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止触电的装置以及包含防止触电的装置的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止触电(electricshock)的装置,且更特定言之,涉及能够防止触电电压经由诸如智能电话的可充电电子装置(chargeableelectronicdevice)传输至使用者的防止触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终端机(mobilecommunicationterminal)的主要用途已自语音通信改变为数据通信服务,且接着演进至智能生活便利服务。又,随着智能电话(smartphone)多功能化,正使用各种频带。意即,已采用在一个智能电话中使用诸如无线LAN(wirelessLAN)、蓝牙(bluetooth)以及GPS的不同频带的多个功能。又,随着电子装置高度整合,在有限空间中的内部电路密度增大。因此,必然可能会出现内部电路之间的噪声干扰。正使用用于抑制携带型电子装置的各种频率的噪声以及内部电路之间的噪声的多种电路保护装置。举例而言,正使用分别移除彼此不同的频带的噪声的聚光器(condenser)、芯片磁珠(chipbead)、共同模式滤波器(commonmodefilter),及类似者。近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触电的装置,所述防止触电的装置包括:堆叠式本体,其中多个绝缘薄片堆叠;电容器部分,包括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中的多个内部电极;ESD保护部分,安置于所述绝缘薄片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上以保护ESD电压;以及外部电极,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外部的至少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者上且连接至所述电容器部分以及所述ESD保护部分,其中所述ESD保护部分包括至少两个或大于两个放电电极以及安置在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ESD保护层,且所述外部电极中的一者连接至电子装置的金属壳,且所述外部电极中的另一者连接至接地端子以阻断触电电压且旁通所述ESD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07 KR 10-2015-0063841;2016.04.04 KR 10-2011.一种防止触电的装置,所述防止触电的装置包括:堆叠式本体,其中多个绝缘薄片堆叠;电容器部分,包括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中的多个内部电极;ESD保护部分,安置于所述绝缘薄片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上以保护ESD电压;以及外部电极,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外部的至少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者上且连接至所述电容器部分以及所述ESD保护部分,其中所述ESD保护部分包括至少两个或大于两个放电电极以及安置在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ESD保护层,且所述外部电极中的一者连接至电子装置的金属壳,且所述外部电极中的另一者连接至接地端子以阻断触电电压且旁通所述ESD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ESD保护层包括多孔绝缘材料、导电材料以及空隙,且所述空隙通过连接彼此邻近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至少两个空隙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放电电压小于放电开始电压,且所述ESD电压大于所述放电开始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所述ESD保护层分别安置于彼此不同的平面上或安置于相同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以及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连接至相同所述外部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以及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连接至彼此不同的所述外部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放电电极与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为B,且所述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为C时,满足A≤C或A≤B。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在最上部绝缘薄片以及最下部绝缘薄片具有厚度D1以及D2时,满足B≤D1以及B≤D2,且D1等于或不同于D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最上部绝缘薄片以及所述最下部绝缘薄片中的每一者具有等于或大于10μm以及等于或小于所述堆叠式本体的厚度的50%的厚度。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具有与所述内部电极相同的厚度。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勳,许星珍,李东锡,
申请(专利权)人: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