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955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净水效果好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和厌氧区,第一好氧区内设有第一好氧污泥槽,第一好氧污泥槽的入水口与污水管道连通,厌氧区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和厌氧污泥槽,第二好氧污泥槽的入水口与第一好氧污泥槽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的出水口与厌氧污泥槽连通,第二好氧区内部设置有第三好氧污泥槽、原生动物槽和后生动物槽,第三好氧污泥槽的入水口与厌氧污泥槽的出水口连通,第三好氧污泥槽的出水口与原生动物槽的入水口连通,原生动物槽的出水口与后生动物槽的入水口连通,后生动物槽的出水口与排水管道连接。

Combin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ith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good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irst aerobic zone, second aerobic and anaerobic zones, the first aerobic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erobic sludge tank, the first aerobic sludge tank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wage pipes, the anaerobic zone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aerobic sludge tank and anaerobic sludge tank, aerobic sludge tank into second the nozzle and the first aerobic sludge tank wate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a water outlet, second aerobic sludge tank communicated with the anaerobic sludge tank, second internal aerobic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good aerobic sludge tank, protozoa and metazoan groove groove, the third inlet oxygen tank sludge and anaerobic sludge tank wate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a water outlet, third oxygen the sludge tank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groove and protozoan, metazoan and protozoan outlet groove groove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s connected, the connecting groove of metazo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从我国污水处理发展趋势来看:按照国家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提出的“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以改善重点流域及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水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三级分区体系为框架,以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依据,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以规划项目为依托,以政策措施为保障,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战略,努力恢复江河湖泊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现在的污水治理排放标准不能满足其水环境容量的要求,不能满足其达到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需要。另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水的处理难度也大大提高,不同污染程度的污水需要不同处理级别的系统进行处理净化,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很难完成现有污水的处理净化任务,这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净水效果好的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和厌氧区,第一好氧区内设有第一好氧污泥槽,第一好氧污泥槽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第一好氧污泥槽的入水口与污水管道连通,厌氧区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和厌氧污泥槽,第二好氧污泥槽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厌氧污泥槽内培养有厌氧微生物,第二好氧污泥槽的入水口与第一好氧污泥槽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的出水口与厌氧污泥槽连通,第二好氧区内部设置有第三好氧污泥槽、原生动物槽和后生动物槽,第三好氧污泥槽内培养有好养微生物,原生动物槽内培养有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槽内培养有后生动物,第三好氧污泥槽的入水口与厌氧污泥槽的出水口连通,第三好氧污泥槽的出水口与原生动物槽的入水口连通,原生动物槽的出水口与后生动物槽的入水口连通,后生动物槽的出水口与排水管道连接。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厌氧区2内还设置有胞外酶储存装置,胞外酶储存装置设置在第二好氧污泥槽和厌氧污泥槽之间。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和厌氧区分别设置有二氧化碳排出管道。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好氧区、厌氧区和第二好氧区,依次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微生物分解,保证有机物的分解完全。在厌氧区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和厌氧污泥槽,第二好氧污泥槽与厌氧污泥槽之间加设有胞外酶储存装置,能够提供足够的胞外酶保证蛋白质、脂肪和多糖都能够分解为脂肪酸和醇类以供厌氧微生物,另外厌氧污泥槽内的厌氧菌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还能够产生胞外酶,营造良好的污水循环处理环境。