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及电源适配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53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及电源适配器,其中,该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控制电路、降压电路、至少两个USB接口及至少两个智能识别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供外接市电并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控制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降压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至少两个所述USB接口分别与降压电路电连接,供输出充电电压;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识别电路与对应的USB接口电连接,供检测同时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至少两台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同时快充多个手机,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及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及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种类的增加,市面上电源适配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由于电源适配器需要连接市电,在出门和旅行时往往采用充电便携设备来代替电源适配器,另外,由于部分手机的充电接口通用,用户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适配器同时为多台手机充电。由于智能手机的适配器充电接口都采用四线制数据传输线进行充电,分别为+5V,D-,D+,GND。并且现在手机品牌型号繁多,各个手机厂家对充电适配器都设定了特有的识别信号,非原装的充电器不能给其快速充电,导致多台手机充电因手机型号问题而充电时间较长,充电效率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供外接市电并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以控制直流电压的输出;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对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至少两个USB接口,至少两个所述USB接口分别与降压电路电连接,供输出充电电压;至少两个智能识别电路,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识别电路与对应的USB接口电连接,供检测同时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至少两台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优选地,所述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还包括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检测充电电压并输出至控制电路,以使控制电路停止直流电压转换。优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光耦及第一三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光耦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优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及第九电阻,所述光耦的供电端通过第六电阻接预置电压,光耦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七电阻的一端接第八电阻与光耦连接的公共接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接控制电路。优选地,所述智能识别电路包括供电电阻及智能识别芯片,所述智能识别芯片的第三引脚与供电电阻电连接,智能识别芯片的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分别与USB接口的两个检测引脚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智能识别电路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接供电电阻与智能识别芯片第三引脚连接的公共接点,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还包括吸收电路,所述吸收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还包括状态显示模块,所述状态显示模块与智能识别电路电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上述的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供外接市电并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以控制直流电压的输出;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对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至少两个USB接口,至少两个所述USB接口分别与降压电路电连接,供输出充电电压;至少两个智能识别电路,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识别电路与对应的USB接口电连接,供检测同时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至少两台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至少两个USB接口以及对应USB接口数量设置的智能识别电路,至少两个智能识别电路能够分别检测通过对应的USB接口检测并识别待充电手机的手机类型,在识别成功后,可以分别为多台待充电手机快速充电,如此,可以解决非原装的充电器不能给其快速充电,因此,本技术具有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慢高,能够同时为多台手机充电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多路USB智能识别冲点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图1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智能识别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位图2的过压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11,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1供外接市电并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控制电路12,所述控制电路12与整流滤波电路11电连接,以控制直流电压的输出;降压电路13,所述降压电路13与控制电路12电连接,供对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至少两个USB接口(31,32),至少两个所述USB接口分别与降压电路13电连接,供输出充电电压;至少两个智能识别电路(21,22),至少两个所述智能识别电路与对应的USB接口电连接,供检测同时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至少两台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本实施例中,通过整流滤波电路11、控制电路12、降压电路13、USB接口可以外接市电,对市电进行整流、滤波、控制以及降压等处理,并为待充电的手机供电。进一步的,该USB接口充当手机或便携设备的充电接口,USB接口上设有检测引脚,智能识别电路,供检测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如此,在在识别成功后,可以为待充电手机快速充电。具体的,本方案为了满足同时为多台手机供电的问题,该USB接口及智能识别电路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USB接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USB接口31、第二USB接口32;智能识别电路的数量亦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智能识别电路21、第二智能识别电路22。该第一智能识别电路21与第一USB接口31电连接,第二智能识别电路22与第二USB接口32电连接,如此,在第一USB接口31和第二USB接口32同时接上待充电的手机后,通过第一智能识别电路21及第二智能识别电路22能够同时检测两台手机电压,如此,以实现同时为两台手机充电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路USB智能识别充电装置及电源适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充电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供外接市电并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以控制直流电压的输出;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对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降压电路电连接,供输出充电电压;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检测充电电压并输出至控制电路,以使控制电路停止直流电压转换;智能识别电路,所述智能识别电路与USB接口电连接,供检测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充电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供外接市电并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以控制直流电压的输出;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对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降压电路电连接,供输出充电电压;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供检测充电电压并输出至控制电路,以使控制电路停止直流电压转换;智能识别电路,所述智能识别电路与USB接口电连接,供检测接入USB接口的手机电压,并为USB接口提供手机快速充电所需的识别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电路包括供电电阻及智能识别芯片,所述智能识别芯片的第三引脚与供电电阻电连接,智能识别芯片的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分别与USB接口的两个检测引脚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光耦及第一三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光耦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锡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英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