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3045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属于蒸汽发电技术领域,该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包括主机中压缸、汽轮机组、换热器、加热装置和发电机,汽轮机组具有进汽口和排汽口,主机中压缸通过第一管道与汽轮机组的进汽口连通,汽轮机组的排汽口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与换热器和加热装置连通,第二管道设有第一阀门,第三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汽轮机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供热期和非供热期,蒸汽的能量都能够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该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上述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其结构紧凑,发电和供热效率较高。

Back pressure pure coagulation double mode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waste steam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ermal system back pressure condensing mode and dual exhaust steam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team generation technology, the thermal system of the back pressure condensing dual mode including the host IP cylinder steam turbine, heat exchanger, heating device and generator, steam turbine with steam inlet and exhaust port. The host of intermediate pressure cylinder through a steam pipe and the first turbine outlet, steam turbine exhaust port through second pipelines and third pipelines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a heat exchanger and a heating devic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alve, pipeline, pipeline third is equipped with second valves, steam turbin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the energy of the steam can be fully utilized in the heating period and the non heating period, and energy is greatly saved. The waste steam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comprises the back pressure pure coagulation double mode thermodynamic system,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the power generation and the heating efficiency are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热电厂的供热蒸汽一般取自主汽轮机中压缸排汽(5段抽汽),压力约0.4MPa,温度约250℃,而热网加热器正常运行压力为微正压,饱和温度略大于100℃,如果主机中压缸排汽直接进入热网加热器,高品位蒸汽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合理利用这部分蒸汽能量,现有做法是主机中压缸排汽先经背压小汽轮机进行发电或驱动其他辅助设备,其排汽再排至热网加热器。但是此背压运行方式在供热期时是适用的,当非供热期时,就会无法运行,造成造成设备闲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灵活,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其发电和供热效率较高,系统简单,节省投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包括主机中压缸、汽轮机组、换热器、加热装置和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组具有进汽口和排汽口,所述主机中压缸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汽轮机组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汽轮机组的排汽口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汽轮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轮机组包括小汽轮机、前置小机和离合器,所述小汽轮机的进汽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前置小机的进汽端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设有第四阀门,所述前置小机的排汽端与所述小汽轮机的进汽端通过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设有第五阀门,所述汽轮机组的排汽口设置于所述小汽轮机的排汽端,所述前置小机与所述小汽轮机通过所述离合器连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小汽轮机与所述发电机之间设有变速箱,所述小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为同步自动离合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轮机组包括调节级组、旁通级组和通用级组,所述调节级组的进汽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调节级组的排汽端与所述旁通级组的进汽端连通,所述调节级组的的排汽端与所述通用级组的进汽端通过通道连通且所述通道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级组的排汽端与所述通用级组的进汽端连通,所述汽轮机组的排汽口设置于所述通用级组的排汽端,所述汽轮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管道设有第六阀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热网加热器或热泵。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凝汽器或尖峰冷却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排汽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供热期和非供热期,蒸汽的能量都能够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结构紧凑,发电和供热效率较高,造价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中增加变速箱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乏汽余热利用系统示意图。图标:100-主机中压缸;200-汽轮机组;201-小汽轮机;202-前置小机;203-离合器;204-第一管道;205-第二管道;206-第三管道;207-第四管道;208-第五管道;209-第六管道;210-第一阀门;211-第二阀门;212-第三阀门;213-第四阀门;214-第五阀门;300-换热器;400-加热装置;500-发电机;600-变速箱;700-汽轮机组;701-调节级组;702-旁通级组;703-通用级组;704-旁通阀;705-第六阀门;801-热泵;802-排汽装置;803-第八阀门;804-第九阀门;805-第十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包括包括主机中压缸100、汽轮机组200、换热器300、加热装置400和发电机500。主机中压缸100是发电厂主汽轮机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主机中压缸100的排汽为五段抽汽。汽轮机组200主要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然后用于驱动发电机500发电,当然,也可以用于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或船舶螺旋桨等。本实施例中,汽轮机组200包括小汽轮机201、前置小机202和离合器203。小汽轮机201具有进汽端和排汽端,前置小机202也具有进汽端和排汽端。小汽轮机201的进汽端通过第四管道207和第一管道204与主机中压缸100连通,第四管道207上设有第三阀门212,第三阀门212能够控制第四管道207的通断。小汽轮机201的排汽端通过第二管道205与换热器300连通,第二管道205上设有第一阀门210;小汽轮机201的排汽端还通过第三管道206与加热装置400连通,第三管道206上设有第二阀门2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00可以为凝汽器、尖峰冷却器或排汽装置;加热装置400可以为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中压缸、汽轮机组、换热器、加热装置和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组具有进汽口和排汽口,所述主机中压缸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汽轮机组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汽轮机组的排汽口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汽轮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中压缸、汽轮机组、换热器、加热装置和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组具有进汽口和排汽口,所述主机中压缸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汽轮机组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汽轮机组的排汽口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汽轮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组包括小汽轮机、前置小机和离合器,所述小汽轮机的进汽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前置小机的进汽端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设有第四阀门,所述前置小机的排汽端与所述小汽轮机的进汽端通过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设有第五阀门,所述汽轮机组的排汽口设置于所述小汽轮机的排汽端,所述前置小机与所述小汽轮机通过所述离合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汽轮机与所述发电机之间设有变速箱,所述小汽轮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荣潘卫东程青春朱振荣邓广琳罗萌于剑锋王超王灵梅孟恩隆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