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00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45
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其特征包括内窥镜升缩机构、弯曲机构、道轨推送机构、清理机构、机架机构;所述内窥镜升缩机构在本体前端设置有升缩杆,升缩杆设置有杆护套,本体中设置有屏显系统、电池,杆护套中设置有保护管,保护管中设置有窥节、窥节销,窥节的两侧设置有左、右控制线;所述窥杆头上设置有齿条销;齿条销上连接有齿条;所述保护管的顶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道轨推送机构设置有道轨、气缸、滑台;所述清理机构,在窥节顶端设置有清理电机,清理电机的空心轴上设置有清理刷、窥镜;所述机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两套本体;采用一镜二用,两镜同窥,满足对有两个流道口的蜗壳流道进行快速内窥自检与清理的可追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
本申请涉及检测工业产品用内窥镜,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
技术介绍
针对先进的燃油发动机用增压器产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装备滞后使目前其蜗壳流道质量的检测与处理现场仍处于人眼窥镜检测、手刷处理的无可追溯状态,成本高。本申请经检索了,专利号:CN106444005A,专利技术名称:一种多弯部装置及工业内窥镜,包括图像采集系统、连接件、手柄液晶显示器控制装置;是一种手柄控制的多弯部内窥镜装置。专利号:CN106645179A,专利技术名称:一种工件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线性导轨,所述线性导轨相对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外接工业相机;所述线性导轨上位于所述内窥镜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运动平台,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待检测工件的夹具,所述运动平台还包括垂直运动控制器和旋转运动控制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总控制器和机械臂,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工业相机、垂直运动控制器、旋转运动控制器和机械臂电连接,只对直腔窥测。专利号:CN201510307458.6,专利技术名称:一种可更换刷片的流道清砂刷,采用设置于锥形弹簧钢中的金属丝盘上的金属丝旋转清理压气壳蜗旋形流道中残砂,提高清理效果与效率的,但是由于整个刷条在蜗旋形流道中旋转,不但阻力大,刷的能耗高,刷杆的使用寿命短,清洁状态也不知情,还得用人工进行窥镜检查,使用成本仍高。所述以上现有技术都不能满足对有两个流道口的蜗壳流道内进行快速内窥自检与清理、质量状况的可追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实现蜗壳的自动化快速随腔检测、清理的可追溯。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其特征包括内窥镜升缩机构、弯曲机构、道轨推送机构、清理机构、机架机构。所述内窥镜升缩机构,包括本体13;本体13前端设置有升缩杆12;升缩杆12中设置有升缩杆连接件10,连接件10中设置有杆护套11,所述连接件10上设置有窥杆头7,所述本体13中还设置有屏显系统19、电池25、本体连接孔26,所述本体13与杆护套11中设置有弯曲机构,所述本体下设置有道轨推送机构,道轨推送机构下设置有机架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杆护套11中设置有保护管4,保护管4中设置有窥节3、窥节销6,窥节3的两侧设置有左、右控制线5;所述窥杆头7上设置有齿条销8;齿条销8上连接有齿条9;齿条9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簧连接点18;拉簧连接点18上设置有拉簧17;拉簧17的另一端连接于本体13上;所述齿条9的外侧设置有压条轮16;齿条9的内侧设置有控弯齿轮15;控弯齿轮15下面设置有窥镜线控制轮14;窥镜线控制轮14中设置有内线轮与外线轮,外线轮的轮径稍大于内线轮;所述保护管4的顶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