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及具备其的增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12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4:41
一种浮动轴瓦轴承装置(1),其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2),包括:圆筒状的浮动轴瓦(3),其具有供旋转轴(2)插入的轴承孔(33);轴承壳(4),其可旋转地收纳浮动轴瓦(3)。浮动轴瓦(3)的内周面(31)、浮动轴瓦(3)的外周面(32)及轴承壳(4)的内周面(41)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在其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包含多个凸台部(311、321、411)及多个凹陷部(312、322、412),多个凸台部具有作为正圆形状的一部分的正圆弧状,多个凹陷部是位于比凸台部凹陷的位置的多个凹陷部,并且构成为从凸台部中的与旋转轴(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311b、321b、411b)向与旋转轴(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距通过凸台部的假想正圆形状线(31a、32a、41a)的距离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及具备其的增压机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及具备该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增压机。
技术介绍
在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的轴承装置中,公知包括具有供旋转轴插入的轴承孔的圆筒状浮动轴瓦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浮动轴瓦轴承装置构成为,通过向浮动轴瓦与旋转轴的间隙供给润滑油而形成油膜,利用形成于它们的间隙的油膜,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并且,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中,通过使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圆度呈多边形性地变化来提高定心效果,谋求提高振动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779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那样,对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整个面进行加工而使圆度呈多边形性地变化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与旋转轴的旋转不同步的振动(以下,称为“非同步振动”)。本专利技术人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彻底查清:在对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整个面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在遍及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整个面的范围内都存在加工公差,所以因该加工公差而产生非同步振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振动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及具备该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增压机。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为一种浮动轴瓦轴承装置,该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其中,包括:圆筒状的浮动轴瓦,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承孔;轴承壳,其可旋转地收纳所述浮动轴瓦;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所述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在其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包含多个凸台部及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台部具有作为正圆形状的一部分的正圆弧状,所述多个凹陷部是位于比所述凸台部凹陷的位置的多个凹陷部,并且构成为从所述凸台部中的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距通过所述凸台部的假想正圆形状线的距离变大。具有作为正圆形状的一部分的正圆弧状的凸台部与凹陷部相比能够将公差管理得较小。因此,根据上述(1)记载的实施方式,通过使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在其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具有这样的凸台部,能够抑制公差引起的非同步振动,提高振动稳定性。另外,位于比凸台部凹陷的位置的凹陷部构成为,从凸台部中的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距通过凸台部的假想正圆形状线的距离变大。由于存在这样的凹陷部,所以周向上的间隙不均匀,在间隙大的部分引起润滑油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认识可知,若像这样在周向的一部分产生润滑油不足,则轴偏心率增加,由此振动稳定性提高。因此,根据上述(1)记载的实施方式,通过使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在其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具有这样的凹陷部,能够引起润滑油不足而提高振动稳定性。(2)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形成为在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凸台部及凹陷部。根据上述(2)记载的实施方式,通过高精度地管理旋转轴与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凸台部之间的间隙,能够抑制公差引起的非同步振动,提高振动稳定性。另外,由于在旋转轴与浮动轴瓦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大的部分,所以能够在该间隙大的部分引起润滑油不足而提高振动稳定性。(3)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或(2)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形成为在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根据上述(3)记载的实施方式,通过高精度地管理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凸台部与轴承壳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抑制公差引起的非同步振动,提高振动稳定性。另外,由于在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凸台部与轴承壳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大的部分,所以能够在该间隙大的部分引起润滑油不足而提高振动稳定性。(4)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形成为在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凸台部及凹陷部。上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形成为在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上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凸台部及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凸台部形成于在周向上彼此重叠的区域。上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凹陷部及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凹陷部形成于在周向上彼此重叠的区域。根据上述(4)记载的实施方式,通过高精度地管理旋转轴与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凸台部之间的间隙以及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凸台部与轴承壳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抑制公差引起的非同步振动,提高振动稳定性。