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承疆专利>正文

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86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向可燃固体通入可燃气体,使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能够使可燃固体燃烧的更加充分,并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可燃固体的燃烧时间比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的燃烧时间要长;尤其是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能够显著降低烟气中的烟尘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和氮氧化物含量,大大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从而显著减少甚至避免对大气造成污染;另外,能够有效利用有机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
,是一种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
技术介绍
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中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窑)炉、民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SO2、CO2和烟尘,造成中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中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危害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也是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95万t,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万t,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83万t;烟尘排放总量1165万t,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万t,生活烟尘排放量212万t;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其中,工业燃煤污染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国家通过制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如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对燃煤锅炉的控制指标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气黑度的排放浓度做了严格的限定,其要求新建燃煤锅炉和在用燃煤锅炉满足其要求。目前,燃煤采用常压通风、自然通风等方式燃烧时,如前所述,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为了持续运行,企业勉强将其锅炉的大气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各个对应的控制指标的限定值十分接近,并且燃煤的燃烧不够充分,煤渣呈灰黑色的颗粒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了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能够使可燃固体燃烧的更加充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向可燃固体通入可燃气体,使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利用可燃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有机物加热,使有机物热解后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将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通入燃烧中的可燃固体,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包裹着燃烧中的可燃固体。上述有机物为有机垃圾,利用可燃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有机垃圾加热,有机垃圾加热后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将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通入燃烧中的可燃固体,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包裹着燃烧中的可燃固体。上述可燃固体为高聚物、煤、焦炭和木材中的一种以上。上述可燃气体为煤气、石油液化气、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环丙烷、丁二烯、一氧化碳、甲醚、环氧乙烷、氧化丙烯、乙醛、丙烯醛、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氰化氢、丙烯腈、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溴甲烷、硫化氢和二硫化碳中的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能够使可燃固体燃烧的更加充分,并且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可燃固体的燃烧时间比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的燃烧时间要长;尤其是煤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能够显著降低烟气中的烟尘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和氮氧化物含量,大大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从而显著减少甚至避免对大气造成污染;另外,能够有效利用有机垃圾,使有机垃圾变废为宝,从而避免了有机垃圾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和污染,为有机垃圾的利用和处理提供了新途径;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该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向可燃固体通入可燃气体,使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可燃固体为现有公知技术中的可燃固体;可燃气体为现有公知技术中的可燃气体。相对于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常压通风、自然通风等燃烧方式),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进行燃烧时,能够使可燃固体燃烧的更加充分。将相同质量的可燃固体分别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和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进行燃烧,可燃固体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其燃烧的火苗比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的火苗要旺,即燃烧产生的热量更多,并且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可燃固体的燃烧时间比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的燃烧时间要长。由上所述可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能够使可燃固体燃烧的更加充分,并且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时,可燃固体的燃烧时间比采用传统的可燃固体燃烧方法的燃烧时间要长,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施例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利用可燃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有机物加热,使有机物热解后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将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通入燃烧中的可燃固体,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包裹着燃烧中的可燃固体。本实施例通过利用可燃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有机物产生可燃气体,再将该可燃气体通入可燃固体,这样,通过自制可燃气体来为可燃固体助燃,不需外部导入可燃气体,则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具有节约可燃气体能源的优点。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2的优化,有机物为有机垃圾,利用可燃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有机垃圾加热,有机垃圾加热后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将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通入燃烧中的可燃固体,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包裹着燃烧中的可燃固体。本实施例通过利用可燃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有机垃圾产生可燃气体,再将该可燃气体通入可燃固体,这样,通过自制可燃气体来为可燃固体助燃,不需外部导入可燃气体,则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具有节约可燃气体能源的优点。另外,能够有效利用有机垃圾,使有机垃圾变废为宝,从而避免了有机垃圾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和污染,使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有机垃圾的利用和处理提供了新途径。有机垃圾可以为生活、生产活动等产生的有机垃圾。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可燃固体为高聚物、煤、焦炭和木材中的一种以上。可燃固体还可以为除本实施例未提及的现有公知技术中的可燃固体。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可燃气体为煤气、石油液化气、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环丙烷、丁二烯、一氧化碳、甲醚、环氧乙烷、氧化丙烯、乙醛、丙烯醛、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氰化氢、丙烯腈、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溴甲烷、硫化氢和二硫化碳中的一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向可燃固体通入可燃气体,使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向可燃固体通入可燃气体,使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可燃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有机物加热,使有机物热解后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将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通入燃烧中的可燃固体,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包裹着燃烧中的可燃固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物为有机垃圾,利用可燃固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有机垃圾加热,有机垃圾加热后产生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将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通入燃烧中的可燃固体,含有可燃气体的热解气包裹着燃烧中的可燃固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燃气体包裹可燃固体的燃烧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承疆任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高承疆任力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