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30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房车领域,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包括车厢主体、小便器和水槽,小便器和水槽均悬挂在车厢主体内后部的一侧侧壁上,车厢主体内后部设置有后部座椅、前部设置有前部座椅,车厢主体内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柜体;车厢主体内的前部顶上收纳有一号吸顶床,车厢主体内的后部顶上收纳有二号吸顶床,车厢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放置一号吸顶床和二号吸顶床的支撑结构,后部座椅的靠背为可拆卸式,拆下后部座椅的靠背并将其两端支撑在柜体上形成三号活动床,后部座椅的座垫形成四号隐形床,前部座椅的靠背和座垫为可折叠式,其靠背和座垫铺平在车厢主体的前部空间内后形成五号三人位折叠床。

Transparent type touring car compartmen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ar, a Tongtoushi ca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arriage body, a urinal and a water tank, urinal and sink were hanging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car body, ca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part of the rear seat,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part of the front seat,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compartment a cabinet body; the front carriage body on top of a storage, ceiling bed, rear compartment body on top of the storage two ceiling bed, the side wall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ont and rear of the car body which is used for placing a ceiling on bed and two bed top suction support structure. The rear seat backrest is removable, remove backrest rear seat and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in the cabinet number three on the rear seat cushion bed 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No. four bed, the front seat backrest and a seat cushion for The backrest and the cushion are paved in the front sp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arriage, and a five number three person folding bed is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
本技术属于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
技术介绍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气,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传统房车中卫生区域、厨房区域均是设置为单独的区域空间,如卫生区域通常要在房车中设计一个单独的卫生间,不能公用,极大缩小了房车的空间,而且阻挡了房车内的视线,造成房车内空间不通透,而形成压抑、憋屈感,客户体验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小型房车,其内空间有限,独立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的设计将导致其他区域空间极大减小,导致其中起居区域可支配空间大大减小,会影响座位、铺位以及活动空间。如轻型客车车身(以短轴中顶型为例)尺寸略大于普通家轿,若要在其中设置成几座即需配套几个铺位的话,受现有独立厨卫占用空间的限制,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确实存在的这种在房车中设置配套多个铺位难度极大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包括车厢主体、小便器和水槽,所述的小便器和水槽均悬挂在所述车厢主体内后部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的车厢主体内后部设置有后部座椅、前部设置有前部座椅,所述车厢主体内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之间形成过道;所述的后部座椅的座垫一端伸入所述小便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小便器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车厢主体内的前部顶上收纳有一号吸顶床,所述车厢主体内的后部顶上收纳有二号吸顶床,所述车厢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的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放置一号吸顶床和二号吸顶床的支撑结构,所述的后部座椅的靠背为可拆卸式,拆下所述后部座椅的靠背并将其两端支撑在所述柜体上形成三号活动床,所述后部座椅的座垫形成四号隐形床,所述前部座椅的靠背和座垫为可折叠式,其靠背和座垫铺平在车厢主体的前部空间内后形成五号三人位折叠床。作为优选,所述的车厢主体内侧壁上悬挂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小便器的框体,所述水槽一端紧靠所述框体设置,所述框体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的门板,所述框体的上盖为翻转式,所述框体底部与上述后部座椅的座垫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人脚部平均长度。利用框体,并可以在框体和盖板上放置物品,框体底部与后部座椅的座垫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保证后部座椅的座垫作为铺位时,放置人体脚部,延伸了后部座椅的座垫作为铺位的空间,不会影响铺位的长度和使用,保证舒适性;另外,框体上的门板,在小便器不使用时将小便器挡住,在使用时打开门板,门板还能起到遮挡人体隐私部位的作用,方便如厕,此外,使用小便器时打开框体的上盖,能够使得人体尽量地靠近小便器,便于小解时的环境卫生保持。作为优选,所述的车厢主体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水槽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车厢主体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活动板。利用盖板能够有效将水槽隐藏起来,并在不使用水槽时,可在盖板上放置物品,作为放置平台,另外将盖板设置为固定板和活动板形式,在打开活动板时,活动板能够倾斜抵靠在车厢主体侧壁上使活动板打开状态更加稳定,不会落下,打开状态时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储纳空间,可在固定板上放置一些常用的不需要经常移动的物品,既不影响水槽的使用,也不需要占用其他空间放置此类物品。进一步地,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转动安装座,水龙头安装在所述转动安装座上,当所述活动板盖上时,通过转动安装座将所述水龙头压至水平并位于所述盖板与水槽之间的空间内;当所述活动板翻起时,转动所述安装座将所述水龙头抬起,所述的水龙头的进水管收纳在所述框体的空间内。利用安装座能够调整水龙头的角度,在不使用时,将水龙头压下,收纳于盖板与水槽之间的空间内,使用时,只需抬起水龙头即可。