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类膜及其叠层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11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聚丙烯类膜,其特征在于含有聚合物(a)70~90重量%、聚合物(b)2~10重量%、聚合物(c)2~10重量%和聚合物(d)3~20重量%,且该膜的雾度为8~30%(其中,聚合物(a):是在第1步骤在不存在惰性溶剂的条件下将以丙烯为主体的单体聚合生成聚合物部分(a1成分),接着在第2步骤通过气相中的聚合生成乙烯.丙烯共聚物部分(a2成分)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聚合物(b):密度为0.91~0.97g/cm↑[3]且熔体流动速率为5~30g/10分钟的乙烯类聚合物;聚合物(c):密度为0.86~0.90g/cm↑[3]且熔体流动速率为0.3~5g/10分钟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聚合物(d):分子量不同的2种以上的丙烯类聚合物)。可以提供透明性和透视性优异且无弯曲白化问题,可以作为包装袋或包装袋的密封层合适地用于通常的蒸煮用途中,此外还兼备耐低温冲击性、热封性、耐粘连性的膜及其叠层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类膜及其叠层体,更详细地,涉及透明性和透视性优异且无弯曲白化的问题;可以作为包装袋或包装袋的密封层 (、>~,乂卜)合适地用于通常的蒸煮(v卜》卜)用途中;此外兼备耐低温 冲击性、热封性、耐粘连性的聚丙烯类膜及其叠层体。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1201C ~135匸的高温下蒸煮杀菌的蒸煮包装用的密封 膜,使用以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未拉伸膜(下文有时简 称为CPP)。其主要的使用方法为与对苯二曱酸乙二酯拉伸膜(下文有 时简称为PET)、尼龙拉伸膜(下文有时简称为ON)、铝箔(下文有时筒 称为Al箔)贴合,形成PET/ON/A1箔/CPP、 PET/A1箔/ON/CPP或 PET/A1箔/CPP结构的叠层体后,制成袋来使用。对于这些蒸煮袋,为 了长期在常温下保存作为内容物的食品,都要求耐受杀菌时的高温的 耐热性,同时要求阻气性(阻氧性、阻水蒸气性等)或遮光性,因此一直 使用Al箔。但是,使用Al箔的蒸煮袋存在下述缺点不能用金属检测器检查 食品填充后混入食品中的金属杂质;不能用微波炉烹调;不能看见袋 中的食品。因此最近期待无A1箔的蒸煮袋,作为阻隔性(^y卞性)膜, 开发了在PET或ON上蒸镀二氧化硅或涂布丙烯酸类的阻隔剂 (^y卞剤)的膜。作为与这些不使用金属的阻隔性膜贴合的密封膜所要 求的特性,首先可以举出内容物的可见性,具体地说以雾度(透射光的 散射程度)表示的透明性;目视的透视性。此外,不易产生白色的痕迹 残存于弯曲部分或受到冲击的部分的现象(所谓的弯曲白化)也是重要 的。以往的蒸煮包装用密封膜由于与不透明的Al箔贴合,不重视透明 性而主要着眼于开发提高耐低温冲击性、热封性、耐粘连性等特性, 而没有透明性优异并且可以充分作为一般蒸煮包装袋使用的密封膜。 例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耐低温冲击性、热封性、耐粘连性优异的蒸煮袋食品(WvW食品)包装用的密封膜,但是专利文献 l中,膜的雾度(haze)为45%以上,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的膜的雾度 为53%,透明性都较差。专利文献2的比较例2中公开了雾度为20% 的透明性好的膜,但是由于耐粘连性不好不能用作蒸煮包装用密封 膜。专利文献l:特开2000-1861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962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丙烯类薄膜及其叠层体,其透明 性和透视性优异并且无弯曲白化问题,可以作为包装袋或包装袋的密 封层适用于通常的蒸煮用途中,此外还兼备耐低温冲击性、热封性、 耐粘连性。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特定组成的聚合物混 炼制膜而成的膜,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聚丙烯类膜 的特征在于,其是含有下述聚合物(a)70 90重量%、聚合物(b)2-10 重量%、聚合物(c)2 10重量%和聚合物((1)3 ~ 20重量%的膜(其中, 以聚合物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且该膜的雾度为8~30%;聚合物(a):是在第1步骤中在不存在惰性溶剂的条件下将以丙烯 为主体的单体聚合生成聚合物部分(al成分),接着在笫2步骤中通过气相中的聚合生成乙烯.丙烯共聚物部分(32成分)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a2成分的含量为15 ~ 25重量%(其中,以al成分和a2成分合计为100 重量°/。),且a2成分的特性粘度(al) 之比(dl)为5dl/g以上、小于10dl/g,且为聚合物(d)整体特性粘度(d) 的2倍以上。此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含有上述聚丙烯类膜的叠层体。即,提供一种叠层体,该叠层体的特征在于,在包括单层或2层以上透明膜的基 材层的一面上层叠上述聚丙烯类膜;以及提供一种叠层体,该叠层体 的特征在于,在单层或2层以上透明膜和铝箔层叠而成的基材层的一 面上层叠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类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体,该包装体的特征在于,将 该叠层体热封包装被包装物。