道轨推送机构,所述设置有道轨22;道轨22的后端上设置有气缸定位孔27;气缸定位孔27上设置有气缸23;道轨22上设置有滑台20;所述清理机构,在窥节3顶端设置有清理电机28,清理电机28的空心轴上设置有清理刷2,所述空心轴中设置有窥镜杆,窥镜杆顶端设置有窥镜头1,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3上的负压接口30、设置于保护管4前侧的吸砂孔29,所述吸砂孔29与负压接口30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机架机构中设置有机架36,机架36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带31,机架36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本体13、本体37的道轨推送机构、控制柜38,所述输送带31上设置有定位销32,定位销32中设置有蜗壳33。所述本体37与本体13的弯曲机构的长短与弯曲度分别根据其流道35、流道34形状设置。所述窥镜保护管4为软管;所述右控制线连接外线轮与窥节3顶端,设置于窥节弯外侧。所述保护管4为软管;所述窥节3前后弯曲合龙后的角度是根据产品内腔的弯曲度设置;所述窥节销6连接窥节3后制成的窥节链能单向弯曲与复位;所述本体13设置于滑台20上。所述保护管4设置于窥镜杆护套11中。所述保护管4能在窥镜杆护套11中滑动。所述窥杆头7在气缸23作用下,窥杆头7接触产品后使窥镜杆护套11、升缩杆12后缩,并带动齿条9使控弯齿轮15与外线轮、内线轮旋转,牵动左、右控制线5收紧与放出,使窥镜保护管4伸出窥镜杆护套11后形成弯度。所述窥镜头1与屏显系统19连接,并记载、存储被测件腔道内的窥测图像。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采用设置于窥镜本体上的弯曲机构、弯曲控制装置与道轨推送机构有机结合,只需控制气缸动作就能使窥杆头接触被探测件弯道口后自动进入被测弯道腔随腔检测(记载其表观缺陷)成像,采用窥镜窥测到夹砂时启动清理刷清理,并用吸砂孔吸去砂尘,方便再次清晰窥视成像储录,一镜二用,两镜同窥,满足对有两个流道口的蜗壳流道内进行快速内窥自检与清理、质量状况的可追溯要求,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打下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两只内窥镜在气缸23作用下窥杆头7触及蜗壳端口分别自动进入蜗壳流道弯曲随腔检测、清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2、图3中包括窥镜头1、清理刷2、窥节3、保护管4、控制线5、窥节销6、窥杆头7、齿条销8、齿条9、升缩杆连接件10、窥镜杆护套11、升缩杆12、本体13、窥镜线控制轮14、控弯齿轮15、压条轮16、拉簧17、拉簧连接点18、屏显系统19、滑台20、滑台连接孔21、道轨22、气缸23、电池25、连接孔26、气缸定位孔27、清理电机28、吸砂孔29、负压接口30、输送带31、定位销32、蜗壳33、流道34、流道35、机架36、本体37、控制柜38等。图1、图2、图3所示,本申请是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其特征包括内窥镜升缩机构、自动弯曲机构、道轨推送机构、清理机构、机架机构。所述内窥镜升缩机构,包括本体13、升缩杆12、升缩杆连接件10、窥杆头7、杆护套11、屏显系统19、电池25、本体连接孔26;所述升缩杆12设置于本体13前端,所述窥杆头7与连接件10的前端连接,所述连接件10设置于前端的升缩杆12中,所述杆护套11设置于连接件10中,所述屏显系统19、电池25、本体连接孔26设置于本体13中,所述弯曲机构设置于本体13上。所述弯曲机构,包括保护管4,窥节3,窥节销6,左、右控制线5,齿条销8,齿条9,拉簧连接点18,拉簧17,压条轮16,控弯齿轮15,窥镜线控制轮14,内线轮与外线轮;所述窥节销6连接窥节3设置于保护管4中,所述左、右控制线5设置于窥节3的两侧;所述齿条销8设置于窥杆头7上;所述齿条9前端设置于齿条销8上;所述拉簧连接点18设置于齿条9后端;所述拉簧17后端设置于拉簧连接点18上;拉簧17的另一端连接于本体13上;所述压条轮16设置于齿条9的外侧;所述控弯齿轮15设置于齿条9的内侧;所述窥镜线控制轮14设置于控弯齿轮15下面;所述内线轮与外线轮连接于窥镜线控制轮14下,所述外线轮的轮径稍大于内线轮;所述清理机构设置于保护管4的顶端,并与窥节3的顶端连接;所述道轨推送机构,包括道轨22、气缸定位孔27、气缸23、滑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其特征是:包括内窥镜升缩机构、弯曲机构、道轨推送机