此外,将水龙头的进水管收纳于框体内的空间内,不占用其他空间,充分利用了空间,此外,水龙头的进水管可设置为伸缩形式,水龙头可由安装孔内拉出,作为冲淋洗澡用途。进一步地,所述的车厢主体的侧部顶部设置有收纳柜。将车厢主体顶部设置收纳柜,可增加收纳物品的空间,同时不影响乘客对车厢主体内空间的使用状况,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的后部座椅的座垫呈分体式,包括分别与车厢主体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板,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转动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一端伸入所述小便器的底部,所述转动板一端与远离所述小便器一侧的所述连接板铰接。在后部座椅不使用时,可将转动板转动至与车厢主体侧壁平行,腾出了后部座椅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了车厢主体内活动空间,既提高了冲淋时的舒适性、同时也让其作为一辆多用途家庭式货车临时载货成为可能。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板,当所述转动板沿所述连接板转动至至与车厢主体的侧壁平行时,其上端与所述收纳柜通过卡扣连接,其与车厢主体侧壁之间形成储纳空间,所述支撑板形成放置物品的书桌式台面。在后部座椅正常使用时,支撑板能够起到支撑转动板的作用,减少转动板受力,提高转动板使用寿命。另外,在后部座椅不使用时,转动板与车厢主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以及支撑板形成的台面增加了收纳空间,设计合理,巧妙,有利于提高车厢主体内空间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柜体靠近前部座椅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利用挡板,能够挡住柜体台面上的东西,防止在刹车或其他情况下物品掉落砸伤前部座椅的乘客,另外,利用安装结构可以在挡板上安装譬如音箱或其他配套设备或装饰品。进一步地,所述的车厢主体内设置有投影仪、幕布和音响,所述的投影仪悬挂于所述车厢主体顶部的后方,所述的幕布吸顶悬挂(不用时卷起隐藏)在所述车厢主体前部上方,所述的音响安装在所述安装结构上。如此可在车厢主体内形成一套完整的家庭影院系统,增加了房车功能及时尚潮流化元素,提高了房车的使用舒适度和档次。进一步地,所述的前部座椅包括两个双人座椅,所述车厢主体前部侧壁上设置有门体,远离所述门体的一个所述双人座椅底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导轨、转轴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双人座椅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双人座椅的底部,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车厢主体的地板上,且所述第二导轨与由该双人座椅的中部向所述车厢主体的侧壁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轨两端的车厢主体地板上均设置有锁扣结构,所述的转轴两端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结构相匹配的扣体结构。上车时或需要进入过道时,首先向门体方向拉动远离门体的双人座椅,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移动一端距离,然后边转动边沿第二导轨推动转轴,最终使得该双人座椅与车厢主体侧壁平行且双人座椅的靠背靠在车厢主体的侧壁上,从而让出过道,便于乘客进入过道或活动。有益效果:本申请将小便器和水槽设为悬挂式,突破了传统独立厨卫的设计,充分利用并挖掘出了房车内有限的空间,车厢内前后无遮挡,视野通透看,减少乘客压抑、憋屈的感觉,提高了舒适度,让家庭影院、卡拉OK、酒吧等只有进口高级房车才能拥有的娱乐功能在国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主体(1)、小便器(2)和水槽(3),所述的小便器(2)和水槽(3)均悬挂在所述车厢主体(1)内后部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的车厢主体(1)内后部设置有后部座椅(4)、前部设置有前部座椅(5),所述车厢主体(1)内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柜体(6),所述柜体(6)之间形成过道;所述的后部座椅(4)的座垫一端伸入所述小便器(2)的底部,且与所述小便器(2)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车厢主体(1)内的前部顶上收纳有一号吸顶床(7),所述车厢主体(1)内的后部顶上收纳有二号吸顶床(8),所述车厢主体(1)的前部和后部的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放置一号吸顶床(7)和二号吸顶床(8)的支撑结构,所述的后部座椅(4)的靠背为可拆卸式,拆下所述后部座椅(4)的靠背并将其两端支撑在所述柜体(6)上形成三号活动床,所述后部座椅(4)的座垫形成四号隐形床,所述前部座椅(5)的靠背和座垫为可折叠式,其靠背和座垫铺平在车厢主体(1)的前部空间内后形成五号三人位折叠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主体(1)、小便器(2)和水槽(3),所述的小便器(2)和水槽(3)均悬挂在所述车厢主体(1)内后部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的车厢主体(1)内后部设置有后部座椅(4)、前部设置有前部座椅(5),所述车厢主体(1)内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柜体(6),所述柜体(6)之间形成过道;所述的后部座椅(4)的座垫一端伸入所述小便器(2)的底部,且与所述小便器(2)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车厢主体(1)内的前部顶上收纳有一号吸顶床(7),所述车厢主体(1)内的后部顶上收纳有二号吸顶床(8),所述车厢主体(1)的前部和后部的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放置一号吸顶床(7)和二号吸顶床(8)的支撑结构,所述的后部座椅(4)的靠背为可拆卸式,拆下所述后部座椅(4)的靠背并将其两端支撑在所述柜体(6)上形成三号活动床,所述后部座椅(4)的座垫形成四号隐形床,所述前部座椅(5)的靠背和座垫为可折叠式,其靠背和座垫铺平在车厢主体(1)的前部空间内后形成五号三人位折叠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主体(1)内侧壁上悬挂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小便器(2)的框体(20),所述水槽(3)一端紧靠所述框体(20)设置,所述框体(20)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框体(20)转动连接的门板(22),所述框体(20)的上盖(21)为翻转式,所述框体(20)底部与上述后部座椅(4)的座垫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人脚部平均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主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隐藏所述水槽(3)的盖板(30),所述盖板(30)包括与所述车厢主体(1)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1)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1)上的活动板(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透式房车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20)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转动安装座,水龙头(33)安装在所述转动安装座上,当所述活动板(32)盖上时,通过转动安装座将所述水龙头(33)压至水平并位于所述盖板(30)与水槽(3)之间的空间内;当所述活动板(32)翻起时,转动所述安装座将所述水龙头(33)抬起,所述的水龙头(33)的进水管(34)收纳在所述框体(20)的空间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映然栗森安乔竹禾朱晓军栗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