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75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包括压力舱体,压力舱体内设置有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压力舱体内水平设置有能密封包覆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复合胶筒结构;压力舱体内设置有轴向压紧结构,压力舱体的侧壁顶部密封穿设有饱和液入口接头,压力舱体的侧壁底部密封穿设有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压力舱体上还连通设置有围压结构。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饱和原油过程中存在的高渗层的原油突进、低渗透致密层无原油进入以及油驱水压差过高而无法饱和的问题,实现低渗透致密层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充分饱和,达到模拟实际储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石油与天然气室内模拟储层进行评价的实验装置
,主要是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及提高采收率过程的多层渗透率存在差异的纵向非均质储层模型进行饱和原油处理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与天然气开发领域内,需要对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研究和技术的可行性评价。目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室内物理实验模拟方法。在油气开采相关研究中,常用的饱和原油方法为从岩心的一端注入原油。这种方法用于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原油饱和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注入的原油大部分进入相对高渗渗透率层形成原油沿高渗层的突进,而低渗透致密层无原油进入,导致实验结果的错误;二是对于渗透率过低的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过程中,因油驱水压差过高而无法饱和。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饱和原油过程中存在的高渗层的原油突进、低渗透致密层无原油进入以及油驱水压差过高而无法饱和的问题,实现低渗透致密层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充分饱和,达到模拟实际储层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包括能密封的水平设置的压力舱体,所述压力舱体内设置有多个储层呈上下依次设置的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所述压力舱体内水平设置有能密封包覆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复合胶筒结构;所述压力舱体内设置有能沿轴向压紧固定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轴向压紧结构,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顶部密封穿设有能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侧顶部连通的饱和液入口接头,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底部密封穿设有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侧底部连通的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所述压力舱体上还连通设置有能密封的围压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能与所述饱和液入口接头连通的上导流槽结构,所述上导流槽结构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顶部储层抵靠设置;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壁下部设置有能与所述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连通的下导流槽结构,所述下导流槽结构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底部储层抵靠设置,所述下导流槽结构与所述上导流槽结构呈上下间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胶筒结构包括能密封包覆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侧壁的复合胶筒,所述复合胶筒的内壁顶部嵌设有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顶部相匹配的上导流部,所述上导流部靠近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上导流槽结构,所述复合胶筒的内壁底部嵌设有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底部相匹配的下导流部,所述下导流部靠近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下导流槽结构;所述复合胶筒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能密封地设置有胶垫,所述轴向压紧结构能将两个所述胶垫分别密封顶抵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两个端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压紧结构包括能沿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岩心塞和第二岩心塞,所述第一岩心塞和所述第二岩心塞能分别顶抵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两端面上,所述第一岩心塞内设置有能连通所述围压结构和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面的第一围压导管,所述第二岩心塞内设置有能连通所述围压结构和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另一端面的第二围压导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岩心塞远离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顶抵有能旋转、且能使所述第一岩心塞顶抵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端面上的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二岩心塞远离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顶抵有能旋转、且能使所述第二岩心塞顶抵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端面上的第二调节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密封穿设连接于所述压力舱体的一端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能顶抵于所述第一岩心塞远离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杆位于所述压力舱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密封穿设连接于所述压力舱体的另一端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能顶抵于所述第二岩心塞远离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位于所述压力舱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手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舱体包括舱本体,所述舱本体的两端分别能密封地连接有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第一岩心塞远离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压盖内,所述第二岩心塞远离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压盖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岩心塞内设置有能密封穿设所述第一围压导管的第一围压连通孔,所述第二岩心塞内设置有能能密封穿设所述第二围压导管的第二围压连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压结构包括自下往上地密封穿设于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底部的侧壁围压入口接头、第一端部围压入口接头和第二端部围压入口接头,所述第一端部围压入口接头与所述第一围压导管连通,所述第二端部围压入口接头与所述第二围压导管连通,所述围压结构还包括密封穿设于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顶部的围压排气出口接头。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中,饱和液入口接头沿垂直于储层的方向设置于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顶部,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沿垂直于储层的方向设置于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底部,油驱水方向垂直于储层的方向,使得饱和原油过程中避免了原油沿高渗层突进、低渗层无油进入的现象,使不同渗透率的各储层充分饱和;(2)本专利技术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中,复合胶筒结构的内壁上设置的导流槽能使饱和液的流通面积足够大,油驱水的驱替距离小,实现油驱水压差的降低,避免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因压差过高而无法饱和;(3)本专利技术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胶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中饱和方向示意图。图中:100、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1、压力舱体;10、舱本体;11、第一压盖;12、第二压盖;2、复合胶筒结构;201、上导流槽结构;202、下导流槽结构;21、复合胶筒;211、上导流部;2111、流体上通道孔;212、下导流部;2121、流体下通道孔;22、胶垫;3、轴向压紧结构;31、第一岩心塞;32、第二岩心塞;33、第一围压导管;34、第二围压导管;35、第一调节结构;351、第一调节杆;352、第一手柄;36、第二调节结构;361、第二调节杆;362、第二手柄;41、饱和液入口接头;42、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5、围压结构;51、侧壁围压入口接头;52、第一端部围压入口接头;53、第二端部围压入口接头;54、围压排气出口接头;55、四通阀;9、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包括能密封的水平设置的压力舱体,所述压力舱体内设置有多个储层呈上下依次设置的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舱体内水平设置有能密封包覆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复合胶筒结构;所述压力舱体内设置有能沿轴向压紧固定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轴向压紧结构,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顶部密封穿设有能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侧顶部连通的饱和液入口接头,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底部密封穿设有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侧底部连通的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所述压力舱体上还连通设置有能密封的围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包括能密封的水平设置的压力舱体,所述压力舱体内设置有多个储层呈上下依次设置的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舱体内水平设置有能密封包覆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复合胶筒结构;所述压力舱体内设置有能沿轴向压紧固定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轴向压紧结构,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顶部密封穿设有能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侧顶部连通的饱和液入口接头,所述压力舱体的侧壁底部密封穿设有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侧底部连通的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所述压力舱体上还连通设置有能密封的围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壁上部设置有能与所述饱和液入口接头连通的上导流槽结构,所述上导流槽结构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顶部储层抵靠设置;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内壁下部设置有能与所述饱和后液体出口接头连通的下导流槽结构,所述下导流槽结构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底部储层抵靠设置,所述下导流槽结构与所述上导流槽结构呈上下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包括能密封包覆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侧壁的复合胶筒,所述复合胶筒的内壁顶部嵌设有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顶部相匹配的上导流部,所述上导流部靠近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上导流槽结构,所述复合胶筒的内壁底部嵌设有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底部相匹配的下导流部,所述下导流部靠近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下导流槽结构;所述复合胶筒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能密封地设置有胶垫,所述轴向压紧结构能将两个所述胶垫分别密封顶抵于所述低渗透或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的两个端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饱和原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压紧结构包括能沿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岩心塞和第二岩心塞,所述第一岩心塞和所述第二岩心塞能分别顶抵于所述复合胶筒结构的两端面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娟孔彬董杰岳湘安张俊彬田文浩邹积瑞江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