作为被包装物,特别地举出蒸煮袋食品。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类膜透明性和透视性优异,且无弯曲白化问题, 兼备耐低温冲击性、热封性、耐粘连性,可适用作通常的蒸煮包装袋 的密封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叠层体由于层叠有这样的膜,所以通过使 用该叠层体,以聚丙烯类膜的层为密封层进行制袋,可以提供具有优 异的透明性和透视性且无弯曲白化问题的优异蒸煮包装袋。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类膜以及包含该膜的叠层体进行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类膜必需包含下述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下述 聚合物(a)70 ~ 90重量%、聚合物(b)2 ~ 10重量%、聚合物(c)2 ~ 10重 量%和聚合物((1)3~20重量%(其中,以上述4种聚合物的合计量为100 重量°/。)。聚合物(a)的量小于70重量。/。时,膜的耐低温冲击性不足,若 超过卯重量%则透明性变差。聚合物(1))小于2重量%时,膜的透明性 不足,若超过10重量%则耐低温冲击性变差。聚合物(c)小于2重量。/。 时,膜的耐低温冲击性不足,若超过10重量%,则耐粘连性变差。聚 合物(d)小于3重量%时,无改善膜透视性的效果,若超过20重量%, 则耐低温冲击性变差。其中,聚合物(a)是在第1步骤中在不存在惰性溶剂的条件下将以 丙烯为主体的单体聚合生成聚合物部分(al成分),接着在第2步骤中通 过气相中的聚合生成乙烯 丙烯共聚物部分(a2成分)而得到的嵌段共 聚物,其中a2成分的含量为15~25重量%(其中,以al成分和a2成 分的合计为100重量%),且a2成分的特性粘度(al)之比(a2/[nal)为0.8 ~ 1.5。聚合物(b)是密度为 0.91 ~0.97g/cm3,且熔体流动速率为5 ~ 30g/10分钟的乙烯类聚合物。聚合物(c)是密度为0.860-0.900g/cm3,且熔体流动速率为0.3 ~ 5g/10 分钟的乙烯.oc-烯烃无规共聚物。聚合物(d)是丙烯类聚合物,其含有 分子量不同的2种以上丙烯类聚合物,分子量最高的成分(dl成分)的 特性粘度(dl)为5dl/g以上、小于誦/g,且为聚合物(d)整体特性 粘度([rid)的2倍以上。聚合物(a)是在第1步骤中在不存在惰性溶剂的条件下将以丙烯为 主体的单体聚合生成聚合物部分(al成分),接着在第2步骤中通过气相 中的聚合生成乙烯 丙烯共聚物部分(a2成分)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 上述第1步骤所使用的单体中的丙烯含量优选为98~100重量%。在用 于制备聚合物(a)的聚合中,作为催化剂,可以使用齐格勒-纳塔型催 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等,例如,可以合适地使用特开平07-216017号公 报中所举出的催化剂。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含有下述成分的催化剂系 统(l)在具有Si-O键的有机硅化合物和酯化合物存在下,用有机镁化 合物还原通式Ti(OR3)aX4-a(式中,R3表示碳原子数为1 ~ 20的烃基, X表示面原子,a表示0〈a《4的数、优选2《a《4、特别优选3 = 4) 表示的钛化合物得到固体生成物,将该固体生成物用酯化合物处理 后,用醚化合物和四氯化钛的混合物或者醚化合物、四氯化钛和酯化 合物的混合物处理,由此得到的含有三价钛化合物的固体催化剂;(2) 有机铝化合物;(3)电子供与性化合物(优选使用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 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聚丙烯类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下述聚合物(a)70~90重量%、聚合物(b)2~10重量%、聚合物(c)2~10重量%和聚合物(d)3~20重量%的膜(其中,以聚合物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且该膜的雾度为8~30%;    聚合物(a):是在第1步骤在不存在惰性溶剂的条件下将以丙烯为主体的单体聚合而生成聚合物部分(a1成分),接着在第2步骤中通过气相中的聚合生成乙烯.丙烯共聚物部分(a2成分)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其中,a2成分的含量为15~25重量%(其中,以a1成分和a2成分的合计为100重量%),且a2成分的特性粘度([η]a2)和a1成分的特性粘度([η]a1)之比([η]a2/[η]a1)为0.8~1.5;    聚合物(b):密度为0.91~0.97g/cm↑[3]、且熔体流动速率为5~30g/10分钟的乙烯类聚合物;    聚合物(c):密度为0.86~0.90g/cm↑[3]、且熔体流动速率为0.3~5g/10分钟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    聚合物(d):丙烯类聚合物,该丙烯类聚合物含有分子量不同的2种以上丙烯类聚合物,分子量最高的成分(d1成分)的特性粘度([η]d1)为5dl/g以上、小于10dl/g,且为聚合物(d)整体特性粘度([η]d)的2倍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洋一竹内雅则片冈功司野泽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薄膜先端加工株式会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