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芳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322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该内置换热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及设于所述锅炉本体一侧的燃料仓装置;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燃烧室、烟火通道、引风机及导热水区域,所述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炉排,所述燃料仓装置包括进料口、螺旋传输机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上述内置换热锅炉系统,由于设有燃料仓装置,使生物质燃料在炉排上分布均匀,利于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另外,由于在锅炉本体内设有导热水区域和换热管,通过烟火通道和导热水区域的热交换及导热水区域和换热管内的冷水的热交换,将换热管内的冷水迅速变为热水,换热效率高。

Built in heat exchanging boil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ilt-in heat exchanging boiler system. The built-in heat boiler system, fuel storage device comprises a boiler body and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oiler body; the boiler body comprises a combustion chamber, a smoke channel, a draught fan and guide water area,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grate, the fuel storage device comprises a feed inlet, a spir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first second air duct, air duct and air blower; the air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nnel, the second channel of the air inlet of the blower fan. The built-in heat boiler system, due to a fuel storage device, the biomass fuel is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grate, conducive to the full combustion of biomass fuels; in addition, the hot wat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egion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n the boiler body, through the smoke channel and hot water heat exchange area guide and guide for the cold water pipe and hot water area the heat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of cold water will change rapidly into hot water, high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暖锅炉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仍大量采用燃煤锅炉,燃煤锅炉占用空间大,能耗高,排出的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热能进行转换才能使用。电加热器的能耗高、运行成本大。为此,人们经过长期探索,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锅炉,如:生物质热风锅炉、生物质热水锅炉,该生物质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节能环保。但是由于在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氧气供应不足或生物质堆积在一起无法充分燃烧,造成生物质的利用率不高,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原料成本。另外,现有锅炉技术一般都是外置换热方式,外置换热是指在锅炉外部设有换热器、管道泵及水管,工作时,炉内的热水在管道泵的作用下经管道进入换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后再回到炉内重复加热。这种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多,附加动力多,且换热器吸收热量不完全,出水量少,热效率低,换热器需要周期性保养的弱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利用率高、换热效率高的内置换热锅炉系统。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及设于所述锅炉本体一侧的燃料仓装置;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燃烧室、烟火通道、引风机及导热水区域,所述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炉排,所述烟火通道的首端通过过火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烟火通道末端的排烟口连接有所述引风机,所述烟火通道位于所述导热水区域的下端,所述导热水区域上部设有螺旋状的换热管;所述燃料仓装置包括进料口、螺旋传输机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鼓风机,所述进料口下端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炉排上方的所述锅炉本体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下方;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料仓装置还包括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出风管道位于所述炉排下方,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也连接所述第三风道的入风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火通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本体,每个所述通道本体中部设有水平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将所述通道本体分成内侧连通的上下两部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火口、所述排烟口都设有过滤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反应箱,所述气体反应箱内盛有氢氧化钙溶液,所述引风机的出气管一端连通至所述气体反应箱的底部。