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顺专利>正文

气动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45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风扇,包括:机壳,为筒状,前后皆具风口;气动马达,固定在机壳内的中轴上,具有一个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叶轮,设于机壳内与气动马达的转轴连接,叶轮上具有采用梅花间竹结构交错设置的复数个正叶片和反叶片,正叶片和反叶片的扇叶曲面采用相反的角度方向设置;防护网,装配于机壳的风口上;脚架,设于机壳下方,其顶部枢接在机壳两侧;转速调节阀,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气动马达作为动力,避免了使用电机而产生火花和漏电;主体为合成塑料,碰撞也不会产生火花;具有采用梅花间竹结构交错设置的两种扇叶曲面相反的叶片,正、反转切换即可实现吸风或排风,噪音小、风量大,而且风量大小可以调节。

Pneumatic fa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neumatic fan comprises a casing, tubular, both before and after with the air; pneumatic motor, fixed axis in the casing, the casing has an outer wall of the air inlet; the impeller is provided in the casing and the pneumatic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peller with plum bamboo the structure of a plurality of blades are staggered and anti leaf, leaf and leaf surface is anti leaf the opposite direction; protective net, assembly to the housing outlet; a tripod, the casing below the top shell is pivoted on both sides; speed regulating valve, the air inlet of the casing wall. The invention adopts pneumatic motor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avoid the use of motor and electric spark and leakage; the main synthetic plastic, the collision will not produce sparks; it adopts two kinds of leaf surface between plum bamboo structure and staggered opposite leav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switching can be realized by suction or discharge the air, noise, air volume large air quantity can be adjusted, 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风扇
本专利技术设计气动
,具体是一种气动风扇。
技术介绍
习知的风扇其叶片的旋转皆使用电动机作动力,叶片或外壳常使用金属件,较为笨重且碰撞易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石化、化工、煤矿等)使用存在爆炸、漏电等安全隐患;并且,习知的风扇其叶片往往采用统一角度方向的扇叶曲面设计为轴对称结构,工作时仅能产生吸风或排风之一的单一工作模式,功能有限。上述的种种不足局限了设备的应用,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为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习知的风扇存在安全隐患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风扇,采用气动马达做动力,具有采用梅花间竹结构交错设置的两种扇叶曲面相反的叶片,风向可切换,比传统风扇的风量更大,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气动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为筒状,前后皆具风口;气动马达,固定在机壳内的中轴上,具有一个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叶轮,设于机壳内与气动马达的转轴连接,叶轮上具有交错设置的复数个正叶片和反叶片,正叶片和反叶片的扇叶曲面采用相反的角度方向设置;防护网,装配于机壳的风口上;转速调节阀,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上;机壳外部设有支架,该支架与机壳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该支架与机壳枢接,枢轴为角度调节紧锁螺丝。进气口接入气源以后,气动马达带动叶轮转动,正叶片和反叶片根据叶轮转动方向的不同产生的风压和真空区也不同,因此能通过叶轮的正、反转切换在机壳的风口形成强力的吸风或排风,而通过转速调节阀调节进气量的大小则可控制叶轮的转速改变风口的风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叶轮、正叶片、反叶片和机壳皆为合成塑料,不但轻便而且强度大,碰撞也不会产生火花,保证了安全。通常机壳是安装在地板或工作台上的,因此可优选将该支架设于机壳底部,并且该支架包括两个三角架,该三角架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横杆连接,该三角架的顶部分别与通过角度调节紧锁螺丝枢接于机壳两侧。更进一步的,该三角架在底部的前后沿分别设有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气动马达作为动力,避免了使用电机而产生火花和漏电;主体为合成塑料,不但轻便而且强度大,碰撞也不会产生火花;具有采用梅花间竹结构交错设置的两种扇叶曲面相反的叶片,正、反转切换即可实现吸风或排风,噪音小、风量大,而且风量大小可以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叶片和反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气动风扇,包括:机壳1,为筒状,前后皆具风口11;气动马达2,固定在机壳1内的中轴上,具有一个设于机壳1外壁的进气口21;叶轮3,设于机壳1内与气动马达2的转轴连接,叶轮3上具有采用梅花间竹结构交错设置的复数个正叶片31和反叶片32;如图2所示,正叶片31和反叶片32的扇叶曲面采用的相反的角度方向设置;叶轮3、正叶片31、反叶片32和机壳1皆为合成塑料,不但轻便而且强度大,碰撞也不会产生火花;防护网4,装配于机壳1的风口11上;支架5,设于机壳1下方,包括两个三角架51,该三角架51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横杆连接,该三角架51的顶部分别与通过角度调节紧锁螺丝53枢接于机壳1两侧,该三角架51还在底部的前后沿分别设有脚轮54;转速调节阀6,设于机壳1外壁的进气口21上。借助支架5和脚轮54,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地板或工作台上便捷的移动,方便实施。进气口21接入气源以后,气动马达2带动叶轮3转动,正叶片31和反叶片32根据叶轮3转动方向的不同产生的风压和真空区也不同,因此能通过叶轮3的正、反转切换在机壳1的风口11形成强力的吸风或排风,而通过转速调节阀6调节进气量的大小则可控制叶轮3的转速改变风口11的风量。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动风扇

【技术保护点】
气动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为筒状,前后皆具风口;气动马达,固定在机壳内的中轴上,具有一个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叶轮,设于机壳内与气动马达的转轴连接,叶轮上具有交错设置的复数个正叶片和反叶片,正叶片和反叶片的扇叶曲面采用相反的角度方向设置;防护网,装配于机壳的风口上;转速调节阀,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上;机壳外部设有支架,该支架与机壳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该支架与机壳枢接,枢轴为角度调节紧锁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为筒状,前后皆具风口;气动马达,固定在机壳内的中轴上,具有一个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叶轮,设于机壳内与气动马达的转轴连接,叶轮上具有交错设置的复数个正叶片和反叶片,正叶片和反叶片的扇叶曲面采用相反的角度方向设置;防护网,装配于机壳的风口上;转速调节阀,设于机壳外壁的进气口上;机壳外部设有支架,该支架与机壳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该支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顺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