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如专利>正文

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0217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属于健康管理服务领域。人口的老年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养老是我国当下亟待破解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医养脱节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制约养老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医养结合工作发展较为滞后,存在着一些亟待加以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政策保障不足;二是养医衔接程度不高;三是服务能力欠缺;四是工作机制不健全等,本文通过:1、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云服务网络系统架构;2、社区中心、医养服务站、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企业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医养服务健康管理基本流程;4、健康定制服务流程四个方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公开提供了一种健康管理方法服务模式有望更好地解决医养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具体地说是由区别于医保卡及社会保障卡服务系统之外第三方独立法人机构建立的以居民体质管理为核心,健康定制服务为重点,基于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医养结合居民健康管理方法,属于健康管理服务领域。
技术介绍
人口的老年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养老足我国当下亟待破解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医养脱节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制约养老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老年人就医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多一点。医养结合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养老机构乃至整个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和《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都对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提出了明确要求。营造了医养结合发展的有利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指引和遵循。但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相比,我国医养结合工作发展较为滞后,存在着一些亟待加以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政策保障不足。与医养结合有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受财力限制,对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保障不够,很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保支付,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力做到、养老机构难以免费做到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和上门护理服务。二是养医衔接程度不高。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未能有效衔接,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不足,护理床位比例偏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设施功能不完善。三是服务能力欠缺。在居家和社区养老中,老年人最关注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但目前,很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不紧密,通常只能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不能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叠加的服务需求。在机构养老中,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疾病,对医疗服务需求强烈,但由于工资待遇低、职称评聘受限较多等原因,再加上硬件配置不足,医疗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需求。导致养老机构高端企业管理和护理等专业人才匮乏,流动性大,机构可持续发展程度低。四是工作机制不健全。医养结合的相关职能分散在民政、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消防等多个部门和单位,部门间政策、标准不统一,沟通协调机制不顺畅,管理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养”和“医”无缝对接,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出台了《指导意见》,为下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已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具有我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然而现行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卡支付体系中存在怎样养老、由谁养老、由谁支付、怎样支付等矛盾,由于各方利益关系,各种服务更多流于形式,上述问题无法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具体实施例公开提供了一种健康管理方法服务模式有望更好地解决医养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医养结合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且复杂,本专利技术通过:1、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以下简称本卡)健康管理云服务网络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2、社区中心、医养服务站、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企业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3、医养服务健康管理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4、健康定制服务流程如图4所示四个方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将复杂的医养结合社会关系管理变成相对简单的居民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管理,从而实现有效高效的医养服务,它与现有的社会保障卡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本卡系统采用居民户籍家庭为单位设立主卡和附卡的双卡一账户角色管理模式,其中主卡为家中年长人员(如父母)卡具备开通服务币账户功能,附卡为家庭成员(如子女)卡无开通服务币账户功能,每个居民可同时拥有一张主卡和一张附卡(当父母已故时居民只能有主卡而不能有附卡),家庭互助服务产生服务币优先进入附卡对应账户,从而实现家庭成员有机联系及养老义工服务的普及提供人员基础;2、本卡系统采用虚拟服务币交易模式,每种交易最终需要与流通货币进行交换,可以保证账户相对安全;3、本卡系统由第三方专业健康服务机构设立,对应居民健康挡案采用体质管理为核心主线,由社区中心工作人员按社区网格化注册管理,由注册医师会员协议健康咨询师在医养服务站及联合医养机构为居民健康服务并形成记录,可以实现居民健康连续管理;4、本卡系统以健康定制服务为经营重点,健康产品与健康服务按市场规则经营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减少养老支付压力;5、本卡系统设置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服务币获得方式,可与物联网及APP系统相连,有利于居民健康跟踪管理与机构养老服务条件设置;6、本卡系统健康服务中体质检测是以中医舌像对照与中医症状题问答相结合方式提供中医体质类型自我检测智能服务模式,居民可以更好地关注自身体质健康;7、本卡系统所涉及健康产品按健康食品、自助药品(OTC)、处方药品、健康用品进行分类管理;8、本卡系统为开放式系统,设置医患之间交流沟通窗口;9、本卡系统中健康食品以天然药食两用本草提取物组成改善胃肠消化吸收功为重点固定配方清芝麦复合本草精华膳食营养与单味本草精华体质配方膳食营养构成产品定制服务核心;通过本卡系统的建设开通服务,将居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及医疗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居民健康的有效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更好地实现健康老年化国家;附图说明图1为医养结合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云服务网络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关系及服务功能示意图;其中(1)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内容;(2)社区医养服务站协助社区中心进行健康管理;(3)社区医养服务站服务内容;(4)医疗机构与社区医养服务站形成技术指导与协作服务关系,在医疗治疗后需在医养服务站进一步康复,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健康管理模式;(5)第三方服务机构——医疗咨询公司服务内容;(6)社区医养服务站由咨询公司与社区中心共同设立,由咨询公司对医养服务站人员进行培训与管理,协助社区中心对居民进行健康管理;(7)社区中心引导居民到咨询公司健康咨询并提供基本信息;(8)咨询公司对社区中心承担健康管理指导及居民健康信息反馈;(9)咨询公司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委托医疗机构进行病症治疗及代为医疗费用管理;(10)医疗机构委托咨询公司对出院病人后续治疗跟踪与健康信息维护管理;图3为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流程示意图,其中(11)指示居民到居住地社区中心办理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12)指示居民凭卡到社区医养服务站办理服务币账户开通及基本健康挡案建立;(13)无症状人群体质分型并返回社区中心根据体质存在危险健康因素进行社区干预;(14)有症状人群凭卡进入指定医疗机构检查并进行医疗费用管理;(15)无器质病变与代谢紊乱人群;(16)有器质病变与代谢紊乱人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主题是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主题是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方法。2.权利要求1中所述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是指区别于医保卡及社会保障卡服务系统之外由第三方独立法人机构建立的以居民体质管理为核心,健康定制服务为重点,基于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家庭健康计划服务卡健康管理系统(以下称本卡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本卡系统采用居民户籍家庭为单位设立主卡和附卡的双卡一账户角色管理模式;2)、本卡系统采用虚拟服务币交易模式;3)、本卡系统由第三方专业健康服务机构设立,对应居民健康挡案采用体质管理为核心主线,由社区中心工作人员按社区居民居住地网格化进行注册管理,由注册医师会员协议健康咨询师及其它专业人员在医养服务站及联合医养机构为居民健康服务并形成记录,可以实现居民健康连续管理;4)、本卡系统以健康定制服务为经营重点,健康产品与健康服务按市场规则经营具备经济自我造血功能,减少养老支付压力;5)、本卡系统设置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服务币获得方式,可与物联网及APP系统相连,有利于居民健康跟踪管理与机构养老服务条件设置;6)、本卡系统健康服务中的体质检测是以中医舌像对照与中医症状题问答相结合方式提供中医体质类型自我检测智能服务模式,居民可以更好地关注自身体质健康;7)、本卡系统所涉及健康产品按健康食品、自助药品(OTC)、处方药品、健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如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