第二好氧区内还设置有原生动物槽和后生动物槽,对水中的残留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进行捕食去除,保证出水具有良好的纯净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好氧区1、第二好氧区3和厌氧区2,第一好氧区1内设有第一好氧污泥槽8,第一好氧污泥槽8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第一好氧污泥槽8的入水口与污水管道5连通。厌氧区2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9、厌氧污泥槽11和胞外酶储存装置10,第二好氧污泥槽9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厌氧污泥槽11内培养有厌氧微生物,胞外酶储存装置10输入口与外部的胞外酶添加管6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入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第一好氧污泥槽8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厌氧污泥槽11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9与厌氧污泥槽11之间的输水管道与胞外酶储存装置10的输出口连接。第二好氧区3内部设置有第三好氧污泥槽12、原生动物槽13和后生动物槽14,第三好氧污泥槽12内培养有好养微生物,原生动物槽13内培养有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槽14内培养有后生动物,第三好氧污泥槽12的入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厌氧污泥槽11的出水口连通,第三好氧污泥槽12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原生动物槽13的入水口连通,原生动物槽13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后生动物槽14的入水口连通,后生动物槽14的出水口与排水管道7连接。第一好氧区1、第二好氧区3和厌氧区2分别设置有二氧化碳排出管道4。本技术在工作过程中,污水通过污水管道5进入第一好氧污泥槽8内,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分解,第一好氧区1的处理水进入第二好氧污泥槽9对有机物进行二次分解,有机物在第二好氧污泥槽9内分解后产生蛋白质、脂肪和多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糖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醇类,脂肪酸和醇类可直接被厌氧污泥槽11内的厌氧菌进行利用,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经过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处理水通入厌氧污泥槽11进行第三次有机物分解,厌氧菌分解后会产生胞外酶有利于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的分解。厌氧区2的处理水进入第三好氧污泥槽12进行第四次有机物分解,有机物分解后的处理水再依次通过原生动物槽13和后生动物槽14,通过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捕食效应去除水中的残留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保证出水的纯净度打到排放标准。本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设置有第一好氧区1、厌氧区2和第二好氧区3,依次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微生物分解,保证有机物的分解完全。在厌氧区2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9和厌氧污泥槽11,第二好氧污泥槽9与厌氧污泥槽11之间加设有胞外酶储存装置10,能够提供足够的胞外酶保证蛋白质、脂肪和多糖都能够分解为脂肪酸和醇类以供厌氧微生物,另外厌氧污泥槽11内的厌氧菌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还能够产生胞外酶,营造良好的污水循环处理环境。第二好氧区3内还设置有原生动物槽13和后生动物槽14,对水中的残留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进行捕食去除,保证出水具有良好的纯净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净水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好氧区(1)、第二好氧区(3)和厌氧区(2),第一好氧区(1)内设有第一好氧污泥槽(8),第一好氧污泥槽(8)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第一好氧污泥槽(8)的入水口与污水管道(5)连通,厌氧区(2)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9)和厌氧污泥槽(11),第二好氧污泥槽(9)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厌氧污泥槽(11)内培养有厌氧微生物,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入水口与第一好氧污泥槽(8)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出水口与厌氧污泥槽(11)连通,第二好氧区(3)内部设置有第三好氧污泥槽(12)、原生动物槽(13)和后生动物槽(14),第三好氧污泥槽(12)内培养有好养微生物,原生动物槽(13)内培养有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槽(14)内培养有后生动物,第三好氧污泥槽(12)的入水口与厌氧污泥槽(11)的出水口连通,第三好氧污泥槽(12)的出水口与原生动物槽(13)的入水口连通,原生动物槽(13)的出水口与后生动物槽(14)的入水口连通,后生动物槽(14)的出水口与排水管道(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好氧区(1)、第二好氧区(3)和厌氧区(2),第一好氧区(1)内设有第一好氧污泥槽(8),第一好氧污泥槽(8)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第一好氧污泥槽(8)的入水口与污水管道(5)连通,厌氧区(2)内设置有第二好氧污泥槽(9)和厌氧污泥槽(11),第二好氧污泥槽(9)内培养有好氧微生物,厌氧污泥槽(11)内培养有厌氧微生物,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入水口与第一好氧污泥槽(8)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好氧污泥槽(9)的出水口与厌氧污泥槽(11)连通,第二好氧区(3)内部设置有第三好氧污泥槽(12)、原生动物槽(13)和后生动物槽(14),第三好氧污泥槽(12)内培养有好养微生物,原生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元李长胜邵佩王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志峰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