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44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部的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分合闸操动机构,所述控制板上包括集成M54133芯片和与所述M54133芯片相连的整流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所述M54133芯片相连,所述M54133芯片的第七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1接地,另一路串联电阻R1和电容C2后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在现有市售芯片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延时电路、设置两个串联可控硅以及增加抗干扰保护电路,大大提高漏电断路器的抗干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开关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变频设备的场合越来越多,如施工现场使用的变频塔吊、变频电梯、变频空调、变频泵等,使用这些变频设备会带有许多谐波和噪声,导致普通抗干扰漏电断路器频繁误动,从而导致大范围停电的严重后果,且很容易松动电线与断路器之间的连接。另外,有些时候,抗干扰漏电断路器需要安装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之中,例如高温度,高湿度、震荡概率高等环境之中,断路器会频繁工作,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以及自身温度升高,且还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导致断路器内电子元器件老化加速,因此设计一种高保护强度,高抗干扰能力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专利CN205680633中公开了一种电子式塑料外壳断路器,将断路器主题安装在防水塑料外壳内,所述防水外壳的上边面四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处设有透水口,可以很好保护断路器不受雨水损坏。但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封闭的塑料外壳,未考虑到断路器与外接电线之间的关联,且未能提高断路器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部的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分合闸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M54133芯片(201)和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相连的整流桥(202),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相连,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七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1接地,另一路串联电阻R1和电容C2后接地;所述分合闸操动机构包括第一可控硅(203)和与所述第一可控硅(203)相连的漏电脱扣器(204),所述第一可控硅(203)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八脚相连,所述漏电脱扣器(204)设置在整流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部的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分合闸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M54133芯片(201)和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相连的整流桥(202),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相连,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七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1接地,另一路串联电阻R1和电容C2后接地;所述分合闸操动机构包括第一可控硅(203)和与所述第一可控硅(203)相连的漏电脱扣器(204),所述第一可控硅(203)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八脚相连,所述漏电脱扣器(204)设置在整流桥(202)交流端回路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控硅(203)与漏电脱扣器(204)之间串联有第二可控硅(302),所述第一可控硅(203)的G极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八脚相连,K极接地,A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302)K极相连;所述第二可控硅(302)A极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204);所述第二可控硅(302)的G极和第一可控硅(203)的A极之间连有RC并联电路(303),所述RC并联电路(303)由并联的电阻R2和电容C3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器(204)与整流桥(202)交流输入端之间电路串联有电阻R3和电阻R4,同时并联有RC串联电路(401),所述RC串联电路(401)由串联的电阻R5和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三江电器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