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01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超声导波检测探头装置,包括两个电磁导波探头、活动转轴、两个开关卡扣、两个卡箍,每个卡箍一侧通过活动转轴相连,另一侧通过一开关卡扣连接成一整体,两个电磁导波探头设计成两对称半圆形,两个电磁导波探头安装于卡箍内,两个电磁导波探头的壳体两端通过两个卡箍固定成一个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镍钴合金带、磁铁、带状线圈、耐磨片集成在一个电磁导波检测探头中,使用时只需要手动拧紧卡箍即可将探头整体固定在待检管体上;使用完毕后,手动松开卡箍即可整体拆卸。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合金带易断裂、需要经常上磁的缺点,同时简化电磁超声导波检测的检测步骤,降低使用成本、减少人力浪费、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属于电磁超声导波检测

技术介绍
电磁超声检测行业,对管材的导波检测中,探头的固定和使用一般步骤为:将用于外加磁场的镍钴合金带环绕在待检管体上,用胶带绑紧固定,用磁铁对镍钴合金带进行加磁处理;将带状线圈环绕在已经固定的镍钴合金带上,两个线圈环绕方向一致,将带状线圈绑紧后用胶带固定使其不能轻易移动。此种方法要求每次使用都根据管材管径手动绑紧镍钴合金带和带状线圈,另外,镍钴合金带在固定和拆卸过程中容易断裂,带状线圈则容易被磨损破坏。因此,如何实现电磁导波探头一体装置,简化其使用方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而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镍钴合金带易断裂、需要经常上磁的缺点,同时简化了电磁超声导波检测的检测步骤,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电磁导波探头、活动转轴、两个开关卡扣、两个卡箍,每个卡箍一侧通过活动转轴相连,另一侧通过一开关卡扣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磁导波探头设计成两对称半圆形,两个电磁导波探头安装于卡箍内,两个电磁导波探头的壳体两端通过两个卡箍固定成一个整体。所述的电磁导波探头包括壳体、镍钴合金带、带状线圈、若干磁铁、若干耐磨片,耐磨片分别壳体上,镍钴合金带贴合在耐磨片上,带状线圈置于镍钴合金带之上,壳体上设有若干磁铁插槽,若干磁铁分别插入壳体的插槽中,且磁铁置于带状线圈之上。耐磨片起保护镍钴合金带和带状线圈作用,镍钴合金带作为外加磁场,带状线圈激发和接收电磁导波,磁铁实时为镍钴合金带加磁,由此组成完整的电磁导波探头。所述的探头壳体由黑色橡胶加工而成,两个探头壳体在闭合时,内径大于待检管体。所述磁铁为条状磁铁,均匀排布在探头壳体插槽中,同时为两个探头提供稳定磁性。所述卡箍的闭合、开启都是通过开关卡扣的手拧螺丝的松紧控制;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拧紧手拧螺丝将本专利技术装置固定在待检管体上;使用完毕,松开手拧螺丝,取下本专利技术装置。本专利技术将两组电磁导波检测探头集成在一个检测装置中,使用时只需要手动拧紧卡箍即可将探头整体固定在待检管体上;使用完毕后,手动松开卡箍即可整体拆卸。本专利技术的带状线圈作为导波探头打开后唯一连接状态部件,长度大于待检管径规格。在使用时,将电磁导波套在待检管材上之后,闭合探头卡箍,使带状线圈紧密贴合在镍钴合金带之上,最后拧动电磁导波探头的探头卡箍拧紧,使导波探头固定在待检管材上;在探头使用完毕后,首先断开探头和仪器之间的连接,拧动工装探头卡箍,打开探头装置,将其拆卸下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基于电磁超声导波检测原理,设计包括耐磨片、镍钴合金带、带状线圈、磁铁,通过手拧卡扣轻松完成探头的固定和拆卸,很好的解决了合金带易断裂、需要经常上磁的问题,同时简化了电磁超声导波检测的检测步骤,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人力浪费、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线圈、镍钴合金带、耐磨片分布组合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超声导波探头闭合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磁铁,2、活动转轴,3、带状线圈,4、镍钴合金带,5、耐磨片,6、探头壳体,7、开关卡扣,8、手拧螺丝,9、电磁导波探头A,10、电磁导波探头B,11、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个电磁导波探头(9,10)、活动转轴2、两个开关卡扣7、两个卡箍11,卡箍一侧通过活动转轴2相连,另一侧通过一开关卡扣7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磁导波探头(9,10)设计成两个半圆形,通过活动转轴和开关卡扣7拼接,两个电磁导波探头(9,10)分别安装于卡箍11内,两个电磁导波探头的壳体6两端通过两个卡箍固定成一个整体。