另外,由于在旋转轴与浮动轴瓦的内周面之间以及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凸台部与轴承壳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大的部分,所以能够通过在该间隙大的部分引起润滑油不足来提高振动稳定性。而且,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凸台部与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凸台部形成于在周向上彼此重叠的区域,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凹陷部与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凹陷部形成于在周向上彼此重叠的区域。由此,旋转轴与浮动轴瓦的内周面以及浮动轴瓦的外周面与轴承壳的内周面两者引起的轴偏心方向一致,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振动稳定性。(5)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浮动轴瓦包含贯通圆筒状的浮动轴瓦的周壁的供油孔。并且,上述供油孔在从轴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在与凸台部中的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侧的端部或者凹陷部中的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侧的端部重叠的位置。根据上述(5)记载的实施方式,在凹陷部的距正圆形状线的距离最大的位置或者其附近形成有供油孔。因此,通过在这样的位置形成供油孔,能够增加从浮动轴瓦的外周侧流向浮动轴瓦的内周侧的润滑油的流量。(6)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轴承壳的内周面形成为在轴承壳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凸台部及凹陷部。根据上述(6)记载的实施方式,通过高精度地管理轴承壳的内周面的凸台部与浮动轴瓦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抑制公差引起的非同步振动,提高振动稳定性。另外,由于在轴承壳的内周面与浮动轴瓦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大的部分,所以能够在该间隙大的部分引起润滑油不足而提高振动稳定性。(7)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凸台部及凹陷部遍及轴承壳或者浮动轴瓦的各自的轴向而连续地形成。并且,上述凹陷部形成为,凹陷部与假想正圆形状线之间的距离在轴向上变化。根据上述(7)记载的实施方式,凹陷部与假想正圆形状线之间的距离以在轴向上变化的方式形成。由于存在这样的凹陷部,所以轴向上的间隙不均匀,在间隙大的部分引起润滑油不足。因此,通过使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这样的凹陷部,能够引起润滑油不足而提高振动稳定性。(8)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7)记载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凹陷部形成为,凹陷部与假想正圆形状线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及具备其的增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其中,包括:圆筒状的浮动轴瓦,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承孔;轴承壳,其可旋转地收纳所述浮动轴瓦;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所述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在其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包含多个凸台部及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台部具有作为正圆形状的一部分的正圆弧状,所述多个凹陷部是位于比所述凸台部凹陷的位置的多个凹陷部,并且构成为从所述凸台部中的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距通过所述凸台部的假想正圆形状线的距离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其中,包括:圆筒状的浮动轴瓦,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承孔;轴承壳,其可旋转地收纳所述浮动轴瓦;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所述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在其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包含多个凸台部及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台部具有作为正圆形状的一部分的正圆弧状,所述多个凹陷部是位于比所述凸台部凹陷的位置的多个凹陷部,并且构成为从所述凸台部中的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距通过所述凸台部的假想正圆形状线的距离变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形成为在所述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所述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形成为在所述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所述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形成为在所述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所述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形成为在所述浮动轴瓦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所述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所述凸台部及所述浮动轴瓦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凸台部形成于在周向上彼此重叠的区域,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的所述凹陷部及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的所述凹陷部形成于在周向上彼此重叠的区域。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浮动轴瓦包含贯通所述圆筒状的浮动轴瓦的周壁的供油孔,所述供油孔在从轴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在与所述凸台部中的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侧的端部或者所述凹陷部中的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侧的端部重叠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轴承壳的内周面形成为在所述轴承壳的轴向上的一个截面上分别包含所述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浮动轴瓦的内周面、所述浮动轴瓦的外周面及所述轴承壳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所述凸台部及所述凹陷部遍及所述轴承壳或者所述浮动轴瓦的各自的轴向而连续地形成,所述凹陷部形成为,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假想正圆形状线之间的距离在轴向上变化。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置,其中,所述凹陷部形成为,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假想正圆形状线之间的距离从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变大。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浮动轴瓦轴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二江贵也阵内靖明铃木浩南部崇林慎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