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云祥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280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通过设置一种浅表型地铁,根据城市现有的公路状况,在城市的公路上或人行道上顺向开挖出可容纳地铁的槽沟,宽度深度视可容地铁行走并能覆盖后不影响公路上车辆行走为准。挖开槽沟后,将事先在梁场做好的水泥箱梁一节节地放于槽沟内,连接处做止水密封,形成一个地铁通道,通道外的水泥箱梁上再填实恢复原状成公路,能使车辆照常行驶。转弯处和十字路口可做成交叉式或上下两层。交叉式安装相互避让装置通过,上下两层自由通过。浅表地铁因很浅,乘客上下车的停车站就设在公路两侧,和公交车一样乘客上下都很方便。

A new type of bus traffic model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public transport mode, by setting a superficial subway, according to road conditions existing in the city, the city on the road or on the sidewalk along to dig trenches to accommodate the subway, width depth apparent accommodation subway to walk and can cover does not affect the road vehicles shall prevail. Cut ditch, cement box beam field to beam in advance to a steadily put in the groove, do connection seal and form a tube, a cement box beam on the outside of the channel is filled into the road of restitution, can make the vehicle driving as usual. Turning and crossing can be made up of crossing or up and down two layers. Cross installation, mutual avoidance device,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free passage. Because the shallow subway is very shallow, passengers stop on and off the bus stop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and buses, passengers up and down are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
本方法专利技术属于公共交通出行
,涉及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
技术介绍
公共交通,泛指所有收费提供交通服务的运输方式,也有极少数免费服务。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在一些场合中,公共交通同义于公共运输。地铁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800万莫斯科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要乘一次地铁,地铁担负了该市客运总量的44%。东京地铁的营运里程和客运量与莫斯科地铁十分接近。巴黎地铁的日客运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纽约的地铁营运路线总长居世界第五,日客运总量已达到2000万人次,占该市各种交通工具运量的60%。香港地铁总长虽然只有43.2公里,但它的日客运量高达220万人次,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如按地铁总长折算,完全可以与上述这些城市地铁相比美。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地铁,这些城市的交通状况将会怎样;如果没有地铁,这些城市也就不可能成为那样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但在现有的交通模式中,地铁投资大,施工慢,工期长;且地铁乘坐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包括以下步骤:1)对城市现有的公路或者未开发道路进行测量勘察,在城市的公路上顺向开挖出可容纳地铁的槽沟;2)挖开槽沟后,将事先在梁场做好的水泥箱梁一节节地放于槽沟内,连接处做止水密封,形成一个地铁通道,再在地铁通道内修筑铁轨和其他地铁配套设施,通道外的水泥箱梁上再填实恢复原状成公路,能使车辆照常行驶;3)转弯处和十字路口可做成交叉式或上下两层,交叉式安装相互避让装置通过,上下两层自由通过。4)在规划好的车站位处的公路表面挖开一个方口,使得外界与地铁通道导通,在方口处设置车站,在车站内安装电梯,乘客上下车的车站就设在公路两侧,电梯直达地铁的入口,电梯门与地铁门对应,方便乘客搭乘地铁,乘客上下都很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箱梁上设置有凸条和凹槽,凸条和凹槽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槽沟的宽度和深度视可容地铁行走并能覆盖后不影响公路上车辆行走为准。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箱梁的宽度和深度均小于槽沟。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预埋厢梁式浅表型地铁投资少,施工快,工期短,低碳环保,老技术,易推广,方便出行。大大提高现有公路利用率,真正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水泥箱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泥箱梁的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升降时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水泥箱梁,2地铁通道,3方口,4车站,5电梯,6凸条,7凹槽,8地铁门,9地铁。5.1示意地铁下降到最底部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包括以下步骤:1)对城市现有的公路或者未开发道路进行宽度和道路长度的测量勘察,在城市的公路上顺向开挖出可容纳地铁的槽沟;槽沟的宽度和深度视可容地铁行走并能覆盖后不影响公路上车辆行走为准。2)挖开槽沟后,将事先在梁场做好的水泥箱梁1一节节地放于槽沟内,水泥箱梁1的宽度和深度均小于槽沟。水泥箱梁1结构如图1-2所示,水泥箱梁1上设置有凸条6和凹槽7,凸条6和凹槽7相匹配。前后两个水泥箱梁按图1所示位置,相互卡持,快速连接定位,方便安装施工。连接处做止水密封,形成一个地铁通道2,再在地铁通道2内修筑铁轨和其他地铁配套设施,通道外的水泥箱梁1上再施工填实恢复原状成公路,设置成预埋厢梁式浅表型地铁,能使车辆照常行驶;3)转弯处和十字路口可做成交叉式或上下两层,交叉式安装相互避让装置通过,上下两层自由通过。4)如图3所示,在规划好的车站位处的公路表面挖开一个方口3,使得外界与地铁通道2导通,在方口3出设置车站4,在车站4内安装电梯5,乘客上下车的车站4就设在公路两侧,电梯5直达图3中5.1的位置,到达地铁9的入口,电梯门与地铁门8对应,方便乘客搭乘地铁,乘客上下都很方便。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预埋厢梁式浅表型地铁投资少,施工快,工期短,低碳环保,老技术,易推广,方便出行。大大提高现有公路利用率,真正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城市现有的公路或者未开发道路进行测量勘察,在城市的公路上顺向开挖出可容纳地铁的槽沟;2)挖开槽沟后,将事先在梁场做好的水泥箱梁一节节地放于槽沟内,连接处做止水密封,形成一个地铁通道,再在地铁通道内修筑铁轨和其他地铁配套设施,通道外的水泥箱梁上再填实恢复原状成公路,能使车辆照常行驶;3)转弯处和十字路口可做成交叉式或上下两层,交叉式安装相互避让装置通过,上下两层自由通过;4)在规划好的车站位处的公路表面挖开一个方口,使得外界与地铁通道导通,在方口处设置车站,在车站内安装电梯,乘客上下车的车站就设在公路两侧,电梯直达地铁的入口,电梯门与地铁门对应,方便乘客搭乘地铁,乘客上下都很方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公交交通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城市现有的公路或者未开发道路进行测量勘察,在城市的公路上顺向开挖出可容纳地铁的槽沟;2)挖开槽沟后,将事先在梁场做好的水泥箱梁一节节地放于槽沟内,连接处做止水密封,形成一个地铁通道,再在地铁通道内修筑铁轨和其他地铁配套设施,通道外的水泥箱梁上再填实恢复原状成公路,能使车辆照常行驶;3)转弯处和十字路口可做成交叉式或上下两层,交叉式安装相互避让装置通过,上下两层自由通过;4)在规划好的车站位处的公路表面挖开一个方口,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马云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