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72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包括外壳;隔离模块,其与所述外壳相连;散热模块,其设置在远离所述隔离模块的外壳一侧,用以将外壳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外部环境;检测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和所述散热模块相连,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侧壁上用以对外壳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中控模块,用以在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时将散热电机转速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配电过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性的提高。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面对高强度光照和使用年限变长时由于产生部分的电磁感应现象和内部老化挥发出的化学颗粒物对于配电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446649B公开了一种配电箱,属于电气设备领域。所述配电箱包括壳体、散热风机、散热孔调节组件和控制器,壳体内具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固定块,壳体的底部设置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布置在空腔内,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的一侧设置有延伸座,散热孔调节组件包括感温条、齿条、齿轮和转动挡板,齿条可滑动地布置在延伸座上,齿条与齿轮啮合,转动挡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同轴插装齿轮上,延伸座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依次与控制器、散热风机电连接。由此可见,所述配电箱存在由于对配电箱内温度和光照强度反映的配电箱磨损程度和配电稳定性的判定不精准对于配电箱配电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对配电箱内温度和光照强度反映的配电箱磨损程度和配电稳定性的判定不精准对于配电箱配电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隔离模块,其与所述外壳相连,包括设置在外壳的侧面上用以对外壳内部的电器元件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的透明隔离门和与所述透明隔离门相连用以对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进行调节的升降组件;散热模块,其设置在远离所述隔离模块的外壳一侧,用以将外壳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外部环境,包括设置在远离隔离模块的外壳侧面上用以提供热空气排出空间的散热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口位置处用以抽取内部热空气的散热扇叶、与所述散热扇叶相连用以提供排气动力的散热电机;检测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和所述散热模块相连,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侧壁上用以对外壳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所述散热口位置处的外壳内侧壁上用以对散热口的灰尘浓度进行检测的灰尘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隔离门上方用以对配电箱内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的照度计;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以及所述检测模块相连,用以在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时将散热电机转速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转速,或,根据所述照度计检测到的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将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面积,以及,在第一条件下根据所述灰尘传感器检测到的散热口灰尘浓度将散热电机转速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转速,以及,在第二条件下根据输出电流的平均波动幅度将所述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面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所述散热电机转速的初次调节;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中控
模块完成对于所述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的初次调节。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确定配电稳定性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
[0007]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配电稳定性在允许范围内;
[0008]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初步判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所述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对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
[0009]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通过计算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以将散热电机转速调节至第一对应转速;
[0010]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0012]C=C
max

C
min
[0013]其中,C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C
max
为单位周期检测到的外壳内部温度的最大值,C
min
为单位周期内检测到的外壳内部温度的最小值。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散热电机转速的两类调节方式,其中,
[0015]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将所述散热电机转速调节至第一转速;
[0016]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将所述散热电机转速调节至第二转速;
[0017]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确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的两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0019]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光照强度条件下二次判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在允许范围内;
[0020]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光照强度条件下二次判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差值以将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面积;
[0021]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光照强度条件为,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光
照强度;所述预设第二光照强度条件为,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
[002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预设第二光照强度条件下根据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差值确定针对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的两类调节方式,其中,
[0023]第一类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光照强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调节至第一面积;
[0024]第二类面积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光照强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面积调节系数将所述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调节至第二面积;
[0025]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光照强度差值条件为,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光照强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光照强度差值条件为,配电箱内的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隔离模块,其与所述外壳相连,包括设置在外壳的侧面上用以对外壳内部的电器元件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的透明隔离门和与所述透明隔离门相连用以对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进行调节的升降组件;散热模块,其设置在远离所述隔离模块的外壳一侧,用以将外壳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外部环境,包括设置在远离隔离模块的外壳侧面上用以提供热空气排出空间的散热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口位置处用以抽取内部热空气的散热扇叶、与所述散热扇叶相连用以提供排气动力的散热电机;检测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和所述散热模块相连,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侧壁上用以对外壳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所述散热口位置处的外壳内侧壁上用以对散热口的灰尘浓度进行检测的灰尘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隔离门上方用以对配电箱内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的照度计;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以及所述检测模块相连,用以在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时将散热电机转速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转速,或,根据所述照度计检测到的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将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面积,以及,在第一条件下根据所述灰尘传感器检测到的散热口灰尘浓度将散热电机转速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转速,以及,在第二条件下根据输出电流的平均波动幅度将所述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面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所述散热电机转速的初次调节;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所述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的初次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确定配电稳定性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的三类判定方式,其中,第一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配电稳定性在允许范围内;第二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初步判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并根据所述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对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进行二次判定;第三类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判定配电稳定性低于允许范围,通过计算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以将散热电机转速调节至第一对应转速;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一波动幅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大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小于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为:C=C
max

C
min
其中,C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C
max
为单位周期检测到的外壳内部温度的最大值,C
min
为单位周期内检测到的外壳内部温度的最小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预设第三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确定针对所述散热电机转速的两类调节方式,其中,第一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将所述散热电机转速调节至第一转速;第二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下使用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将所述散热电机转速调节至第二转速;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差值条件为,外壳内部温度检测值的波动幅度与预设第二波动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波动幅度差值;所述预设第一转速调节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第二转速调节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安全防护隔离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预设第二波动幅度条件下根据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确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的两类二次判定方式,其中,第一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光照强度条件下二次判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在允许范围内;第二类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光照强度条件下二次判定透明隔离门的磨损程度超出允许范围,通过计算配电箱内的最大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差值以将透明隔离门的透明面积初次调节至第一对应面积;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光照强度条件为,配电箱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三江电器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