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73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凳子。该折叠凳子包括:外凳框、内凳框和软性材质的凳面;内凳框的左右边框位于外凳框内,且内凳框的左右边框分别与外凳框的左右边框连接,形成折叠凳架;凳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的上端和内凳框的上端;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预定棱边线为边框上向前侧或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显著减小折叠状态下凳子的体积,从而减少凳子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携带。

Folding s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stool. The folding stool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and inner frame and stool stool soft material stool surface; the frame around stool box located outside the stool frame, and stool fram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borders around the border outside the stool frame, forming folding stool frame; the stool surface end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tool box the upper and the stool frame; the folding stool is folded, the outer frame and the inner frame of the stool stool stick to each other; after jointing, a predetermined edge predetermined edge frame around the border and on the stool under the box in the same plane, the predetermined edge frame forward on the side or rear side raised the highest position the connection poi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markably reduce the volume of the stool in the folding state, thereby reducing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stool and facilitating the storage and car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凳子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中的凳子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凳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坐具在不使用状态下的存放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马扎式凳子是人们日常休息的坐具,但大部分马扎式凳子折叠后,凳框之间仍存在夹角,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收纳,并且产品设计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凳子,以解决凳子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凳子,该折叠凳子包括:外凳框、内凳框和软性材质的凳面;内凳框的左右边框位于外凳框内,且内凳框的左右边框分别与外凳框的左右边框连接,形成折叠凳架;凳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的上端和内凳框的上端;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预定棱边线为边框上向前侧或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折叠凳子在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且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内、外凳框之间不具有夹角,实现了外凳框与内凳框的完全贴合,减少了折叠凳子在折叠状态下的体积,能够减少折叠凳子占用的收纳空间,方便收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凳子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折叠凳子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内凳框和外凳框的示意图;图4为图3圆圈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凳子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折叠凳子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内凳框和外凳框的示意图,图4为图3圆圈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参考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折叠凳子包括:外凳框1、内凳框2和软性材质的凳面3。内凳框2的左右边框位于外凳框1内,且内凳框2的左右边框分别与外凳框1的左右边框连接,形成折叠凳架;凳面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1的上端、内凳框2的上端,凳框的上端不区分边框和凳角,即凳面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凳框的上边框上,也可以分别固定在上边框及上边框的凳角上;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1与内凳框2相互贴合;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预定棱边线为边框上向前侧或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即预定棱边线可以为前侧棱边线或后侧棱边线中的一种,前侧棱边线由边框上向前侧突起最高位置点所形成的连线,后侧棱边线由边框上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所形成的连线;则“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应理解为,凳框左右边框的前侧棱边线与上下框的前侧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凳框左右边框的后侧棱边线与上下框的后侧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实施例的折叠凳子在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且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内、外凳框之间不具有夹角,实现了外凳框与内凳框的完全贴合,减少了折叠凳子在折叠状态下的体积,能够减少折叠凳子占用的收纳空间,方便收纳。