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回射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20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回射制品以及在所述回射制品的制备期间形成的前体制品。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所述前体制品和所述回射制品的方法。所述回射制品和所述前体制品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氟化聚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所述回射制品通常具有防污染特性、防腐蚀特性或这二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污回射制品
本公开涉及回射制品、在回射制品的形成期间制备的前体制品以及制备前体制品和回射制品两者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已经针对广泛的应用开发出各种各样结合回射性现象的制品。回射制品具有使相当大部分入射光返回光源的能力。该独特能力已促进了回射安全制品的广泛使用。除交通和警示标牌等等之外,多种衣物和类似制品诸如背包等等已经将回射制品结合到其中。在机动车辆交通附近工作或锻炼的人群需要为明显可见的,以使得他们不受到所经过机动车辆的撞击。当佩戴回射制品时,回射性通过回射来自机动车辆前照灯的光来突出人的存在。回射制品通常具有光学透镜元件层、聚合物粘结剂层(其通常称为珠粘结层)、反射层,并且还可具有基底层。光学透镜元件常常为部分嵌入聚合物粘结剂层中的微球。反射层通常为铝、银或电介质镜,其通常置于微球的嵌入部分上。照射到回射制品前表面的光穿过微球并且经反射层反射以重新进入微球,在此处光的方向随后发生改变以行进返回光源。因此,例如,当车辆前照灯照射到回射制品时,一些来自前照灯的光被反射回车辆驾驶员。一般来讲,不必要或甚至不期望整个佩戴制品都具有回射性,因此常使用回射贴花。这些回射贴花随后可附接到衣物制品或其它制品来制备回射制品。在一些情况下,已经通过如下方式制备回射贴花:在热塑性载体幅材中部分地嵌入微球层,在微球突出部分上方施加反射材料,并且然后在经涂布微球上方形成粘结剂层(即,珠粘结层)。通常在粘结剂层的背表面上施加压敏粘合剂,并且在粘合剂上方放置剥离衬件,直至贴花固定到基底。将所完成的贴花(有时也称为转印片材)以这种形式供应给服装装配工,并且服装装配工通过去除剥离衬件并将贴花粘附到衣物制品的外表面来将贴花固定到衣物制品。载体随后与贴花分开以暴露微球,使得贴花可回射光。为了减小回射制品的腐蚀和/或污染易感性并且改善耐用性和耐洗性,已公开多种技术,例如美国专利No.4,678,695(Tung等人)、美国专利No.5,824,390(Ochi等人)、美国专利No.5,474,827(Crandall等人)、美国专利No.5,812,317(Billingsley等人)、美国专利No.7,723,452(Hooftman等人)、US6,172,810(Fleming等人)、美国专利No.6,355,302(Vandenberg等人)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4/0191481A1(Erb等人)中描述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回射制品以及在该回射制品的制备期间形成的前体制品。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前体制品和回射制品两者的方法。回射制品和前体制品包括反射层,该反射层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两者。聚合物共混物包含氟化聚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两者。回射制品通常具有防污染特性、防腐蚀特性或两者。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珠粘结层、多个透明微球的阵列以及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的反射层的制品,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氟化聚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阵列中的透明微球具有嵌入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中的第一部分和从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突起的第二部分。反射层具有设置在珠粘结层和透明微球的第一部分之间的内埋区域,以及设置在透明微球之间的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空隙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制品还包括热塑性载体层,其中透明微球的第二部分部分地嵌入热塑性载体层。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主表面的热塑性载体层。该方法还包括将多个透明微球的阵列部分地嵌入热塑性载体层的第一主表面,其中所述透明微球具有从热塑性载体层突起的第一部分和嵌入热塑性载体层中的第二部分。该方法还包括在透明微球的第一部分上和多个透明微球之间的热塑性载体层的第一主表面的空隙区域上提供反射层,其中反射层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该聚合物共混物包含氟化聚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另外,该方法包括施加珠粘结组合物,以邻近与所述热塑性载体层相对的所述反射层形成珠粘结层,其中透明微球的第一部分和透明微球的第一部分上的反射层的内埋区域嵌入珠粘结层中,并且其中珠粘结层粘附到多个透明微球之间的反射层的空隙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移除热塑性载体层,其中反射层的内埋区域和空隙区域两者保持附接到珠粘结层。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在制备回射制品的工艺中形成的前体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回射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制备回射制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是用于制备回射制品的另一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是用于制备回射制品的方法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A至图6C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实施例2和比较例C1的侧表面元件分布。在图示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中,参考了附图,并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在这些附图中示出在其中可实践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利用实施方案并且可进行结构上的改变。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附图中使用的类似标号指示类似的部件。