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高压(如13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机械强度及承压范围存在不足,在运输、敷设时不够方便,而且其受材料性能的局限,电缆电气性能存在不足;故现有的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品种单一,生产厂家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不能满足更高市场发展的需求,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及极为优异,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护套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00~120份,马来酸酐3~5份,聚己内酰胺2~5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4份,1,1,3,3-四甲基过氧新癸酸丁酯2.4~3.6份,氧化钇8~16份,纳米碳化硅4~8份,氧化镁0.8~1.6份,纳米硅藻土4~8份,纳米二氧化钛4~8份,复合矿物质70~90份,增塑剂8~12份,2-苯基-2-萘胺1.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护套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00~120份,马来酸酐3~5份,聚己内酰胺2~5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4份,1,1,3,3‑四甲基过氧新癸酸丁酯2.4~3.6份,氧化钇8~16份,纳米碳化硅4~8份,氧化镁0.8~1.6份,纳米硅藻土4~8份,纳米二氧化钛4~8份,复合矿物质70~90份,增塑剂8~12份,2‑苯基‑2‑萘胺1.5~2.5份,抗紫外吸收剂1.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护套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100~120份,马来酸酐3~5份,聚己内酰胺2~5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4份,1,1,3,3-四甲基过氧新癸酸丁酯2.4~3.6份,氧化钇8~16份,纳米碳化硅4~8份,氧化镁0.8~1.6份,纳米硅藻土4~8份,纳米二氧化钛4~8份,复合矿物质70~90份,增塑剂8~12份,2-苯基-2-萘胺1.5~2.5份,抗紫外吸收剂1.5~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1~2份,甲基磺酸乙酰1~2份,微晶石蜡3~5份,硬脂酸3~4份,石蜡油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基材按重量份包括:聚丙烯40~6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40份,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丙烯-乙烯共聚物20~3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复合矿物质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硬脂酸、乙酸水溶液搅拌,采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值为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泽坤,夏江涛,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无为县经纬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