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03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管。注浆管包括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的圆筒形管体,圆筒形管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与衬砌混凝土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通过设置的这种毛糙面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粘结力以避免注浆管从衬砌混凝土中脱落。

Grout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grouting pipe. The grouting pipe comprises a cylinder shaped by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prepared cylindrical tube,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 body is used to increase the surface area of coarse and friction contact with concrete lining. The increase of grouting pipe and lining concrete of the contact area and the friction force through this rough set, thus increasing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grouting pipe and lining concrete to avoid grouting pipe shed from the concrete l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浆管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浆管。
技术介绍
在隧道衬砌(二砌)施工中,由于拱顶位置特殊,施工中可能会由于空气排出不畅、封堵孔设置不合理、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压力控制不好、混凝土收缩、支护不平整等原因造成二衬拱顶与混凝土初砌支护面不密贴。从而导致拱部混凝土封顶易产生脱空、空洞等现象。二次衬砌缺陷致使衬砌受力不均匀,恶化初砌受力条件,改变衬砌设计受力状态,衬砌实际受力可能超过设计应力范围。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加上其它不利因素影响,隧道衬砌发生破坏的机率就会增大。因此,确保二次衬砌拱部混凝土密实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提高衬砌整体质量,减少或者避免衬砌空洞,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将注浆管预埋在衬砌模板内部,在二衬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及时进行注浆。目前所采用的注浆管存在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低的问题,导致注浆管可能会从衬砌混凝土中脱落造成隧道渗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力强的注浆管。本技术涉及的注浆管包括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的圆筒形管体,圆筒形管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与衬砌混凝土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通过设置的这种毛糙面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粘结力以避免注浆管从衬砌混凝土中脱落。优选地,圆筒形管体的外壁上的毛糙表面设有凹槽。管体外壁上布置的凹槽作用是增加衬砌混凝土与注浆管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使得混凝土与注浆管粘结牢固。优选地,圆筒形管体外壁上毛糙表面的凹槽呈螺旋形布置。呈螺旋形布置的凹槽结构能使注浆管与衬砌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更大,粘结更牢固。优选地,圆筒形管体外壁的毛糙表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凿毛的作用是增加衬砌与预埋的注浆管的粘结力。优选地,圆筒形管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与浆液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管体内壁上设置的毛糙表面可以增强浆液与注浆管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圆筒形管体内壁上的毛糙表面设有凹槽。管体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可以进一步增强浆液与注浆管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圆筒形管体内壁上毛糙表面的凹槽呈螺旋形布置。呈螺旋形布置的凹槽结构能使浆液与注浆管与衬砌的混凝土粘结更牢固,更有效地阻止浆液流失避免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外壁的毛糙表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凿毛的作用是增加浆液与预埋的注浆管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圆筒形管体包括活性粉末混凝土层和钢纤维层。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高韧性、耐久性强和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均匀地按比例掺入钢纤维,在抗拉、抗冲击、抗裂、抗剪、抗耐磨、抗疲劳强度、抗冻融性能上有很大提高。优选地,圆筒形管体顶部设有切口。注浆管顶部布置的切口可以保证浆液从注浆管顶部注入衬砌,待注浆饱满后从顶部流出。本技术涉及的注浆管,由于圆筒形管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与衬砌混凝土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通过设置的这种毛糙面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粘结力以避免注浆管从衬砌混凝土中脱落。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浆管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浆管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浆管顶部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浆管底部仰视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图中各标号表示:1、圆筒形管体;11、活性粉末混凝土层;12、钢纤维层;2、毛糙表面;3、入浆口;4、出浆口;5、凹槽;6、凿毛处理的表面;7、切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浆管包括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的圆筒形管体1,圆筒形管体1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与衬砌混凝土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2。通过设置的这种毛糙面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注浆管与衬砌混凝土的粘结力以避免注浆管从衬砌混凝土中脱落。优选地,圆筒形管体1外壁上的毛糙表面2设有凹槽5。管体外壁上布置的凹槽作用是增加衬砌混凝土与注浆管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使得混凝土与注浆管粘结牢固。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筒形管体1外壁上毛糙表面2的凹槽5呈螺旋形布置。呈螺旋形布置的凹槽结构能使注浆管与衬砌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更大,粘结更牢固。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筒形管体1外壁上的毛糙表面2也可以是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6。凿毛的作用是增加衬砌与预埋的注浆管的粘结力。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筒形管体1的内壁设有用于增加与浆液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2。管体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可以进一步增强浆液与注浆管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圆筒形管体1内壁上的毛糙表面2设有凹槽5。管体内壁上设置的凹槽可以进一步增强浆液与注浆管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圆筒形管体1内壁上的毛糙表面2的凹槽5呈螺旋形布置。呈螺旋形布置的凹槽结构能使浆液与注浆管与衬砌的混凝土粘结更牢固,更有效地阻止浆液流失避免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优选地,圆筒形管体1内壁上毛糙表面2也可以是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6。凿毛的作用是增加浆液与预埋的注浆管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对衬砌质量造成影响。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筒形管体1包括活性粉末混凝土层11和钢纤维层12。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高韧性、耐久性强和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均匀地按比例掺入钢纤维,在抗拉、抗冲击、抗裂、抗剪、抗耐磨、抗疲劳强度、抗冻融性能上有很大提高。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筒形管体1顶部设有切口7。注浆管顶部布置的切口可以保证浆液从注浆管顶部注入衬砌,待注浆饱满后从顶部流出。注浆管应用在隧道带模注浆工艺中,具体施工过程中,例如,12m台车共布置4根注浆管,间距3m,两端注浆管距台车端模1.5m。注浆管在衬砌之前预埋,顶紧防水板,防止防水板脱落。在衬砌过程中,由于注浆管的圆筒形管体1外壁上布置有螺旋形凹槽5或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6,可以使得灌注的混凝土与注浆管粘结牢靠。待衬砌之后从注浆管的入浆口3开始注浆,浆液通过注浆管的出浆口4和注浆管顶部的切口7注入衬砌内部,填补衬砌顶部空洞。待注浆逐渐饱满,浆液会从其他注浆管顶部切口7流入注浆管内部,之后从注浆管入浆口3流出。此时,注浆管的圆筒形管体内壁上布置的螺旋形凹槽或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会增加浆液与注浆管内壁的粘结力,有效阻止浆液流失,防止注浆完毕后注浆管内浆液流失过快造成的注浆管内空洞。由于圆筒形管体由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浆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浆管,包括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的圆筒形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管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与衬砌混凝土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管,包括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的圆筒形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管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与衬砌混凝土接触面积和摩擦力的毛糙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毛糙表面设有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螺旋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毛糙表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管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斌杨富民安哲立孙成晓付兵先马超峰郭小雄邹文浩张文达李尧赵鹏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