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志勇专利>正文

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73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4
一种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相互铰接配合的挡靠元件、第一连接臂元件和第二连接臂元件,挡靠元件和第一连接臂元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一端转动设置在挡靠元件上,另一端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上,第二连接臂元件上设置有作用部,第一连接臂元件、第二连接臂元件和阻尼器在铰链开闭时相对挡靠元件相互联动;所述的铰链至少在关闭一定角度时,第二连接臂元件通过作用部作用在阻尼器上、且驱动阻尼器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上,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链的阻尼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易生产,易实现,调节快捷,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开闭过程省力、顺畅、碰撞小、噪音低等特点,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2039710U于2011年11月16日公开一种上翻门铰,该结构的第一转动臂的弯曲端与基板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的弯曲端与基板可转动连接,可同时与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各自的直端重合于一起的上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各自的直端可转动连接,连接臂位于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之间,第一转动臂的弯曲端与气杆的活动杆的自由端铰接,气杆的固定杆可活动连接于基板上,基板还设有具有碰撞部的、当第二转动臂转动后与所述角部弹性碰撞的弹性组件。据称,该结构可以减少噪声,柜门的闭合运动或打开运动更柔性,柜门在运动过程中,是整体平移性运动的,可以避免普通柜门可能碰撞头部的情况;但是,该上翻门铰只通过弹性组件实现缓冲阻尼,闭合运动或打开运动时的力无法达到均匀的效果,并且该弹性组件在上翻门铰接开闭时摩擦力大,噪音高,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易生产,易实现,调节快捷,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开闭过程省力、顺畅、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相互铰接配合的挡靠元件(1)、第一连接臂元件(11)和第二连接臂元件(12),其特征在于:挡靠元件(1)和第一连接臂元件(11)之间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一端转动设置在挡靠元件(1)上,另一端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上,第二连接臂元件(12)上设置有作用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第二连接臂元件(12)和阻尼器在铰链开闭时相对挡靠元件(1)相互联动;所述的铰链至少在关闭一定角度时,第二连接臂元件(12)通过作用部作用在阻尼器上、且驱动阻尼器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上,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链的阻尼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相互铰接配合的挡靠元件(1)、第一连接臂元件(11)和第二连接臂元件(12),其特征在于:挡靠元件(1)和第一连接臂元件(11)之间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一端转动设置在挡靠元件(1)上,另一端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上,第二连接臂元件(12)上设置有作用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第二连接臂元件(12)和阻尼器在铰链开闭时相对挡靠元件(1)相互联动;所述的铰链至少在关闭一定角度时,第二连接臂元件(12)通过作用部作用在阻尼器上、且驱动阻尼器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上,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链的阻尼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自动复位式阻尼器、且其上设置有扣接部(2),第一连接臂元件(11)对应扣接部(2)设置有滑槽部(3),阻尼器通过扣接部(2)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的滑槽部(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上设置有曲折部(4);所述的铰链至少在关闭一定角度时,第二连接臂元件(12)通过作用部作用在阻尼器的曲折部(4)上、且驱动阻尼器通过扣接部(2)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的滑槽部(3)上,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链的阻尼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至少包括弹性件(5)、活塞杆(6)和缸体(7),弹性件(5)设置在缸体(7)内,活塞杆(6)一端伸出缸体(7)一端、且转动铰接在挡靠元件(1)上,另一端设置在缸体(7)内、且与弹性件(5)弹性连接,缸体(7)另一端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部(4)至少由一圆弧段构成、且设置在缸体(7)的端部,第二连接臂元件(12)上的作用部为压轮作用部(8);所述的铰链至少在关闭一定角度时,第二连接臂元件(12)通过压轮作用部(8)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作用在缸体(7)的曲折部(4)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2)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设置在缸体(7)的侧部,缸体(7)通过扣接部(2)弹性扣接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的滑槽部(3)上,缸体(7)在铰链开闭时通过扣接部(2)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的滑槽部(3)上。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阻尼铰链的集成优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作用部(8)为滚动式设置在第二连接臂元件(12)上;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元件(11)一端转动铰接在挡靠元件(1)上,另一端转动铰接在第二连接臂元件(12)上,阻尼器一端通过活塞杆(6)转动设置在挡靠元件(1)上,另一端通过缸体(7)的扣接部(2)限位滑动在第一连接臂元件(11)的滑槽部(3)上;其中,第一连接臂元件(11)转动铰接在挡靠元件(1)上的转动铰接点与活塞杆(6)转动设置在挡靠元件(1)的转动点相对独立设置、且二者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伍志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