上述内置换热锅炉系统,由于设有燃料仓装置,在螺旋传输机构下方设有第一风道,在炉排上方设有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用于将从螺旋传输机构传输的生物质燃料吹散,使生物质燃料在炉排上分布均匀,利于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第二风道用于给炉排上的生物质燃料提供氧气,使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另外,由于在锅炉本体内设有导热水区域和换热管,通过烟火通道和导热水区域的热交换及导热水区域和换热管内的冷水的热交换,将换热管内的冷水迅速变为热水,换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置换热锅炉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烟火通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及设于锅炉本体1一侧的燃料仓装置2;锅炉本体1包括燃烧室11、烟火通道12、引风机13及导热水区域14,燃烧室11的下部设有炉排111,烟火通道12的首端通过过火口15与燃烧室11连通,烟火通道12末端的排烟口16连接有引风机3,烟火通道12位于导热水区域14的下端,导热水区域14上部设有螺旋状的换热管17;燃料仓装置2包括进料口21、螺旋传输机构22、第一风道23、第二风道24及鼓风机25,进料口21下端与螺旋传输机构22的一端连接,螺旋传输机构22的另一端连通至燃烧室11内,第一风道23的出风口位于螺旋传输机构22的下方,第二风道24的出风口位于炉排111上方的锅炉本体1侧壁上,且位于第一风道23下方;鼓风机25的出风口分别连接第一风道23、第二风道24的入风口。请参阅图2,过火口15、排烟口16都设有过滤网(图中未显示)。在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燃烧后的灰尘随着烟火进入烟火通道12中,使烟火通道12内的灰尘较多,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理工作,本技术中,由于在过火口15及排烟口16位置都设有过滤网,可以减少进入烟火通道12内的灰尘及排出大气中的灰尘量,减少人员的清理工作量,同时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优选的,燃料仓装置2还包括第三风道26,第三风道26出风管道位于炉排111下方,鼓风机25的出风口也连接第三风道26的入风口。鼓风机25的出风口连接有一出风管27,出风管27并联分别连接第一风道23、第二风道24及第三风道26的入风口。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黑烟,本技术中,第三风道26的出风管道设在炉排111的下方,且都向炉排111方向提供氧气,能够使炉排111上的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更充分,不易产生黑烟,使生物质燃料的使用效率更高。其中,第三风道26下方设有灰渣室18。请参阅图2~3,烟火通道12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本体121,每个通道本体121中部设有水平的导向板122,导向板122将通道本体121分成内侧连通的上下两部分。由于设有导向板122,且在通道本体121外侧的上部或下部位置设有使烟火通过的通孔123,可以使烟火在烟火通道12中呈S型走向,增长了烟火通道12和导热水区域14的热交换路径,使热交换效率更高,受热后的下部导热水区域14内的热水向上部导热水区域14移动,从而将热水与换热管17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17内的冷水迅速变成热水,进行供水作业。请参阅图2,上述内置换热锅炉系统,还包括气体反应箱4,气体反应箱4内盛有氢氧化钙溶液5,引风机13的出气管一端连通至气体反应箱4的底部。由于设有气体反应箱4,可以吸收生物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避免了有害气体的直接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安全环保。上述内置换热锅炉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生物质燃料通过燃料仓装置2的进料口21及旋转传输机构22送至燃料室11,同时打开鼓风机25,使空气从第一风道23、第二风道24及第三风道26中送至燃料室11内,使生物质燃料在炉排111上分布均匀且燃烧充分,同时打开引风机13,产生的烟火从过火口15进入烟火通道12内,使导热水区域14中的水与烟火通道12内的烟火进行热交换,后导热水区域14下方的热水向上运动,与换热管17内的冷水进一步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17内的冷水变为热水,当换热管17内的受热水达到预定温度时,根据需要引出锅炉本体1外,新的冷水不断向换热管17内流入,受热后流出炉外;经过烟火通道12排出锅炉本体1的烟火经过排烟口16过滤后进入气体反应箱4内,使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得到吸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能环保。上述内置换热锅炉系统,由于设有燃料仓装置,在螺旋传输机构下方设有第一风道,在炉排上方设有第二风道,在炉排下方设有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及设于所述锅炉本体一侧的燃料仓装置;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燃烧室、烟火通道、引风机及导热水区域,所述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炉排,所述烟火通道的首端通过过火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烟火通道末端的排烟口连接有所述引风机,所述烟火通道位于所述导热水区域的下端,所述导热水区域上部设有螺旋状的换热管;所述燃料仓装置包括进料口、螺旋传输机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鼓风机,所述进料口下端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炉排上方的所述锅炉本体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下方;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及设于所述锅炉本体一侧的燃料仓装置;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燃烧室、烟火通道、引风机及导热水区域,所述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炉排,所述烟火通道的首端通过过火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烟火通道末端的排烟口连接有所述引风机,所述烟火通道位于所述导热水区域的下端,所述导热水区域上部设有螺旋状的换热管;所述燃料仓装置包括进料口、螺旋传输机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鼓风机,所述进料口下端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螺旋传输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炉排上方的所述锅炉本体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下方;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