参考图1-3,图中示例性示出,内凳框2左边框13的中点部位通过第一转轴7与外凳框1的左边框13的中点部位固定连接,内凳框2的右边框24的中点部位通过第二转轴8与外凳框1的右边框14的中点部位固定连接。参考图2,图2中示例性示出具有矩形边框的外凳框和内凳框,图2中的折叠凳子在完全折叠时形成一个矩形框,该矩形边框的每个边框为圆柱形,则预定棱边线可以理解为:预定棱边线为前侧棱边线和后侧棱边线两种棱边线中的一种。由于折叠形成的矩形框的每个边框均包括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每个边框上向前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形成前侧棱边线,每个边框上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形成后侧棱边线;如图2所示,图2中圆柱形边框的母线41即为前侧棱边线,圆柱形边框的母线42即为后侧棱边线。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外凳框与内凳框之间的贴合方式,示例性地,参考图2所示,外凳框1和内凳框2在上下边框的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外凳框1和内凳框2在左右边框的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即边框的接触面为平板状。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内、外凳框在上下边框的接触面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外凳框在左右边框的接触面也可不在同一平面,此时边框的接触面可以为波浪状、锯齿状等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内、外边框相互贴合时,能两两配合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边框的横截面优选地为半圆形,各个边框的接触面为平板状,该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形成的折叠边框上各处的横截面为半径相同的圆形。参考图2,图2中的折叠凳子完全折叠时,外凳框1和内凳框2形成一个矩形边框,所形成的矩形边框上各处的横截面为半径相同的圆形。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外凳框和内凳框均为矩形框;其中,外凳框的上下边框的长度与外凳框的左右边框的长度相同,内凳框的上下边框的长度与内凳框的左右边框的长度相同;当然,外凳框的上下边框的长度与外凳框的左右边框的长度,内凳框的上下边框的长度与内凳框的左右边框的长度也可以不相同;示例性地,外凳框的上下边框的长度小于其左右边框的长度,内凳框的上下边框的长度小于其左右边框的长度。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现方案中,参考图3,外凳框1包括上下边框11、12和左右边框13、14,内凳框2亦包括上下边框21、22和左右边框23、24,在每个凳框(即外凳框和内凳框)中,左右边框和上下边框之间设置有曲面的凳角5,凳面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1的上边框11和内凳框的上边框11上;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相邻两个边框的预定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切换点,通过相邻边框上的切换点形成具有顺滑曲面的凳角。以图3中位于外凳框左上侧位置的凳角5为例,如图4所示,靠近上边框11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切换点111,靠近左边框13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切换点131,通过上边框11上的切换点111与左边框13上的切换点131形成凳角5。外凳框1与内凳框2相互贴合时,内、外凳框的相对凳角5之间的接触曲面分别与相邻的左右边框的接触面、上下边框的接触面相切合;本实施例不限定凳角的曲面形状,只要相对凳角之间的接触曲面分别与相应的左右边框、上下边框的接触面相切合即可。在本实现方案中,对于“内、外凳框的相对凳角之间的接触曲面分别与相邻的左右边框的接触面、上下边框的接触面相切合”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曲面的凳角将相邻两个边框中的一个边框的接触面相对另一个边框的接触面翻转90度;参考图4所示,凳角5将上边框11的接触面相对做边框13的接触面翻转90度。如图1所示,图1示例性示出凳面3的两端分别包覆外凳框1的上边框11和内凳框2的上边框21,此时,为避免包覆内、外凳框上边框的凳面影响边框贴合,需要在内凳框上边框,或外凳框上边框,或在两个上边框的接触面位置设置上下贯穿的切槽。显然,在制作过程中,凳面3的两端也可粘接或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外凳框1上边框的外侧面、内凳框2上边框的外侧面,此时,凳面3的两端则无需包覆外凳框1的上边框11和内凳框2的上边框21,在制作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凳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凳子包括:外凳框、内凳框和软性材质的凳面;内凳框的左右边框位于外凳框内,且内凳框的左右边框分别与外凳框的左右边框连接,形成折叠凳架;凳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的上端和内凳框的上端;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预定棱边线为边框上向前侧或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凳子包括:外凳框、内凳框和软性材质的凳面;内凳框的左右边框位于外凳框内,且内凳框的左右边框分别与外凳框的左右边框连接,形成折叠凳架;凳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的上端和内凳框的上端;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贴合后,凳框左右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与上下边框的预定棱边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预定棱边线为边框上向前侧或向后侧突起最高位置点的连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凳框和内凳框分别包括左右边框和上下边框,每一凳框中左右边框和上下边框之间设置有曲面的凳角,凳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凳框的上边框和内凳框的上边框;外凳框与内凳框相互贴合时,内外凳框的相对凳角之间的接触曲面分别与相邻的左右边框的接触面、上下边框的接触面相切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凳框和所述内凳框在上下边框的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外凳框和所述内凳框在左右边框的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边框的接触面为平板状;所述折叠凳子折叠状态下,外凳框与内凳框形成的折叠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茂张育维宋昆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古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