然而,应当理解,在给定附图中使用数字指示部件并非旨在限制另一附图中用相同数字标记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与回射制品相关的所需安全特征增加了对此类制品的需求。在一些应用中,可使整个制品具有回射性;在其它应用中,可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回射贴花使制品的一部分具有回射性。回射制品可包括光学元件层、聚合物粘结剂层(通常称为珠粘结层)和反射层。光学元件层可包括光学元件,诸如例如部分地嵌入珠粘结层中的微球。也就是说,珠粘结层用于使微球保持在制品内的特定位置和构型。反射层通常可设置在微球的嵌入部分上。也就是说,反射层定位在部分嵌入的微球和珠粘结层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射层可以是反射金属层,诸如铝层、银层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射层可以是电介质镜层。照射到回射制品前表面的光穿过微球并且经反射层反射以重新进入微球,在此处光的方向随后被改变以行进返回光源。因此,例如,当车辆前照灯照射到回射制品时,一些来自前照灯的光被反射回车辆的驾驶员。这使得当人佩戴回射制品时,车辆驾驶员注意到他或她的时间远早于此人不佩戴回射制品时驾驶员将注意到他或她的时间。这些回射制品和贴花可附接到宽泛范围的制品,包括从自行车和机动车辆到宽泛范围的衣物诸如夹克、背心、衬衫、鞋子、帽子等中的每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有利地可有效减少或预防化学诱导的污染和/或腐蚀的回射制品。更具体地讲,提供了包括珠粘结层、多个透明微球的阵列以及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的反射层的回射制品,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氟化聚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阵列中的多个微球具有嵌入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中的第一部分和从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突起的第二部分。反射层具有设置在珠粘结层和透明微球的第一部分之间的内埋区域(即,内埋区域可视为嵌入珠粘结层以及多个微球的第一部分中)以及设置在多个透明微球之间的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空隙区域。珠粘结层粘附到反射层的空隙区域和反射层的内埋区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在制备回射制品的工艺中形成的前体制品。该前体制品具有上文针对回射制品所述的所有层加上热塑性载体层。阵列中的多个透明微球的第二部分部分地嵌入热塑性载体层中。也就是说,在前体制品中,透明微球部分地嵌入珠粘结层中,并且部分地嵌入热塑性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防污回射制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品,所述制品包括:珠粘结层;多个透明微球的阵列,其中所述多个透明微球具有嵌入所述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中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珠粘结层的所述第一主表面突起的第二部分;以及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具有设置在所述珠粘结层和所述透明微球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内埋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微球之间的所述珠粘结层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空隙区域,其中所述反射层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a)氟化聚合物和(b)(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30 US 62/098,0131.一种制品,所述制品包括:珠粘结层;多个透明微球的阵列,其中所述多个透明微球具有嵌入所述珠粘结层的第一主表面中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珠粘结层的所述第一主表面突起的第二部分;以及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具有设置在所述珠粘结层和所述透明微球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内埋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微球之间的所述珠粘结层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空隙区域,其中所述反射层包含反射金属和聚合物共混物,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a)氟化聚合物和(b)(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还包括热塑性载体层,其中所述微球的所述第二部分嵌入所述热塑性载体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其中基于所述聚合物共混物中聚合物材料的总重量计,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5重量%至75重量%的氟化聚合物和25重量%至9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氟化聚合物由至少一种氟化单体形成,所述氟化单体选自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单氟乙烯、六氟丙烯以及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基团的氟代烷基乙烯基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氟化聚合物为聚(偏二氟乙烯),或者由包含偏二氟乙烯和至少一种第二氟化单体的单体组合物形成,所述第二氟化单体选自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单氟乙烯、六氟丙烯以及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基团的氟代烷基乙烯基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至少一种第二单体的单体组合物形成,所述第二单体是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反射层的所述空隙区域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的浓度比所述反射层的所述内埋区域中更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在与所述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查克拉博蒂C·S·埃尔斯贝尔德S·尼瓦斯B·H·爱德华兹许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