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电磁导波探头包括壳体6、镍钴合金带4、带状线圈3、若干磁铁1、若干耐磨片5,若干耐磨片5分别壳体6上,镍钴合金带4贴合在若干耐磨片5上,带状线圈3置于镍钴合金带4之上,壳体6上设有若干磁铁插槽,若干磁铁1分别插入壳体6的插槽中,且磁铁1置于带状线圈3之上。耐磨片5起保护镍钴合金带4和带状线圈3作用,镍钴合金4带作为外加磁场,带状线圈3激发和接收电磁导波,磁铁1实时为镍钴合金带4加磁,由此组成完整的电磁导波探头。所述的壳体6由黑色橡胶加工而成,探头壳体6在闭合时,内径大于待检管体。所述磁铁为条状磁铁,均匀排布在壳体插槽中,同时为两个探头提供稳定磁性。所述卡箍11的闭合、开启都是通过开关卡扣的手拧螺丝8的松紧控制;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拧紧手拧螺丝8将本专利技术装置固定在待检管体上;使用完毕,松开手拧螺丝8,取下本专利技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卡箍11为橡胶壳体6提供金属支撑,同时卡箍1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起到紧固和松解控制作用;橡胶壳体6同时为电磁导波探头A和电磁导波探头B提供安装主体空间。由此,将两路电磁导波探头集成在同一装置中,通过手拧开关卡扣7的松紧来固定和拆卸探头,从而达到提高电磁导波探伤效率的目的。在使用时,将电磁导波探头套在待检管材上之后,闭合探头卡箍11,使带状线圈紧密贴合在镍钴合金带4之上,最后拧动电磁导波探头的卡箍的开关卡扣的螺丝8拧紧,使本专利技术装置固定在待检管材上;在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完毕后,首先断开本专利技术装置和仪器之间的连接,松开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卡箍的开关卡扣的螺丝8,打开电磁导波探头后。所述卡箍11的闭合或开启都是通过卡箍的手拧螺丝8的松紧控制,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时,拧紧手拧螺丝8将电磁导波探头固定在待检管体上,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完毕,松开手拧螺丝8,取下本专利技术装置。所述两个卡箍分别安装在两组电磁导波探头A9和电磁导波探头B10上,以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本专利技术装置固定在待检管材上时候,两组电磁导波探头能更好的贴合在待检管材上,实现更好的探伤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电磁导波探头、活动转轴、两个开关卡扣、两个卡箍,每个卡箍一侧通过活动转轴相连,另一侧通过一开关卡扣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磁导波探头设计成两对称半圆形,两个电磁导波探头安装于卡箍内,两个电磁导波探头的壳体两端通过两个卡箍固定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电磁导波探头、活动转轴、两个开关卡扣、两个卡箍,每个卡箍一侧通过活动转轴相连,另一侧通过一开关卡扣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磁导波探头设计成两对称半圆形,两个电磁导波探头安装于卡箍内,两个电磁导波探头的壳体两端通过两个卡箍固定成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声导波探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导波探头包括壳体、镍钴合金带、带状线圈、若干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永斌韩志雄孙伟宁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