板的下方开有第二孔,拉绳穿过第二孔,所以在搅拌原料和助剂时,防护隔板起到保护齿轮、齿条、滑轮和升降机构的作用,如此即可避免造成机械故障。控制器25选择厦门海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为S24S0T型PLC控制器,主机外部24VDC供电,16路输入,8路输出。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为:X0为启动开关,X1为停止开关,X2为第一对射式光电传感器,X3为第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Y0为电机,Y1为第一电控阀,Y2为第二电控阀。根据图8所示的电气控制原理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通过编程即可实现控制器控制各部件按上述工作原理进行动作,编程的相关指令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混料效率高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效果,装置能充分搅拌原料和助剂,提高混料的效率,装置方便投料,装置避免造成机械故障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装置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防护隔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电气控制原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收集槽,2-底座,3-出料管,4-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集槽(1)、底座(2)、出料管(3)、第一电控阀(4)、升降机构(5)、放料槽(6)、第二电控阀(7)、落料管(8)、混料装置(9)、混料槽(10)和连接块(11),底座(2)的内底部上放置有收集槽(1),底座(2)的顶部连接有混料槽(10),混料槽(10)位于收集槽(1)的正上方,混料槽(10)的底部设有出料管(3),出料管(3)上设有第一电控阀(4),混料槽(10)的内部左侧设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右侧连接有连接块(11),混料槽(10)的内部设有混料装置(9),混料装置(9)的左侧与连接块(11)的右侧相连接,混料槽(10)的顶部设有落料管(8),落料管(8)上设有第二电控阀(7),落料管(8)的顶部连接有放料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集槽(1)、底座(2)、出料管(3)、第一电控阀(4)、升降机构(5)、放料槽(6)、第二电控阀(7)、落料管(8)、混料装置(9)、混料槽(10)和连接块(11),底座(2)的内底部上放置有收集槽(1),底座(2)的顶部连接有混料槽(10),混料槽(10)位于收集槽(1)的正上方,混料槽(10)的底部设有出料管(3),出料管(3)上设有第一电控阀(4),混料槽(10)的内部左侧设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右侧连接有连接块(11),混料槽(10)的内部设有混料装置(9),混料装置(9)的左侧与连接块(11)的右侧相连接,混料槽(10)的顶部设有落料管(8),落料管(8)上设有第二电控阀(7),落料管(8)的顶部连接有放料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5)包括有电机(50)、竖直转轴(51)、螺母(52)、丝杆(53)和第一轴承座(54),混料槽(10)的顶部左侧设有电机(50),混料槽(10)的顶部左侧开有通孔(55),电机(50)的输出轴穿过通孔(55),混料槽(10)的内底部左侧设有第一轴承座(54),第一轴承座(54)上安装有丝杆(53),丝杆(53)上设有螺母(52),丝杆(53)与螺母(52)配合,丝杆(53)的顶端与电机(5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智能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混料装置(9)包括有齿轮(90)、齿条(91)、水平转轴(92)、弹簧(93)、钢珠(94)、混料板(95)、第二轴承座(96)和齿形混块(97),混料槽(10)的右内壁设有第二轴承座(96),第二轴承座(96)上安装有水平转轴(92),水平转轴(92)的顶部均匀连接有弹簧(93)和混料板(95),弹簧(93)的顶部连接有钢珠(94),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根晏田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汇丰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