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淑芬专利>正文

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385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夹和一底座彼此耦接。所述固定夹包含一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其中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后端枢接,且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至少一部分交叉设置,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以供引流放液管通过及固定引流放液管,使得该引流放液管不会贴合至该个体的体表上。所述底座与固定夹的一侧耦接。

Drainage tube fixing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ainage and drainage tube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ing clamp and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xing clip includes a first clamp and second clamps,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second rear pivot clamp connection,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mp clamps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cross set, forming a first containing space and the second containing space. The second containing space is used for the drainage and the drainage tube to pass and fix the drainage drain tube, so that the drainage and drainage tube can not be attached to the body surface of the individual. The base is coupled with one side of the fixing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急重症内科加护病房中,以胸腔内科及肾脏内科病人居多,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等。当患者被确诊为有肺部浸润及腹水等情形时,就需施以引流治疗以排除肋膜积水或腹水。临床上,在进行引流前,需先以影像检查患者是否有肺部浸润及腹水等情形,必要时需进一步施以胸部超音波或腹部超音波检查,帮助判断胸水或腹水量的多寡,再决定是否需要引流,以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当患者接受胸水或腹水引流放液治疗时,医师先以超音波探测确定引流放液位置,在无菌状态下以16至20号任一号穿刺针在引流放液处进行穿刺,确认引流液流出后,即将引流放液管连接于穿刺针上,透过引流放液管路将引流液引导至收集瓶内,待医师确认引流顺畅后,即交由护理师负责固定穿刺部位。现行固定方式因临床上没有标准作业流程,因此,固定穿刺部位的方式因护理师个人习惯而异,最常使用的方式为利用纱布、纸胶带或小药杯黏贴固定,但常无法有效支撑穿刺部位的引流放液管,使得引流放液管易左右倾斜,甚至导致穿刺针移位或滑落。再者,整个引流放液过程约需时30分钟至1小时,为避免穿刺针滑脱会要求患者在放液期间维持固定姿势,但多数患者常因姿势改变(例如,患者摆位不适扭动、深呼吸或咳嗽等突发状况)而拉扯到穿刺部位,造成穿刺针及引流放液管滑落;在前述情况下,有时甚至会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穿刺,不仅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更提高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因上述原因使得护理人员于放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放液情形、注意管路固定是否牢靠,以避免穿刺针及引流放液管路不慎移位或滑脱而未能达成预期放液目标,不仅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量,亦让护理人员暴露于针扎的风险下。有鉴于此,此领域亟需一种改良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以改善穿刺部位管路移位或滑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新型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组件或界定本新型的范围。本新型提供一种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可应用于临床引流放液的过程,提供引流放液管一稳固的支撑结构,使得穿刺针能紧固在个体穿刺部位上不易脱落,以减少个体需重复进行穿刺引流产生不必要的痛苦,并降低护理人员受针扎的风险。本新型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包含一固定夹和一底座彼此耦接。具体而言,固定夹包含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该些夹件分别具有一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后端枢轴相接,且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至少一部分交叉设置,且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前端相抵,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二容置空间,用以供引流放液管通过及固定引流放液管,使得引流放液管不会贴合至个体的体表上。所述底座与固定夹的一侧耦接。在一实施方式中,本新型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的弹簧,该弹簧与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内表面耦接。依据本新型一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接近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后端,且该第二容置空间接近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前端。再者,依据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宽度大于第二容置空间的宽度。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宽度为0.3-1.2厘米。在可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宽度约为较佳为0.5-1.0厘米;更佳为0.6-0.8厘米。依据本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件设有一穿孔,用以供第二夹件穿设,以形成本新型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夹。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还包含一杆状件,穿设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端,使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呈枢轴旋转,且杆状件的一端与底座耦接。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一贯穿通道。在可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通道的剖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等,用以承接穿刺针的后端或引流放液管。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不会和第二容置空间相对,经配置使引流放液管可到达个体的穿刺部位。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本新型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还包含一贴片设于底座的下方,使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可通过所述贴片固定在一个体的体表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内表面还可以设置有防滑纹,以增加第二容置空间与穿刺针或引流放液管外表面接触的摩擦力。在参阅下文实施方式后,本新型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轻易了解本新型的基本精神及其它新型目的,以及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实施态样。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新型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组件或界定本新型的范围。附图说明为让本新型的上述与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A为依据本新型一实施方式所绘示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100的俯视图;图1B为图1所示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100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100的爆炸示意图;图3A至图3C为图1所示第一夹具112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C为图1所示第二夹具11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夹110两臂合紧时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的立体图。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组件并未依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新型相关的具体特征与组件。此外,在不同图式间,以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来表示相似的组件/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新型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虽然用以界定本新型较广范围的数值范围与参数皆是约略的数值,此处已尽可能精确地呈现具体实施例中的相关数值。然而,任何数值本质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个别测试方法所致的标准偏差。在此处,「约」通常是指实际数值在一特定数值或范围的正负10%、5%、1%或0.5%之内。或者是,「约」一词代表实际数值落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标准误差之内,视本新型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考虑而定。除了实验例之外,或除非另有明确的说明,当可理解此处所用的所有范围、数量、数值与百分比(例如用以描述材料用量、时间长短、温度、操作条件、数量比例及其它相似者)均经过「约」的修饰。因此,除非另有相反的说明,本说明书与附随申请专利范围所揭示的数值参数皆为约略的数值,且可视需求而更动。至少应将这些数值参数理解为所指出的有效位数与套用一般进位法所得到的数值。除非本说明书另有定义,此处所用的科学与技术词汇的含义与本新型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理解与惯用的意义相同。此外,在不和上下文冲突的情形下,本说明书所用的单数名词涵盖该名词的复数型;而所用的复数名词时亦涵盖该名词的单数型。为了解决相关
中现存的问题,本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本装置可应用于一接受引流穿刺的个体,用以固定引流穿刺部位的穿刺针及引流放液管,使受穿刺个体在姿位变换时,穿刺针及引流放液管仍维持在原来位置,不易脱落,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用以支撑并固定位于一个体的穿刺部位的引流放液管,包含:一固定夹,以及与该固定夹的一侧耦接的一底座;其中,所述固定架包含:一第一夹件,具一前端和后端;一第二夹件,具一前端和后端;其中,该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后端枢接,该第一夹件和该第二夹件的至少一部分交叉设置,且该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前端相抵,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二容置空间,用以供该引流放液管通过及固定该引流放液管,使得该引流放液管不贴合至该个体的体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用以支撑并固定位于一个体的穿刺部位的引流放液管,包含:一固定夹,以及与该固定夹的一侧耦接的一底座;其中,所述固定架包含:一第一夹件,具一前端和后端;一第二夹件,具一前端和后端;其中,该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后端枢接,该第一夹件和该第二夹件的至少一部分交叉设置,且该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的前端相抵,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二容置空间,用以供该引流放液管通过及固定该引流放液管,使得该引流放液管不贴合至该个体的体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弹簧,所述弹簧与该第一夹件和该第二夹件的内表面耦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放液管固定装置,其中该第一容置空间接近该第一夹件和该第二夹件的后端,且该第二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淑芬王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徐淑芬王心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