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信号接收线圈、装置以及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核磁共振信号接收线圈、装置以及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是上个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尖端技术,目前已经在物理、化学、地学等领域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的地面核磁共振方法相比于其它的地球物理方法而言,其具有直接找水的特性,因此,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已经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滑坡监测,考古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正是由于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在找水方面的优势,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公路、铁路隧道或者煤矿巷道的超前探水工作中,并为此已经开展了许多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但是,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的施工环境与地面核磁共振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果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工作,需要将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所使用的大线圈(例如边长150m或100m的正方形)换成能在隧道或者煤矿巷道掌子面(3×4m)前方布设得开的多匝小线圈。而激发线圈一般使用的都是较粗的、匝数较少的电缆(一般不超过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磁共振信号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电阻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和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闭合方向;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负方向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在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系统处理激发状态时,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物理参数相同,所述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信号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电阻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和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闭合方向;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负方向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在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系统处理激发状态时,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物理参数相同,所述控制器能控制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正方向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负方向连接,使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感生电动势相互抵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参数包括线圈的大小、匝数、电阻和自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为泄流电阻。4.一种核磁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线圈、激发线圈、主机和接收机,所述激发线圈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接收线圈按正方向与所述接收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在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系统处理激发状态时,其中,所述激发线圈处于激发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为第一闭合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闭合方向为所述第一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正方向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负方向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史光荣,李静一,潘剑伟,李凡,鲁恺,谢梦莹,张李攀荣,卢向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普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