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广明专利>正文

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以及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3215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以及新风系统,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口结构本体,出风口结构本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出风口结构本体内由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和控制器,加湿泵和设于出风口结构本体内的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实现了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加热、加湿功能;通过控制器实现了新风系统的控制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Air outlet structure of fresh air system and fresh air system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and air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system, a new air system air outlet structure comprises an air outlet body structure, the outlet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structure, the outlet body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direction is orderly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unit and a humidifying unit including a fresh air system; the air controller structure and air system, humidification pump and heat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air inlet structur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rough the heating unit and the humidifying unit realizes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for heating and humidifying air system; the controller realizes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new system, to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以及新风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以及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实施方案是: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灭毒、杀菌、增氧、冬季预热。目前,新风系统使用的出风口,只能够控制出风量和风速,无法实现新风加热、加湿和中央控制功能,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以及新风系统,通过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实现了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加热、加湿功能;通过控制器实现了新风系统的控制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口结构本体,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内由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方向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实现了新风加热、加湿功能。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内靠近所述进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的侧壁上。加热器用于将进去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的空气加热,热空气夹带吹入新风系统作用环境中,从而实现了调节新风系统作用环境的温度的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器的温度,防止加热器过热,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的安全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内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将所述加热器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布在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内,使得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片,所有的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加热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使得散热器能够充分、快速散热。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为翼形散热器,散热面积大,能够充分散热。进一步的,所述加湿单元包括水槽,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内靠近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的顶部设有给所述水槽注水的注水口,所述水槽的下部设有排水口,水槽为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提供了水源,空气经过加湿单元时,水槽的水会被新风夹带吹入新风系统作用环境中,从而实现了调节新风系统作用环境的湿度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加湿单元还包括保湿膜,所述保湿膜通过固定壳固定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内,且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固定壳上。保湿膜含有一定的水,扩大了水的分布面积,新风经过保湿膜时,保湿膜含有的水会被新风夹带吹入新风系统作用环境中,提高了调节新风系统作用环境的湿度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为格栅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柔和。进一步的,所述加湿单元还包括加湿泵,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顶部的所述注水口连接,所述加湿泵的进水口和所述水槽下部的所述排水口连接,通过加湿泵为水槽和保湿膜供水。一种新风系统,包括上述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加湿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实现了控制加热单元的目的;所述加湿单元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实现了控制加湿单元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实现了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加热、加湿功能,通过控制器实现了新风系统的控制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新风系统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代替中央空调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出风口结构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出风口结构一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新风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中1-出风口结构本体;11-进口;12-出口;13-注水口;21-加热器;22-第一温度传感器;23-散热器;231-散热片;31-水槽;311-排水口;32-保湿膜;33-固定壳;34-加湿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口结构本体1,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上设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由所述进口11向所述出口12方向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实现了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加热、加湿功能。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21、第一温度传感器22和散热器23。所述加热器21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靠近所述进口11的一侧,加热器21用于将进去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的新风加热,热新风夹带吹入新风系统作用环境中,从而实现了调节新风系统作用环境的温度的目的。其中,所述进口11靠近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的一侧孔径为108mm,远离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的一侧孔径为75mm。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2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的侧壁上。第一温度传感器22用于检测加热器21的温度,防止加热器21过热,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的安全性能。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2检测到加热器21的温度过高,超过设定的最高温度时,关闭加热器21;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2检测到加热器21的温度降低至安全范围内时,打开加热器21,从而保证了加热器21的使用安全。所述散热器23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所述散热器23和所述加热器21配套使用,所述散热器23用于将所述加热器21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布在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使得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其中,所述散热器23包括多个散热片231,所有的所述散热片231沿所述加热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提高了散热器23的散热面积,使得散热器23能够充分、快速散热。优选地,所有的所述散热片231沿所述加热器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散热片231的数量与所述加热器21的长度以及所述加热器21的加热功率正相关。所述散热器23为翼形散热器,散热面积大,能够充分散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加湿单元包括水槽31、保湿膜32、固定壳33和加湿泵34。所述水槽31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靠近所述出口12的一侧,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的顶部设有给所述水槽31注水的注水口13,所述水槽31的下部设有排水口311,水槽31为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提供了水源,新风经过加湿单元时,水槽31的水会被新风夹带吹入新风系统作用环境中,从而实现了调节新风系统作用环境的湿度的目的。所述保湿膜32通过固定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以及新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口结构本体(1),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上设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由所述进口(11)向所述出口(12)方向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口结构本体(1),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上设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由所述进口(11)向所述出口(12)方向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和加湿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2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2),所述加热器(21)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靠近所述进口(11)的一侧,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2)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的散热器(23),所述散热器(23)用于将所述加热器(21)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布在所述出风口结构本体(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3)包括多个散热片(231),所有的所述散热片(231)沿所述加热器(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3)为翼形散热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高广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