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华专利>正文

不挡眼睛、方便扭头侧视的雨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42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不挡眼睛、方便扭头侧视的雨衣,属于雨衣雨披类雨具。现在的雨衣雨披不易侧视,半月形帽檐易下坠挡眼,方便性安全性稍差。本雨衣的特征在于帽子是后面与背帽连接,两侧罩住前幅的内领,并有尼龙粘扣从颈部对扣稳定,优点是方便扭头侧视(视角可大于180度),无论步行骑车使用者方便安全;另外,帽檐内边缘为圆弧形,有左右对称的两块韧性内衬,帽檐使用时呈屋脊状弧拱性,不易下坠挡住眼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雨衣、雨披类雨具。现在的雨衣雨披,帽子两侧容易挡住侧面视线,半月形帽檐容易下坠挡住眼睛,使用时不方便,特别是骑车雨披,眼睛不能侧视还使安全性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眼睛视线不受帽子遮挡可扭头侧视的雨衣雨披。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不挡眼睛,方便扭头侧视的雨衣(基于阅读上的方便,名称中省略“雨披”两字),由帽子和护身幅围结合组成,其特征之一在于,帽子与护身幅围的结合是从两肩处只与背幅连接,帽子两侧只是罩住前幅,为提高防雨性,前幅可以比背幅略高出一些形成内领。帽子两侧有扣子,通过扣子在颈部的对扣可以使帽子戴稳。扣子最好是尼龙粘扣。头部转动侧视时,帽子两侧不受前幅的牵制,可以方便地扭头侧视。其特征之二在于,帽子的帽檐内边缘为依头型的圆弧形,韧性内衬为左右对称的两块韧性内衬,有一道中缝纫线将两内衬隔开,使用时帽檐两边呈相对搭靠状态,不易下坠,不用时折迭的面积小不易压皱。使用本技术将雨衣雨披穿在身上,帽子罩在头上,把帽子两侧的扣子在颈部对扣即成。使用本技术的优点是,帽子两侧不受前幅牵制,可以方便地扭头侧视,并且帽檐呈屋脊状的弧拱形,不易下坠挡住眼睛。本技术的制法适用于所有步行的、自行车的、摩托车的雨衣和雨披。现结合附图举例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帽檐平面图;图3为帽檐正中局部弧拱形连接示意图;图4为帽檐正中局部尖拱形连接示意图;图5为帽檐使用状态正剖线型示意图。参见图1(图中省略了雨衣下部与主题无关部分),雨衣的帽子1的前上部为帽檐2,帽子后部与雨衣的背幅3连接,帽子两侧罩在雨衣前幅4的内领5外,通过拉链6可以使内领5紧贴颈部,通过尼龙粘扣7、8的扣合可以使帽子戴稳。由于人的扭头动作主要是下巴位移较大,而本结构的帽子两侧并末与前幅直接牵连,在罩住颈部的前提下可以左右转动。参见图2,(图中右边为局部剖视),帽檐为整体弯月形,由上下面料9包住中层的韧性衬料10组成,韧性衬料10是左右对称的两块,帽檐正中有一道缝线11将两衬料10分隔两边,(如果是塑料薄膜,则可以是热合固定)。另外,帽檐内接弧形边的正中局部12与帽子的结合还可以是局部向上的小弧拱形(参见图3示意),或小尖拱形(参见图4示意),当帽子处于使用状态时,这种造型易使帽檐自然形成屋脊状的弧拱形(参见图5示意)。使用本技术将雨衣或雨披穿在身上,拉上前幅在胸前的拉链至下巴挡住颈部,将帽子两侧边的尼龙粘扣在颈部对搭扣合,便穿戴稳当了。使用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扭头侧视(视角范围大于180度),帽檐不易下坠,眼睛视线一点都不受遮挡,无论步行或骑车使用都很方便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挡眼睛、方便扭头侧视的雨衣,由帽子和护身幅围组成,其特征在于帽子与护身幅围的结合是后面从两肩处只与背幅(3)连接,帽子两侧罩住前幅(4)上边的内领(5),帽子两侧有从颈部对接的扣子(7、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不挡眼睛、方便扭头侧视的雨衣,由帽子和护身幅围组成,其特征在于帽子与护身幅围的结合是后面从两肩处只与背幅(3)连接,帽子两侧罩住前幅(4)上边的内领(5),帽子两侧有从颈部对接的扣子(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挡眼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