构、清理机构、机架机构;所述内窥镜升缩机构,包括本体(13);本体(13)前端设置有升缩杆(12);升缩杆(12)中设置有升缩杆连接件(10),连接件(10)中设置有杆护套(11),所述连接件(10)上设置有窥杆头(7),所述本体(13)中还设置有屏显系统(19)、电池(25)、本体连接孔(26),所述本体(13)与杆护套(11)中设置有弯曲机构;所述本体下设置有道轨推送机构,道轨推送机构下设置有机架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杆护套(11)中设置有保护管(4),保护管(4)中设置有窥节(3)、窥节销(6),窥节(3)的两侧设置有左、右控制线(5);所述窥杆头(7)上设置有齿条销(8);齿条销(8)上连接有齿条(9);齿条(9)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簧连接点(18);拉簧连接点(18)上设置有拉簧(17);拉簧(17)的另一端连接于本体(13)上;所述齿条(9)的外侧设置有压条轮(16);齿条(9)的内侧设置有控弯齿轮(15);控弯齿轮(15)下面设置有窥镜线控制轮(14);窥镜线控制轮(14)中设置有内线轮与外线轮,所述保护管(4)的顶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道轨推送机构,在本体下部设置有道轨(22);道轨(22)的后端上设置有气缸定位孔(27);气缸定位孔(27)上设置有气缸(23);道轨(22)上设置有滑台(20);所述清理机构,在窥节(3)顶端设置有清理电机(28),清理电机(28)的空心轴上设置有清理刷(2),所述空心轴中设置有窥镜杆,窥镜杆顶端设置有窥镜头(1),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3)上的负压接口(30)、设置于保护管(4)前侧的吸砂孔(29),所述吸砂孔(29)与负压接口(30)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机架机构中设置有机架(36),机架(36)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带(31),机架(36)的另一侧上设置有本体(13)、本体(37)的道轨推送机构、控制柜(38),所述输送带(31)上设置有定位销(32),定位销(32)中设置有蜗壳(33);所述本体(37)与本体(13)的弯曲机构的长短与弯曲度分别根据其流道(35)、流道(34)形状设置;所述窥镜保护管(4)为软管;所述右控制线连接外线轮与窥节(3)顶端,设置于窥节弯外侧;所述窥节(3)前后弯曲合龙后的角度是根据产品内腔的弯曲度设置;所述窥节销(6)连接窥节(3)后制成的窥节链能单向弯曲与复位;所述保护管(4)设置于窥镜杆护套(11)中;所述保护管(4)能在窥镜杆护套(11)中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蜗壳流道用内窥镜装备,其特征是:包括内窥镜升缩机构、弯曲机构、道轨推送机构、清理机构、机架机构;所述内窥镜升缩机构,包括本体(13);本体(13)前端设置有升缩杆(12);升缩杆(12)中设置有升缩杆连接件(10),连接件(10)中设置有杆护套(11),所述连接件(10)上设置有窥杆头(7),所述本体(13)中还设置有屏显系统(19)、电池(25)、本体连接孔(26),所述本体(13)与杆护套(11)中设置有弯曲机构;所述本体下设置有道轨推送机构,道轨推送机构下设置有机架机构;所述弯曲机构,包括杆护套(11)中设置有保护管(4),保护管(4)中设置有窥节(3)、窥节销(6),窥节(3)的两侧设置有左、右控制线(5);所述窥杆头(7)上设置有齿条销(8);齿条销(8)上连接有齿条(9);齿条(9)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簧连接点(18);拉簧连接点(18)上设置有拉簧(17);拉簧(17)的另一端连接于本体(13)上;所述齿条(9)的外侧设置有压条轮(16);齿条(9)的内侧设置有控弯齿轮(15);控弯齿轮(15)下面设置有窥镜线控制轮(14);窥镜线控制轮(14)中设置有内线轮与外线轮,所述保护管(4)的顶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道轨推送机构,在本体下部设置有道轨(22);道轨(22)的后端上设置有气缸定位孔(27);气缸定位孔(27)上设置有气缸(23);道轨(22)上设置有滑台(20);所述清理机构,在窥节(3)顶端设置有清理电机(28),清理电机(28)的空心轴上设置有清理刷(2),所述空心轴中设置有窥镜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夕阳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